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使用者:蕭卉均/第二次循環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4: 行 4:
 
#[[使用者:張予昕|張予昕]]
 
#[[使用者:張予昕|張予昕]]
  
==期中改善計畫==
+
==三協成糕餅==
#由於期中走讀計畫做得不夠完善,第二次要加入PDCA去進行事前準備工作
+
 
 +
===介紹===
 +
淡水三協成糕餅店是一家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的傳統糕餅店,擁有悠久的80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背景,以傳統手工製作的中式糕餅而聞名,特別是各式喜餅、月餅和牛舌餅等。<p>
 +
以下是關於淡水三協成糕餅店的詳細介紹、歷史及相關資訊:
 +
 
 +
===歷史===
 +
三協成糕餅店創立於昭和十年(西元1935年),由李烏金先生和他的兒子李水清先生創辦。<br>
 +
李水清先生在學得泉州糕餅製作技藝後,與弟弟李水海、李秋煌共同創業,並取名為“三協成”,寓意兄弟三人同心協力經營事業。
  
#第一次範圍設定於整個淡水老街,範圍有點大,所以這次我們決定縮小範圍,地點還在決策中
+
===發展歷程===
  
#須增加一些人員進行走讀的互動,事前將走讀資料提供給參與人員
+
#1935年 - 市街更正(寄賣時代)
 +
創店初期生意不理想,李水清先生的妻子李鄭妙首女士發現可以採用“寄藥包”的銷售方式,讓三弟李秋煌將糕餅寄賣於淡水山區的小雜貨店,逐漸打響了三協成的名聲。
  
#增加5W1H分析,去完善我們的走讀活動
+
#1955年 - 喜餅市場的開拓(龍鳳喜餅)
 +
李水清先生洞察到喜餅市場的潛力,並與英國領事館的主廚涂彩和先生合作,改良傳統水晶餅,推出冬瓜肉餅,廣受好評,成為三協成的招牌餅。
  
#可以透過電子資料等方式去進行走讀活動與介紹
+
#1997年 - 觀光時代(捷運通車)
 +
捷運通車後,淡水成為觀光熱點,帶來龐大的商機。李志仁先生創立了三協成糕餅博物館,定期舉辦展覽,推廣傳統文化,使餅店成為文化交流的場地。
  
==三協成糕餅==
+
#2000年 - 創立糕餅博物館
淡水三協成糕餅店是一家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的傳統糕餅店,擁有悠久的80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背景,以傳統手工製作的中式糕餅而聞名,特別是各式喜餅、月餅和牛舌餅等。<p>
+
李志仁先生於2000年正式成立糕餅博物館,展示各種糕餅模具和介紹傳統糕餅的製作過程,並設有小劇場和互動空間,成為推廣淡水文化的重要據點。
以下是關於淡水三協成糕餅店的詳細介紹、歷史及相關資訊:<br>
 
三協成糕餅店創立於昭和十年(西元1935年),由李烏金先生和他的兒子李水清先生創辦。<br>
 
李水清先生在學得泉州糕餅製作技藝後,與弟弟李水海、李秋煌共同創業,並取名為“三協成”,寓意兄弟三人同心協力經營事業。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行 27: 行 34:
 
檔案:524出團15.jpg|
 
檔案:524出團15.jpg|
 
</gallery>
 
</gallery>
 +
  
  
 
===相關資訊===
 
===相關資訊===
#網頁:[https://www.sanxiecheng.com.tw/ 三協成餅舖]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
行 44: 行 51:
 
淡水三協成糕餅博物館介紹:<br>
 
淡水三協成糕餅博物館介紹:<br>
 
三協成糕餅博物館位於熱鬧的淡水老街上,是一處充滿歷史和文化氣息的地方。<br>
 
三協成糕餅博物館位於熱鬧的淡水老街上,是一處充滿歷史和文化氣息的地方。<br>
 +
每到周末,館內總是人潮湧動,不論大人小孩都熱衷於試吃各式傳統糕餅。
 +
 +
===歷史===
 +
 
