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炫光志/真實琉動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已重新導向自 真實琉動)
前往: 導覽搜尋

前言

  琉璃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一,最早的琉璃製作可以追朔到中國的商周時期,但直到戰國晚期,生產玻璃的各種工藝,溫度、原料、配方才漸趨完備。戰國晚期的琉璃製作進入了廣闊繁榮的時期,在容器,禮器,葬器還有服裝飾品都能看到琉璃的應用,而到了現代則是以容器或是藝術擺設為主要用途。

  如果你要說琉璃就是玻璃,這句話基本上沒有太大的錯誤,但是對部分的人來說琉璃和玻璃並不等同。琉璃是透過各種技法(吹製、琉璃珠、細雕、鑲嵌、脫蠟、融合烤彎等等)在藝術家的巧手和創意下再加入金屬造成化學變化產生各種顏色,讓最後的作品不但晶瑩剔透還能驚艷眾人,而這個經過藝術家改造美化賦予價值和意義的玻璃,就可以稱作琉璃。

  然而在台灣並沒有太多的琉璃藝術家,在市面上或是展覽也不常見到琉璃相關的藝術品。原因是比起其他藝術相關行業,例如:繪畫、書法等等,琉璃有著更多的門檻限制,對於一般人來說要接觸到製作琉璃的設備並不容易,一方面是因為琉璃所需的設備不僅多樣昂貴且需要大面積的擺放空間,另一方面師資缺乏也是琉璃產業的一大問題,就像許多藝術產業都講求拜師學藝一般,琉璃藝術自也不能免俗,但想在台灣想找到適合的老師和機構卻非易事,通常都是要出國交流才有精進的機會,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台灣比較少能看到琉璃藝術家和琉璃製品。

接觸琉璃的開始

  羅得華從小就對美術有相當的天分和興趣,小時候就把家裡的牆壁當作畫紙盡情揮灑。到了國中進入美術社團,高中念的則是美術專科學校,在學期間也拿過不少大大小小的美術競賽獎項,天馬行空和包羅萬象相當適合用來形容他年輕時候的創作。他提到那時候的他就沒有為自己的作品設任何框架以及限制,很多作品只是想記錄下當時的心情和想法,所以現在的他偶爾也會拿起年輕時的作品,笑著回憶那時候的他到底在想什麼還是發生了什麼有趣的故事。

  在當完兵之後,羅得華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廣告拍攝團隊擔任助理。再從助理慢慢做到了導演、製作人,直到25、26歲左右,他理解到自己的個性並不適合這個行當,這也使他在工作時並無法感到踏實和快樂。羅得華老師分享了當時他在拍攝泡麵廣告時擔任助理的工作經驗,團隊要他去外頭買一塊大塊的牛肉,放在泡麵裡魚目混珠,使畫面更漂亮更容易吸引消費者,這時的他向導演反映廣告業不該欺騙消費者,呈現產品真實的原貌,但是這番話卻沒有得到當時的任何人重視。這並沒有讓他感到灰心,反而慶幸發現了自己並不適合這個行業外,也因此更認識自己,並不是那種能為了利益或是虛榮的外在條件,而去做出欺騙或是違背自己原則的人。

  離開了廣告拍攝工作後,雖然對自己有更多認識,但對未來仍不免感到迷惘。這時他輾轉到了玻璃工廠和老師傅學習玻璃製作技術,也開啟了羅得華人生的轉捩點。學習許多玻璃製作基礎後,台灣重統玻璃產業卻因為中國的崛起而式微,廉價的人力以及廣大的潛在市場,導致台灣大分玻璃工廠都選擇外移到中國求取更高的利潤,即便如此,得華老師卻已經深深愛上玻璃這個材質,所以選擇另闢蹊蹺,轉往專研琉璃工藝的道路發展,除了希望透過琉璃除了讓他可以養家活口外,也能抒發自己的心情並且盡興地揮灑自己的創作,以琉璃作品呈現和找尋更真實的自我。離開玻璃工廠後到了琉璃工坊,開始學習琉璃相關技術,也把握幾次公司提供的機會到國外吸收西方琉璃觀念。這個階段的羅得華,除了繼續探究更真實的自己之外,每天睡醒就是開始學習和嘗試琉璃創作,也因為有這段到美國學習的經驗,讓羅得華老師的作品中,不只能看到中國傳統內斂保守的風格,更多了許多西方文化狂放自由的態度。學成歸國後的羅得華,琉璃各方面技術觀念早已成熟,再加上自己也在這段時間存到了足夠的錢,便在三芝買了一棟老宅,建立了屬於他的《琉璃藏》工作室,也開始了他的琉璃人生。

