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
|
艋舺
|
大稻埕
|
雞籠
|
桃園
|
臺北城
|
宜蘭
|
新竹
淡水大事記
|
人物錄
|
大淡水紀錄片
|
石滬群
|
淡水第一
|
VR園區
|
淡水河ㄟ故事
檢視 淡水裨史志/子子 的原始碼
←
淡水裨史志/子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此頁面已設為保護防止編輯或其他操作。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淡水裨史志模板|人生如創作糾纏 毀滅又重生|<table><tr><td>{{Youtube|DgEd2_JJydM|400|center|裨史志前導片-《子子》}}</td><td>{{Youtube|j9RsC9r6TWE|400|center|《淡水裨史志》06 2016年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製作}}</td></tr></table>| 文/ 黃郁珊 吳家璇 吳達洋 ::<poem> 她面對生命的離別積極堅毅的走出陰霾 她抓住人生的每一次偶然,成就自己 她感受著自然萬物,孕育出藝術的真諦 她堅持自己的理念、保有一顆赤子之心 她將人生出現的每一個缺口視為蛻變的力量 她把握當下,將每一天都活出不一樣的精采 ……這就是張金蓮</poem> 高中階段,張金蓮毅然從一個學習護理的在讀生,接觸到舞蹈。從[[1980年]]獲得〈亞洲太平洋女童軍徽〉世界徵選設計首獎後與藝術結緣。1992年,第一次雕塑油畫個展創作持續至今,她的創作類別涵蓋了詩文、雕塑、繪畫、舞蹈、裝置藝術等跨領域創作。2007年,張金蓮年僅20歲的兒子離世,她將生命的傷痛轉化為改變人生的力量,獲得新生。[[2008年起]],她每年持續發起並策畫「炫光計畫」贊助、鼓勵13到21歲的才氣青年,這項公益活動為這些年輕人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表現自己的舞台。 舞蹈家、畫家、雕塑家、教育家,這些多重的身分組合在一起,就是張金蓮。 我們初次見到張金蓮時,她身上散發出的無窮生命力感染了每一個人,在與她的言語接觸當中,卻驚奇地發現她的身體裡其實住著一個小女孩,正是這種童真和好奇心讓她在藝術創作當中表現得與眾不同。在一次上天對她開的一個玩笑中,讓她經歷了喪子之痛,卻又重新領悟到生命的意義,將這種體會轉化為投身兒童藝術教育的大愛。 什麼是意義?張金蓮說:「我笑便是意義,我哭也是意義,其實沒有所謂的意義不意義,所有的一切都有意義。」也正是有著這樣的理念,她將生活中的一點一滴與每一份感受轉化為藝術創作的靈感與元素。她心思細膩善於發現生活周遭的一草一木,這些都表現在她的作品當中,也將藝術的美感帶入到生活的點滴之中,就連餐具的擺放、空間的設計,她都極致的要求。 她的豁達,讓她對於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持有超然、灑脫的態度,並用她的熱情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彷彿她有著無窮的生命力、她的生活每一天都新鮮無比。生性自由、浪漫、不受拘束的她認為,人的身體及思想不應該被綑綁住,我們理應像自然山水一樣存在於天地之間,感受自然萬物給予生命的碰撞。 張金蓮堅定地留在她要的世界,她說:「這是我要的」這句話簡單而有力,就如她生命中所做的每一次選擇一樣。她追求自由,對美好的事物、無限憧憬、奮力仰望,如同小鳥依戀孤枝的身影,這樣的張金蓮,讓她周圍的朋友感到鼻酸、心疼,但也正是這樣堅毅的她,讓這麼多人所喜愛和敬佩。 長年累月的堅持過程,讓張金蓮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藝術人生。她在經歷人生的歷程當中,被挫折撕裂開來,但她在這種經歷中將自己拼湊起來,擁有更強大的生命力與精采的人生。