三協成糕餅鋪創立於1935年,由現任老闆李志仁先生的祖父李烏金先生帶領第二代和第三代的三兄弟學習泉州糕餅製作。<br>
 
三協成糕餅鋪創立於1935年,由現任老闆李志仁先生的祖父李烏金先生帶領第二代和第三代的三兄弟學習泉州糕餅製作。<br>
 
店名「三協成」意指希望三兄弟能同心協力經營。<br>
 
店名「三協成」意指希望三兄弟能同心協力經營。<br>
行 78: 行 89:
 
</gallery>
 
</gallery>
  
==[https://www.shjc.com.tw/p1-about.asp/ 新建成糕餅店]==
+
==新建成糕餅店==
 
淡水新建成糕餅店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傳統糕餅店,與三協成一樣,是淡水地區的著名糕餅品牌之一。<br>
 
淡水新建成糕餅店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傳統糕餅店,與三協成一樣,是淡水地區的著名糕餅品牌之一。<br>
 
新建成糕餅店擁有新舊兩家店面,分別傳承與創新,為顧客提供各式美味糕餅。
 
新建成糕餅店擁有新舊兩家店面,分別傳承與創新,為顧客提供各式美味糕餅。
 +
 +
===歷史背景===
 +
 
淡水新建成糕餅店成立於民國四十年(1951年),由林清鐓先生創辦。<br>
 
淡水新建成糕餅店成立於民國四十年(1951年),由林清鐓先生創辦。<br>
 
林清鐓先生當時是一名糕餅店學徒,他以堅持傳統手工製作和不添加防腐劑為經營理念,創立了新建成糕餅店。<br>
 
林清鐓先生當時是一名糕餅店學徒,他以堅持傳統手工製作和不添加防腐劑為經營理念,創立了新建成糕餅店。<br>
 
經過多年的發展,新建成在保留傳統風味的同時,不斷創新,適應顧客需求,成為淡水地區著名的糕餅品牌之一。<br>
 
經過多年的發展,新建成在保留傳統風味的同時,不斷創新,適應顧客需求,成為淡水地區著名的糕餅品牌之一。<br>
  
===舊店===
+
===經營理念===
位於淡水老街上的新建成舊店保留了傳統的店面風格和製作工藝。<br>
+
 
這裡的糕餅以手工製作為主,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早風味。<br>
+
新建成的經營理念偏向保守但逐漸朝向公司化、自動化經營。<br>
顧客可以在這裡品味到各式各樣的傳統中式糕餅,包括喜餅、月餅、鳳梨酥等。<br>
+
店內產品以手工製作為主,輔以機械製作,並使用電腦定數據來確保品質穩定。<br>
 +
新建成堅持研習烘焙課程,確保每一款喜餅和糕點都能以最新鮮的狀態交到顧客手中。
 +
 
 +
===產品特色===
 +
 
 +
新建成糕餅店的產品全部自行研發、製作和銷售,保持了糕餅的傳統質感和口感。其喜餅甜度適中,不油不膩,口感爽口,尤其以芝麻蛋黃餅最為著名。<br>
 +
這款餅乾內含13種食材,經過上百次的改良,香酥的餅皮和適中的甜味讓人回味無窮。<br>
 +
因應現代人對健康的重視,新建成逐漸加入一些健康、養生的食材,繼續堅持精緻可口的烘焙品質。
 +
 
 +
===擴展與合作===
 +
 
 +
隨著市場的變化,新建成意識到不能僅依靠傳統方式經營,因此擴大規模,並與日本高帽子的台灣總代理新順益公司合作。<br>
 +
現在,顧客可以在台北的忠孝東路門市訂購新建成的喜餅。新建成主要服務對象是訂婚的客戶,店家會根據各地不同的訂婚禮俗提供相關資訊與服務。<br>
 +
 