羅得華獨有的生活

  羅得華老師的宅邸位在三芝區一個比較靠近山上的偏遠所在,周邊幾乎看不到任何鄰居,老師說,在創作時的他不想受到太多環境的干擾和限制,且他的個性也不喜熱鬧,希望能在安靜的空間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整棟樓幾乎都是用透明玻璃當作與戶外的牆壁,讓陽光可以自然的灑落在整間屋子裡,一樓是他的琉璃工作室和他休息喝咖啡的小吧檯,而樓上則是作為她與太太的私人起居空間使用。

  每天凌晨三點,老師就會打開他的烘爐,準備一天的工作,搭配著自己喜愛的重節拍音樂,沉浸在與琉璃的互動之中。假如有被委託的案子,就是趕緊趕工認真的做出能讓自己和客戶都滿意的作品,如果沒有時間要求緊迫的案子,就開始順著自己當時的想法,從事自己喜愛的藝術創作。因為晚上烘爐的火光會讓眼睛感到不適,所以老師差不多都在太陽下山後就收工,收工後的老師,不是在電腦室看電影動漫,就是在一樓的小吧檯喝咖啡或是喝點小酒,和太太過著他們所認為的生活。

  羅得華老師的妻子是他生命中一個相當重要的人,當老師認真工作時,你會看到師母在一旁安靜的協助老師,幫老師處理製作琉璃時的大小事。羅得華老師坦白自己曾經風流過,因為在母親早逝,使年輕的他因缺乏母愛而處處留情,甚至因此對其他女人造成了傷害。最終他才明白,師母才是那位能夠陪在他身邊,希望能一起生活的那個人。

琉璃與羅得華

   羅得華:「我一接觸到玻璃這個材質我就愛上了。」

  羅得華自小從小就被冠上模範生頭銜,但這樣的榮譽卻只是令他茫然不安,徒增壓力和不自在,更導致以前的他為人處事都經過包裝,強迫自己一切事情都要正向思考,反而模糊了本來面目。對於羅得華老師來說,琉璃並不只是謀生工具。他深受這項材質的特性所吸引,老師認為,許多人都認為琉璃和玻璃是沒什麼變化的固體,但實則不然,琉璃其實是液態的,他依然在流動,只是細微到幾乎靜止,但只要接受到熱的刺激,琉璃就會再次流動,回到當初那個適合塑型的狀態。琉璃就像人一樣,雖然有時會為自己設下原則和框架,或是被一些暫時的價值觀給限制,但是思考和人生觀還是繼續流動著,一旦受到比較大的刺激後,就會發現自己其實有著更多的可能性,進而更認識自己。

  羅得華老師也認為琉璃像是一個性格比較女性化的人,它可以很細很光滑,光鮮亮麗的外表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是大家對琉璃藝術品的普遍想法,但是當琉璃受到傷害呈現破碎銳利的那一面,卻又令人害怕畏懼,集合了各種矛盾的性格,就和羅得華老師自己的內在有著如此的共通性,承認自己有著黑暗負面悲觀的一面,也常常遭遇失敗或是有做錯事的時候,這時不要逃避,而是應該勇敢真實的面對反省自己的錯誤,毫不隱藏自己的所有就和琉璃一樣透明且真實的呈現自己的每一面。他說琉璃讓它了解了更真實的自己,也感覺到琉璃的特性和性格似乎反映了另一個自己。

  「真實、流動」是羅得華老師經常掛在嘴邊的關鍵字,除了形容琉璃的狀態,也是說明了他的人生觀和生活態度。現在的羅得華並不在乎別人怎麼想他,只在乎有沒有呈現真實的自己,這就是琉璃真實透明的一面。琉璃常被誤認是固態,但其實一直在流動,羅得華老師解讀就像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絕對的,希望自己不要被慣性思考和暫時狹隘的價值觀給蒙蔽,急著去對每件事物下是非對錯的定論,而是要跟著時間去流動,不要將自己侷限著不能流動,也不要將自己的未來設太多計畫,專心地做好自己正在做的每一件事,未來就讓它隨著時間的流動去安排,不要忽視所有自然的流動,必要時就讓自己做些改變,這是羅得華不斷告訴和提醒自己的。

創作的一貫理念

  在羅得華老師工作室的樓上,有個小展示廳展示了幾件羅得華老師的琉璃創作,但是除了展示廳之外,你會發現只要你踏入了羅得華老師的空間,其實處處都能看到老師各種型態的創作,譬如他招待客人用的碗、杯子和菸灰缸還有各式各樣的展示品都是羅得華老師不同時期的創作,甚至是他的住處也能視為他的大型作品,因為家裡的木工、水泥工等也大多是由老師一手包辦。