羅曼羅蘭曾說:「我們要看清這個世界,然後學著去愛她。」這就正如張金蓮所堅持的人生理念。沒有所謂的意義,只要用心體會人生,我們都可以發現生活的美好。 張金蓮這樣形容自己的藝術創作:「疲憊的肉體沉寂時∕是靈魂甦醒處∕白夜 黑晝∕各自飛翔∕各自延續∕喜歡在創作中藉由人體窺向自然的沉思∕山水花朵從身體長了出來。」 ===「子子」的由來=== 「子子」是張金蓮老師的筆名,「子子」在字義上來看有兩個小孩,她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回到自己最原始、最天真,包含赤子的那部分。這是每個人活到老都不能忘記的,只有時常記得,內心才會時刻保持年輕的生命力。 為什麼叫「子子」?她用「子子」來常常提醒自己,她認為她內心住著一個小朋友。而「子」也是種子的意思,它是無限的可能。「子子」就是兩顆種子,這可以是對自己期許,每一個人都有創造花園可能性,一顆可以創造花園,另一顆種子可以創造生命,每個人都要這樣去期許自己。「子子」還有一個用意,就是永遠保持新鮮、不要死氣沉沉的。 人是個矛盾體,看似簡單,卻又隱藏著複雜。可以活出豐富,自由地在裡面調動出各種新鮮感。新鮮,一種幸福跳動的感覺。日常生活裡的點點滴滴都會為張金蓮的藝術創作增添靈感,從現代舞到繪畫、雕塑、寫作…在藝術的創作裡她彷彿感受到雲和花漂浮起來的自由。 ===張金蓮的藝術之路=== 張金蓮:「其實我沒有想到會走上創作這條路,因為那個時候考美術系沒考上,又不小心考上舞蹈系,後來變成一個舞者。我從來都沒想到,原來舞蹈會幫助我之後的雕塑創作。在畫廊,一般人看到我作品就會說,『啊!這就是張金蓮的作品。』為什麼?因為我是舞蹈系畢業的,在創作時會將人體的曲線加入雕塑創作中。」 張金蓮表示她的人體雕塑與其他人不同,她的作品都是她視覺經驗的延伸,所以雕塑出來的肌理跟其他藝術家不同。看著舞動的身體十幾二十年,那種視覺經驗是無可替代的,那是種充滿生命力和流動的感覺。 張金蓮認為,人的煩惱源自於腦海,身體應該是自由的。因此在〈知音〉這個雕塑作品創作中,她將女性的頭部簡化,身體像是一顆種子,在天地間自由生長。在她眼中種子的概念很重要,因為世間萬物都啟蒙於種子,它可以創造一座森林、一片花園,它有無限的生機。又好似一朵具有生命力的花朵,拼命的綻放、盛開一片片的花瓣。人都會經歷生死,人與自然萬物是息息相關的。她就是這樣一路堅持自己的理念,到現在快三十年了。一步一腳印,她的作品體現出的質感、想法的與眾不同,這是養分都是源自舞蹈的啟發。 她鍾愛山水自然,她認為身體應該在山水自然中自由地漂浮,有風吹、有流水,這些都是她想要表達的創作理念。她喜歡以潑墨的方式畫水墨畫,所謂「意在筆先」,就是要先有想法,再表現出她心裡的山水。三芝,遍布著山山水水,用潑墨的方式很適合表達,一塊一塊的墨水潑下去的那一剎要很肯定,讓她可以在畫布上留白,體現空間感與時間感,意念中的山水就可以在決定的瞬間呈現出來。不論是在雕塑還是繪畫,其實都是在表現大自然。 ===推動兒童藝術教育=== 張金蓮老師從來沒有想過會投入兒童美術教育,幾十年前,她的孩子突然對她說:「媽媽,我好討厭美術課」。因為兒子這句話,她覺得應該改變些什麼,這就是她投身到兒童藝術教育的契機,並且她很願意去實踐。她認為她能做到,甚至可以放掉手邊在做的所有創作,因為孩子需要。於是她開始去設計美術課程,這也是孩子給她的一個機會,在這個過程裡面,張金蓮發現,這種兒童藝術教育其實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它可以開啟孩子們的創造力和豐富的想像力。 這個過程是她從來沒有想像過的,認真的做一件事情,每天投入到課程設計,甚至一個單元就會花掉四天的時間,找資料、去設計具有啟發性的課程,讓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進入到藝術創作,這中間是要花很多時間的。在這個過程裡的互相碰撞,她發現了這件事的重要性。