 +
===海外市場===
 +
 
 +
新建成的名氣不僅限於台灣本土,還吸引了遍及美國、日本、加拿大、澳洲等國家的華僑來此訂購喜餅。這使得「只要有華人,就有新建成」成為了新建成糕餅店的目標和期許。
 +
 
 +
==舊店==
 +
位於淡水老街上的新建成舊店保留了傳統的店面風格和製作工藝。這裡的糕餅以手工製作為主,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早風味。<br>
 +
顧客可以在這裡品味到各式各樣的傳統中式糕餅,包括喜餅、月餅、鳳梨酥等。
 +
 
 +
===特色===
 +
 
 +
#傳統製作工藝:舊店堅持使用傳統製作工藝,糕餅的口感和味道與幾十年前無異。
 +
 
 +
#歷史氛圍:店內保留了大量老照片和製餅工具,營造出濃厚的歷史氛圍,讓顧客在品味糕餅的同時,感受歷史的沉澱。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行 95: 行 135:
 
</gallery>
 
</gallery>
  
===新店===
+
==新店==
 
隨著時代的變遷,新建成在淡水的另一處開設了現代化的新店。<br>
 
隨著時代的變遷,新建成在淡水的另一處開設了現代化的新店。<br>
新店在保留傳統風味的同時,加入了現代的元素和創新,吸引了更多年輕顧客。<br>
+
新店在保留傳統風味的同時,加入了現代的元素和創新,吸引了更多年輕顧客。
 +
 
 +
===特色===
 +
#現代化設備:新店引進了先進的製作設備,提高了糕餅的生產效率和品質。
 +
 
 +
#創新產品:在保持傳統風味的基礎上,開發了多種創新糕餅,例如結合現代口味的抹茶酥、紅豆麻糬等。
 +
 
 +
#舒適環境:新店的裝潢現代舒適,提供免費Wi-Fi和休憩區,讓顧客可以在這裡悠閒地享用糕餅和飲品。
 +
 
 +
===服務===
  
 +
新建成糕餅店的兩家店都提供友善的服務,顧客可以在店內試吃各種糕餅,並享受熱茶或咖啡。無論是購買伴手禮還是自己享用,這裡都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檔案:524出團71.jpg|
 
檔案:524出團71.jpg|
行 105: 行 155:
 
</gallery>
 
</gallery>
  
==新舊店比較與選擇==
+
===參觀與購物建議===
===舊店===
+
#拍照規定:原始店不允許拍照,新門市只需與店員溝通即可拍照。
#適合喜好傳統風味和手工製作的顧客:保留傳統製作工藝和風味,適合懷舊的顧客。
 
  
#歷史愛好者:濃厚的歷史氛圍和展示的老照片及製餅工具,讓歷史愛好者享受其中。
+
#購物推薦:建議在新門市選購禮盒,不僅選擇更多,還可以在舒適的環境中休息。
===新店===
 
#年輕顧客和喜歡創新產品的人:新店加入了現代的元素和創新糕餅,適合追求新鮮口味的顧客。
 
  
#尋求舒適購物體驗的顧客:現代舒適的裝潢和休憩區,提供免費Wi-Fi,適合希望在舒適環境中購物和休息的顧客。
+
#路線規劃:由於店與店之間距離不遠,但可能容易迷路,建議提前規劃好路線,並與店家確認具體位置。
  
 
==每週活動與計畫==
 
==每週活動與計畫==
  
 
===0503===
 
===0503===
參觀中文系畢業展,了解展覽、撤展等舉辦展覽的能力,討論PDCA計畫步驟,還有規劃目的地範圍。<br>
+
參觀中文系畢業展,了解展覽、撤展等舉辦展覽的能力,討論PDCA計畫步驟,還有規劃目的地範圍。
決定出團日期,和收集資料,進行事前準備,工作分配。<br>
+
決定出團日期,和收集資料,進行事前準備,工作分配。
由於期中的出團範圍設定於整個淡水老街,範圍有點大,所以這次我們決定縮小範圍。<br>
 
  
 