  回到老師的琉璃創作,老師自言他的作品中往往融入一些動物與大自然的形象在其中,但在大多數人看來感覺還是相當抽象,雖具有一種神秘的美感以及老師特有的風格,卻也抽象的讓大多數人難以理解,致使看到老師的創作時會不禁想問,「這個創作有什麼設計理念嗎?」,但當有人問起這個問題的時候,羅得華老師只會反過來問「你覺得呢?」,其實對於羅得華老師來說,創作只是想表達當下的情緒和想法,至於其他人對於這個作品有什麼不同的想法或是解讀,他都同意,也很樂意聽聽其他人對於這個作品自己的看法。他提過同一個作品,可能因為看的人當時的心境或是受到他的成長背景等等影響,而有不同的解讀,而他也只是照著自己的想法真實的呈現罷了。

  沒有創作靈感,是很多藝術家頭痛的問題,但是這好像是羅得華老師不曾經歷的過程。羅得華老師說「靈感來自生活的累積,周遭的所有人事物都可能是我的創作題材,創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創作,不怕沒有靈感,只怕自己在短暫的人生裡,做不完自己想做的作品。」舉個例子,羅得華老師有一件得意的作品,從外觀看來,主要是以藍色為基底,再加上一些類似竹欄杆形象的琉璃,他說這是他那時經過台灣西濱公路想到的創作題材,藍色代表海洋,欄杆就像在西濱公路圍著的防護欄,回來之後沒兩三下就完成了這件作品。

  羅得華老師的每樣作品都記錄了當時的生活和想法,但是卻找不到作品間太多的共通點,如果有人問他未來會想做怎樣的作品,他回答不出來,甚至覺得這個問題很可笑,他認為沒有人能夠知道未來的自己,甚至幾天後的自己有沒有可能出現什麼改變,就讓時間和想法都自由的流動,到時候自然會有不一樣的作品出現。其實,也是因為羅得華老師無法也不喜歡被任何框架給限制住,更因為忌諱被自滿或是所謂主流思想給控制,更不可能去追求讓自己的作品有其他國外琉璃大師的影子,這也造就了羅得華老師作品的包羅萬象,而不侷限在任何風格之中,但是還是能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羅得華的作品,對他來說能做到表達自我個性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作品。

一生都在更認識自己

  羅得華老師認為人的一生就是為了更認識和更了解自己而活。人無論在一生中的哪個過程,都應該嘗試努力的探索自己,從生活周遭的所有去更認識了解真實的自己。無論現階段是在做任何事,不到最後一秒不輕易斷言成敗。假如最後成功了,也不應該感到自滿,因為或許這將會造成你下一次的失敗。但是假設結果失敗了,那就承認失敗,只要從中能夠學習或是幫助自己更了解自己,那就值得了。

  羅得華老師時常提醒年輕人也提醒自己要聰明的活著,人的生命並不是由他們父母掌控的。但是從另一方面想,也就是要為自己的一生負絕對的責任。現在老是看到新聞或是很多年輕人在犯錯時常把事情牽拖到別人身上,說是因為被誰帶壞的或是如果沒發生什麼事我就不會犯錯等等,都讓羅得華老師感到不以為然。他認為人所做出的所有決定,甚至你的環境還有旁邊的每個朋友都是自已的心甘情願。既然如此,錯誤了就該勇敢承擔,再從錯誤中去和內心真實的自己對話。羅得華老師在這方面提到,人往往就是不敢去了解和挖掘自己內心最真實黑暗的一面,反而只是想著樂觀以對,那麼只會變得越來越虛假,未來也只會越來越迷惘。

  過去的羅得華也曾經迷惘也時常犯錯,身邊的人都認為他的性格相當叛逆。但是對於羅得華自己來說,他認為那才是最真實的自己。他討厭中國傳統社會遵從的儒家思想,他認為現在的儒家思想只是政治人物用來奴役人民和方便管理人民的工具,強迫所有人都在同一套體制下運行,這也是在羅得華老師認識自己的過程中體悟到的價值觀。然而不喜歡照著體制、規則和框架生活,並不是因為叛逆,而是在貫徹真實的自己,這也讓他把自己評斷為一個沒有道德觀的人。當一個人真的完全的了解自己,就會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不會被普世價值所創造出來的道德觀或是人類定的法律給框架住。

  但是即使到了羅得華老師這個境界,他還是持續在更了解自己的旅程上探索。

結語

  和琉璃的認識改變了羅得華老師的一生,真實流動是琉璃的特性,也是羅得華對自己的要求。假如你有機會接觸到羅得華,你就能感覺到他對真實流動這四個字的貫徹。不在乎別人的眼光,過著自己認為最真實的生活。做著能夠闡述自己想法、抒發自己心情的琉璃創作,持續地在他的一生中做著名為《認識自己》的作業,這就是羅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