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 行 1:
  
[[檔案:三峽清水祖師廟.jpg|thumb|500px|圖檔描述:三峽清水祖師廟外觀<br>拍攝日期:2020-07-17<br>拍攝地點:三峽清水祖師廟]]
+
[[檔案:三峽清水祖師廟.jpg|thumb|300px|圖檔描述:三峽清水祖師廟外觀<br>拍攝日期:2020-07-17<br>拍攝地點:三峽清水祖師廟]]
 
==簡介==
 
==簡介==
  
  在清朝時期,漢人到[[三峽]]地區開墾,以泉州的守護神清水祖師廟做為心靈的寄託。而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於清朝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建立至[[三角湧]]公館尾(現今三峽區秀川里)並取名為「長福巖」,以姓氏分為劉、大集姓、陳、林、中庄集姓、李、王等七股作為祖師廟的祭祀組織。
+
  在清朝時期,漢人到三峽地區開墾,以泉州的守護神清水祖師廟做為心靈的寄託。而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於清朝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建立至三角湧公館尾(現今三峽區秀川里)並取名為「長福巖」,以姓氏分為劉、大集姓、陳、林、中庄集姓、李、王等七股作為祖師廟的祭祀組織。
  
  經歷三次整建,第一次因大地震而原廟毀損,於道光十三年(1833年),第二次維甲午戰爭,清朝政府依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三峽民眾不願該結果,以三峽清水祖師廟做為反抗的本營,最後因失敗被日軍焚毀,到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再度重建。第三次重建為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追悼清水祖師公德澤,聘請匠師陳己堂、陳田、陳次武合力設計廟宇設計,由著名的藝術家[[李梅樹]]親自規劃重建事宜,建築結構以傳統中式建造,建築雕課十分精細且聞名遐邇,固有「東方藝術殿堂」之稱。
+
  經歷三次整建,第一次因大地震而原廟毀損,於道光十三年(1833年),第二次維甲午戰爭,清朝政府依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三峽民眾不願該結果,以三峽清水祖師廟做為反抗的本營,最後因失敗被日軍焚毀,到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再度重建。第三次重建為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追悼清水祖師公德澤,聘請匠師陳己堂、陳田、陳次武合力設計廟宇設計,由著名的藝術家李梅樹親自規劃重建事宜,建築結構以傳統中式建造,建築雕課十分精細且聞名遐邇,固有「東方藝術殿堂」之稱。
 
 
  佔地約五百餘坪,前殿石階開始,地板、牆壁、廊柱等都使用石頭砌築而成,三峽清水祖師廟是以石為基底,以木為頂的廟宇。廟宇的五門皆為銅門,前殿正門並列哼哈二將,兩邊為四大金剛,代表著風調雨順,前殿東廳銅門意為加冠、進祿,西廳為榮華富貴。該廟宇石柱有130根,是為該廟宇石雕藝術之精華。
 
 
 
[[檔案:三峽清水祖師廟近照.jpg|thumb|500px|圖檔描述:三峽清水祖師廟近照<br>拍攝日期:2020-07-17<br>拍攝地點:三峽清水祖師廟]]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清水祖師===
 
 
  清水祖師俗姓陳,法號普足,生於宋仁宗二十二年(1044年) 正月初六,永春縣小岵鄉。幼年出家於大雲院,持齋戒殺,講求經懺。
 
  
 
==建築特色==
 
==建築特色==
 
===木雕===
 
 
 
===石雕===
 
 
 
===銅雕===
 
  
 
==交通地圖==
 
==交通地圖==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