===0510===
 
===0510===
詳細規劃PDCA,決定目的地,進行場刊,並計劃5/24出團。<br>
+
詳細規劃PDCA,決定目的地,進行場刊,並計劃5/24出團。
從淡水捷運站為起點開始一路進行老街(中央路)介紹到最後一家糕餅舖,進行一個半小時左右的出團行程。<br>
 
並規劃行前的問卷調查,調查參與者對淡水老街的熟悉度,結束後一樣會有回饋問卷。<br>
 
  
 
===PDCA===
 
===PDCA===
行 159: 行 203:
 
#回饋改進:認真聽取參加者的意見,及時改進活動安排。
 
#回饋改進:認真聽取參加者的意見,及時改進活動安排。
 
#希望未來的活動能夠繼續順利進行,為參加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希望未來的活動能夠繼續順利進行,為參加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參與者:淡江土木學系大二4位
+
#參與者:淡江土木學系大二
 
第一次的出團活動,我們這次提前規劃好行程,主要介紹放在三協成糕餅博物館與其糕餅店的介紹與差異。<br>
 
第一次的出團活動,我們這次提前規劃好行程,主要介紹放在三協成糕餅博物館與其糕餅店的介紹與差異。<br>
 
我們先是進去到第一家協成糕餅店,這是最原始的店面,但跟商家溝通後立面不能拍攝,只能拍攝店面的外觀,第二家是新的店面,裝潢上面有這非常大的差別,這一家偏向現代的風格,裡面也有位子可以預訂糕餅禮盒等,和傳統店面有著分長大的區別,很適合年輕人來。<br>
 
我們先是進去到第一家協成糕餅店,這是最原始的店面,但跟商家溝通後立面不能拍攝,只能拍攝店面的外觀,第二家是新的店面,裝潢上面有這非常大的差別,這一家偏向現代的風格,裡面也有位子可以預訂糕餅禮盒等,和傳統店面有著分長大的區別,很適合年輕人來。<br>
行 167: 行 211: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檔案:524出團100.jpg|
 
檔案:524出團100.jpg|
檔案:524出團99.jpg|
 
 
</gallery>
 
</gallery>
  
行 176: 行 219:
 
#溝通協調:與店家充分溝通了解規定,已透過店家了解到更深入的歷史。
 
#溝通協調:與店家充分溝通了解規定,已透過店家了解到更深入的歷史。
 
#回饋改進:聽取第一次與第二次出團者的心得與想法。
 
#回饋改進:聽取第一次與第二次出團者的心得與想法。
#參與者:淡江土木學系大二2位
 
 
  
 
第二次的出團活動,這次我們改了活動路線,一樣從第一家原始新建成糕餅店一路開始介紹,接這往前走是第二家新建成糕餅店,<br>
 
第二次的出團活動,這次我們改了活動路線,一樣從第一家原始新建成糕餅店一路開始介紹,接這往前走是第二家新建成糕餅店,<br>
行 187: 行 228: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gallery widths="260" heights="200">
 
檔案:531 100.jpg|
 
檔案:531 100.jpg|
檔案:531 101.jpg|
 
 
</gallery>
 
</gallery>
  
行 221: 行 261:
 
#淡水老街你知多少: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yEOCJu23sikvaHCGpJ1Uu2eM7zEhj09AAFaOQJTABVanUPQ/viewform
 
#淡水老街你知多少: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yEOCJu23sikvaHCGpJ1Uu2eM7zEhj09AAFaOQJTABVanUPQ/viewform
  
#第一次出團回饋表單: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ToRQMoVxAtmho-SSYRhC_H7m6ori7-czb_DEA22FR93M-Gg/viewform
+
#出團回饋表單: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ToRQMoVxAtmho-SSYRhC_H7m6ori7-czb_DEA22FR93M-Gg/viewform
 
 
#第二次出團回饋表單: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7m2E7lO5H8tCxP5Qstzt3jm90TZMYB3qbFf5g-0xZIQ4V9Q/viewform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