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蓄水池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21年5月31日 (一) 12:56 由 Uwu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公館 > 古蹟

簡介[編輯]

在臺灣,不只八里地區有觀音山,公館也有一座小觀音山呢!而這座位於臺北市公館的小觀音山,卻保存了臺北地區歷史最為悠久的蓄水池。 當時日本設計師——森山松之助先生在規劃觀音山蓄水池時,設計很多導流牆,柱子上設計了許多希臘式建築線條,這樣的設計配上蓄水池的水,可說是別有一番風味,如今也成為了永續建築。

歷史沿革[編輯]

在19世紀末期,日本時代因為戰爭導致用水環境不佳。然而,當時因瘧疾、痢疾死亡者達4600人,日本總督意識當時便開始意識到用水衛生安全的重要,便開始計畫興建蓄水池。日本總督採用了一位來自英國的衛生工程技師——威廉.巴爾頓(William K. Burton)的建議,將出水口設置於公館的觀音山下,蓄水池水源便來自山腳下流經的新店溪水,再經過淨水處理後配送至萬華大稻埕一帶供應民生用水。

  • 1907年-在公館觀音山腳下新店溪畔興建取水口。
  • 1908年-取水口跟唧筒室建築體完工。
  • 1909年-輸配水管、淨水場及配水池全面完工,淨水場開始供水,出水量20,000噸,用水人口十二萬人,並命名為「臺北水源地慢濾場」。
  • 1977年-蓄水池結束使用。
  • 1993年-被列為三級國定古蹟。
  • 2019年-重啟開放,百年來首度公開讓一般民眾參觀。

交通地圖[編輯]

  •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號
讀取地圖中...


參考資源[編輯]

自來水博物館(台北水源地唧筒室).觀音山蓄水池

觀音山蓄水池-食癮拾影

文化資產 古蹟 自來水園區觀音山蓄水池瑠公圳紀州庵文學森林義芳居古厝芳蘭大厝紫藤廬青田七六臺北監獄圍牆遺跡
歷史建築 鹿鳴堂蟾蜍山農業試驗所宿舍群蟾蜍山蠶業改良場宿舍
文化景觀 蟾蜍山煥民新村
自然地景 臺大龜山觀音山(公館)
歷史地標 汀州路(萬新鐵路)霧裡薛圳前三軍總醫院臺北預備火力發電所公館林氏古厝
機關團體 政府機關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學校 大專院校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中華福音神學院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
高中職校 和平高中南華高中
國中 臺北市立芳和實驗國中民族國中螢橋國中
小學 臺北市立和平實驗國小古亭國小
書局 唐山書店南天書局
宗教場所 聖靈寺台北信友堂懷恩堂台北清真寺公館福德宮
商業中心 公館商圈水源市場羅斯福路溫州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