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何肇衢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2: 行 2:
  
 
==簡介==
 
==簡介==
  何肇衢,民國二十年生,自幼即對繪畫感興趣,台北師範學校畢業後,專任美術教師,公洽之餘,勤於繪畫,未曾間斷,奠定深厚繪畫根基。
+
  何肇衢,民國二十年生。自幼即對繪畫感興趣。台北師範學校畢業後,專任美術教師,公洽之餘,勤於繪畫,未曾間斷,奠定深厚繪畫根基。
  
 
  民國六十八年,自教育界退休後,更孜孜埋首繪事,對繪畫熟愛程度,始終如一。其作品曾獲台陽美展、全省美展、金爵獎、中山文藝獎、法國坎城國際美展及東京亞細亞現代美展等大獎,深受畫壇重視。
 
  民國六十八年,自教育界退休後,更孜孜埋首繪事,對繪畫熟愛程度,始終如一。其作品曾獲台陽美展、全省美展、金爵獎、中山文藝獎、法國坎城國際美展及東京亞細亞現代美展等大獎,深受畫壇重視。
  
  九十年三月至四月其油畫在巴黎台北新閒文化中心展出。很多人第一次看到何肇衢畫筆下的[[淡水]]時,都會莫名感動,綻藍的海、揚著白雲的天,在豔陽下紅瓦白壁清亮的老鎮,隱約流露出畫家多情的心境。這是何肇衢在淡水的畫室,透過窗戶眺望淡水的畫面。
+
  九十年三月至四月其油畫在巴黎台北新閒文化中心展出。很多人第一次看到何肇衢畫筆下的淡水時,都會莫名感動,綻藍的海、揚著白雲的天,在豔陽下紅瓦白壁清亮的老鎮,隱約流露出畫家多情的心境。這是何肇衢在淡水的畫室,透過窗戶眺望淡水的畫面。
  
 
  執畫筆五十年,大半時間以此為基地,他說,受到西洋繪畫的影響,早年花了很多時間在歐洲遊歷畫風景,有一天卻醒悟到,其實那些歐洲人多在自己國家畫他們對土地的情感,我們的畫家卻又為什麼捨近而求遠?於是,何肇衢回到他生於斯長於斯的台灣,畫山、畫水、畫風土與人文。
 
  執畫筆五十年,大半時間以此為基地,他說,受到西洋繪畫的影響,早年花了很多時間在歐洲遊歷畫風景,有一天卻醒悟到,其實那些歐洲人多在自己國家畫他們對土地的情感,我們的畫家卻又為什麼捨近而求遠?於是,何肇衢回到他生於斯長於斯的台灣,畫山、畫水、畫風土與人文。
行 14: 行 14:
 
==參考資源==
 
==參考資源==
 
:*淡水學用語辭典
 
:*淡水學用語辭典
 +
 +
==相關頁面==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Category:人物]][[Category:畫家]][[Category:1931年出生]]
+
[[Category:人物]][[Category:畫家]]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