在孩子們的回饋中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如果老師用心對待孩子,就會看到一顆種子萌芽、成長、開花,這個過程是很喜悅的。 一路走來,一直有美術館邀請張金蓮設展,甚至一些學校找她演講,讓她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花的這些心血是值得的。設計豐富、具有創意的課程,讓她在過程中聆聽到孩子鈴鐺般的笑語。一個又一個天使般的孩子,不斷衝擊著她,讓她不斷地去做研究、去理解,這也豐富著張金蓮自己的人生,這對她來說是生命中一次偶然的開花。 ===心靈,信仰=== 在張金蓮的詩文集《畫言慢》中,一篇名為《寂寞的龜毛兒子》,她這樣寫道: 兒子一直害怕死亡,毋寧說是害怕我的死亡而失去母親……他才八歲。 那夜入睡前,我照例親吻擁抱他,突然不知哪來的情緒,龜毛兒子對著我哭了起來:「媽媽,你不能先死掉哦!」 「放心,你還沒長大,媽媽不會死啦!」但他還是不放心的繼續哭泣著, 我勸著說:「死亡也可以是快樂啊!」他卻更大聲的哭了。 張金蓮非常疼愛兒子,曾為了兒子放下自己最愛的藝術創作,也曾因為兒子的一句「美術課好無聊」而開啟兒童美術的志願教學。 然而,世事無常,生命開了一個悲傷的玩笑。誰能想到就在2007年,這篇文章中關於死亡的角色竟被完全調換,21歲的兒子先行一步離開了她。 孩子的離世對於一個母親來說是天大的打擊,難以想像在那樣的重創中她流過多少眼淚。她曾經花費很大的功夫,上了許多課程,才終於讓自己能夠一步步走出傷痛的打擊,直面這殘酷的現實。她告訴自己,明天永遠會比今天更豐富,只有經歷過磨難才會知道自己最珍貴的是什麼。 孩子離開後,張金蓮寫了一首詩,名為《崩落 天空》: ::<poem> 你的離開 是我的離開 你的死亡 是我的死亡 你的隕落 是我的隕落 只有那麼貼近 才知道 深到看不見 只消一支銀針 便崩落整個天空…… 沒有走過沒走過 思念來來去去 如潮 愛人以另一種風景永遠活在心裡…… </poem> 就像張金蓮在詩中寫下的那樣,「沒有走過沒走過,思念來來去去」,即便在多年後的今天,聊到兒子,她依然會在言談中數度落淚,哽咽到說不出話來。但她不會逃避,她一直不斷地鼓勵自己,要以正向的態度來面對這件事。該哭時哭,該笑時笑,該釋放時就不要壓抑自己,生命會因為苦難而變得深刻,人生仍有許多需要去做的事情。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堅強與樂觀的心態,讓她能夠將悲傷轉化為力量,將愛昇華。兒子離開不久後,她為兒子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葬禮,用笑容與舞蹈為兒子送行。此後,她用兒子最喜歡的簽名「光」字命名,開始在奔忙中籌辦「炫光計畫」,給所有13到21歲有才氣的年輕人一個展示的舞臺,鼓勵他們大膽追求自己的夢想。 如今「炫光計畫」已經順利舉辦了8年,每年都有許多有才華的年輕人在「炫光」這個舞臺上被發掘、被認可。 因為失去過,所以更能將心比心,更懂得失去的痛苦。也因此,張金蓮計畫著在「炫光計畫」中開設「炫光小學堂」,用團體課程的方式,盡自己所能去幫助、支持那些同樣在經歷喪親之痛的家庭共度難關。 我們都以為,張金蓮在用這樣一種獨特的方式紀念兒子,可是她自己卻不這麼認為,她總說這是孩子教給她的,是生命和愛的碰撞,是因碰撞而產生的美好。 她曾說,如果生命再重來一次,她仍願意再重新被撕裂一次,因為愛的交匯是無可取代的,也是生命中最深刻的。 ===炫光計劃=== 張金蓮認為她的兒子是一個給她出功課的人,兒子的一句話讓她投入到兒童藝術教育當中。兒子在[[2007年]]往生,她在[[2008年]]去看了一場電影《安娜床上之島》,電影在講述一個基金會,主角四處去發掘優秀的藝術家,並且栽培他們。張金蓮看完之後突發奇想,她認為她也可以實現這樣的理想。從那之後她憑一己之力,用最簡單的呈現方式,去實現這樣的計畫。所以毅然決然地在[[2008年]],創辦了「炫光計畫」。 張金蓮認為她的兒子很有才華,但是他的人生還沒綻放就戛然而止,她現在堅持的想法,說不定可以能讓這個年齡層的孩子的作品與才華得到肯定。