正在編輯 使用者:許惠琳/實習二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98: 行 98:
  
 
*20200730
 
*20200730
 
  今天為實習最後一天,早上指導老師來教導我們如何建置模板,下午持續編寫淡水維基館的頁面,同時整理七月份所建置的頁面,向老師作實習的成果報告,雖然作出的成果不像當初立定的目標一樣,但未來有空還是可以去編輯維基館的頁面。
 
 
====實習總心得====
 
 
  今年暑假實習選擇在信成老師的淡水維基館實習,原本計畫要出國去馬來西亞做大馬華人維基館的建置計畫,但不幸因疫情日益嚴重而延遲該計畫執行。在實習第一天老師要我們編列自己暑假實習的規劃,選擇一個淡水河流域之地點去建置維基館的頁面,一開始老師講解這次實習內容,不僅只是建置維基館頁面,期望能夠建立有更全面資訊的淡水維基館,因此目標必須包含到人事時地物。這次立訂地點為淡水河流域支流大漢溪,以及周遭的區域,土城、三峽、樹林跟板橋等地作為我這次建置頁面目標,從介紹地區、建築至人物,以及最後歷史文化。
 
 
  我的暑期計畫是將大漢溪流域的相關資料整理並撰寫至淡水維基館,收集資料途中,列出個人踏查的地點,在之後能快速安排踏查路線。其中我安排三峽區的三峽老街、三峽清水巖祖師廟以及三峽宰樞廟作為這次個人踏查的地點,會選擇大漢溪流域是因為我家住在土城,就是在大漢溪流域,高中在三峽讀書,所以三峽在我心中算是第二個家。其中最印象深刻是三峽清水祖師廟,高中入學時學校帶我們去聽解說,但我那時候沒有去聽,現在因為要用到這些資料反而感到後悔,三峽清水祖師廟特色是它的建築,由木雕、銅雕、石雕所建造而成,進入到廟內邊參考廟宇的簡介也近距離觀察它的雕刻,回到學校後,將所整理的照片跟資料撰寫完上傳至淡水維基館。
 
 
  暑期實習時,我跟著老師一起做國家文化記憶庫典藏計畫,其中有訪談的部分,跟著老師一起去聽訪談並記錄訪談內容,也學習其他老師的訪談技巧,同時也能看到資傳系的拍攝設備,讓我覺得這經驗十分特別,未來如果要訪談別人的時候,可以運用到也能注意到一些小細節,像是訪談的事前準備、交談中語言的轉換(台語或中文)、訪談合約內容等,是值得學習的事情。但我覺得困難的一點是語言的部分,我不太會講台語,但訪談主要對象是老年人,通常是用台語溝通,所以在撰寫訪談內容摘要時,對我來說相當困難。
 
 
  接著是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所舉辦的研習班三天,主題是數位人文記錄在地文化,邀請歷史系、大傳系、資傳系的老師們講課,而信成老師在課堂上教導維基語法,我們實習生作為課堂上的助教,去協助老師指導學員如何撰寫語法。信成老師跟我們說可以多聽聽看其他老師們講課,算是個難得的體驗,但我那時候在寫計畫案的資料,沒有去聽課程,不過我在外面也顧VR設備,等著學員們來體驗。在暑期實習中我經常協助體驗者去使用VR設備,有時會發生像是體驗者3D暈眩、不會操作、聽不懂說明的情況,每一次體驗結束後我都會去看一下體驗者的回饋,因為我不是很會說明VR使用,每一次巡展我會嘗試去帶領體驗者去使用,而回饋可以讓我了解我需要哪裡改進,需要在哪裡說明更清楚,以及設備使用的說明。
 
 
  最後一個活動是海事博物館的蔡坤煌老照片VR展覽閉幕茶會,我們要準備茶會的點心,佈置場景安排位子,其中也需要去了解展覽海報,以備在當天可以向來賓介紹老照片的內容,最後需要去測試VR設備的操作。當天的來賓都是有身分的人物,因此不能以隨便的態度去執行這場茶會,但在這場茶會中,我們主要是攝影,以及VR體驗服務,我主要工作是VR體驗的部分,這次比以往還要緊張一點,很怕一不小心就會讓來賓感到不舒服,所以每一個動作或是步驟就會向來賓說明一次,不過這些來賓人都很好而且很熱情地去體驗,整個體驗過程大家都很開心地度過。
 
  實習最後一天,老師最後來向我們說明這一年來實習的計畫跟結果,以及要我們分享這個月所做的每一個頁面內容,分享完後感覺到我們的實習就到此結束,這一年實習經歷疫情的干擾,暑假因馬來西亞鎖國不能去實習,下學期原本應該會去團體踏查,但因為怕危險而沒能去成,這一次的實習同時感到可惜,沒辦法做更多,但老師給我們很多不一樣的實習體驗,所以我不覺得這次實習太空虛,反而覺得我們做了許多有趣的實習工作呢。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