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五股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2: 行 2:
 
[[image:五股.png|right|400|thumb|{{image:五股.png}}]]
 
[[image:五股.png|right|400|thumb|{{image:五股.png}}]]
 
==位置==
 
==位置==
  [[五股區]]是中華民國新北市所轄29個市轄區之一,也是臺北都會區的衛星城市之一,位於新北市西部,與[[臺北市]]相鄰,北有[[觀音山]],東南為[[三重]]、[[新莊]]兩區,境內藉天然河川山丘隔成三角形,除東南部為平地外,近三分之二土地為丘陵。
+
  [[五股區]]是中華民國新北市所轄29個市轄區之一,也是台北都會區的衛星城市之一,位於新北市西部,與臺北市相鄰,北有[[觀音山]],東南為[[三重]]、[[新莊]]兩區,境內藉天然河川山丘隔成三角形,除東南部為平地外,近三分之二土地為丘陵。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五股]]」原名為「五榖坑」,根據一紙清乾隆年代的合同,經輔大歷史系教授尹章義研考解讀,出自乾隆三十八年正月「劉伴郎退還田契字」合同,記載「興直山下外庄五榖坑口」明確地指出五股坑原名為「五榖坑」。清朝道光年間,臺灣閩南人、客家人逐漸遷入,「五榖坑」即簡化為「五谷坑」再轉音為「五股坑」。日治時期,又簡化稱之為「[[五股]]」。乾隆32年初,設至八里坌巡檢,五股坑區、八里坌、貴子坑區等隸屬巡檢管轄。
+
  「[[五股]]」原名為「五榖坑」,根據一紙清乾隆年代的合同,經輔大歷史系教授尹章義研考解讀,出自乾隆三十八年正月「劉伴郎退還田契字」合同,記載「興直山下外庄五榖坑口」明確的指出五股坑原名為「五榖坑」。清朝道光年間,臺灣閩南人、客家人逐漸遷入,「五榖坑」即簡化為「五谷坑」再轉音為「五股坑」。日治時期,又簡化稱之為「[[五股]]」。乾隆32年初,設至八里坌巡檢,五股坑區、八里坌、貴子坑區等隸屬巡檢管轄。
  
  清光緒20年(1894年),甲午戰爭之後,簽立馬關條約,進入臺灣日治時期,明治28年(1895年)日人施行地方官判,臺北縣置支廳、五股隸屬滬尾(淡水)辦務署,大正9年(1920年)全臺施行州、郡、街庄制度,設立五股庄,屬臺北州新莊郡。二戰後,1945年,國民政府設臺北縣五股鄉。2010年底五都改制,再改為新北市五股區。
+
  清光緒20年(1894年),甲午戰爭之後,簽立馬關條約,進入臺灣日治時期,明治28年(1895年)日人施行地方官判,台北縣置支廳、五股隸屬滬尾(淡水)辦務署,大正9年(1920年)全台施行州、郡、街庄制度,設立五股庄,屬台北州新莊郡。二戰後,1945年,國民政府設臺北縣五股鄉。2010年底五都改制,再改為新北市五股區。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94%E8%82%A1%E5%8D%80/ 五股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94%E8%82%A1%E5%8D%80/ 五股區]
 +
  
 
[[category:地區]]
 
[[category:地區]]
 
[[zh:五股區]]
 
[[en:Wugu District]]
 
[[ja:五股区]]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