這個對這些年輕人來說是很重要的,給他們愛的種子、肯定他們。所以她每年十月就會在全省發通知,甄選出十個有才華的年輕人,安排美術館或適當的場地,讓他們在頒獎典禮那一天論述他們的創作理念。這就是「炫光計畫」的意義所在,它可以鼓勵年輕人直接發表他們的作品,請當代有名的藝術家來擔任評審,以此鼓勵他們。每年籌備期,大概要花三個月的時間募款、籌集獎品,還要做很多的行政工作,使計畫得以完成。儘管過程很辛苦,但每次都會有所收穫,她覺得是一段美妙的體驗。看到那麼多優秀才華的年輕人,就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直到今日「炫光計畫」已經邁入第八個年頭,希望它可以走得更遠。 張金蓮期待到第十年時,「炫光計畫」累積了十個炫光獎的得主,就可以將他們的作品與藝術家的作品在畫廊中一同展現,讓大家看到他們這十年來的成果及成長。 張金蓮:「這個計劃會一直走下去的,那怕我哪天掛了,上天如果有繼續願意讓我為年輕人做這件事情的機會,我會繼續做,只要還有能力、有基金,那我就會做。這個就是未來『炫光計畫』的理想。」 ===未來,展望=== 張金蓮表示她是不為自己設限的人,因為生命無常,隨時在變,有目標也沒用,就像她猜不到她的孩子怎麼會變成天使。所以,即使沒有目標,但也應該時刻把握方向,就像她當初從來沒想到會出這麼多書,她並沒有設一個目標,說要怎麼去做,因為生命本來就是在碰撞當中產生出不斷的火花。 她不知道下一個階段會碰到什麼,就像她的藝術創作,她也猜不到能跨到那麼多領域,這些都是存在於生活裡面。張金蓮:「看到一朵花你覺得它很美,就會拍下來,在你跟它不間斷的對話中,隨著時間的拉長,就變成攝影作品,這也不在我的計畫和目標裡。」 而且她的才藝橫跨多個領域,這些就會讓她做不完了,但是大方向是明確的,就是做到她老死的那天也不會停止。這中間可能還會擦出一些火花,這也是無法預知的。就像之前她的一個學妹,她邀請我去做舞臺裝置,也是因為這個機緣讓她又展開一個新的領域,所以說目標可以有,但是不要限制住自己。每個人都要有希望,有一個大的方向,找到自己最愛的,就往那個方向去努力,而且要很堅持地走下去,一切都會自然而然的發生,散發出精彩的魅力,這就是她的方向。」 |<gallery> File:子子003.jpg|在海邊留下美麗的合影。 File:子子005.jpg|大夥開心的合照。 File:子子006.jpg|初訪的合照。 File:子子007.jpg|創作時的金蓮老師,背影十分有氣勢。 File:子子009.jpg|老師與我們分享她的舊影片。 File:子子010.jpg|介紹雕塑理念與風格。 File:子子012.jpg|金蓮老師在介紹她的小菜園和品種。 File:子子013.jpg|老師創作時的理念是意在筆先。 File:子子015.jpg|炫光獎大合照。 File:子子017.jpg|每次到海邊都會走兩三個小時。 File:子子018.jpg|張金蓮在宋亞克老師的課堂上表演。 File:子子020.JPG|這是早上會開花,下午就會慢慢枯萎的朱槿,也是老師最愛的花。 File:子子021.jpg|炫光獎獎杯。 File:子子014.JPG|平時老師喜歡到三芝的海邊拍照感受大自然氣息。 File:子子016.JPG|水墨畫正正展現老師心中的山水。 </gallery>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Youtube
(
編輯
)
模板:淡水裨史志模板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返回至
淡水裨史志/子子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最近更改
編輯討論
建新頁面
隨機頁面
幫助
網站分類
使用說明
練習編輯
聯絡我們
姊妹站
台灣棒球維基館
台灣籃球維基館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