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山人說故事 石滬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19年5月23日 (四) 11:44 由 台灣阿成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已建立頁面,內容為 "{{Youtube|YFHXyhUGhzE|400|right|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石滬紀錄片}} 檔案:六塊厝漁港石滬.jpg|400px|thumb|{{檔案:六塊...")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 影片描述: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石滬紀錄片
  • 影片來源:YouTube
圖檔簡述:位於六塊厝漁港旁的石滬空拍圖。
拍攝日期:2014-10-20
拍攝地點:六塊厝漁港
所有人: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重點研究計畫
攝影者:影舞者福倈鷹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何謂石滬[編輯]

  石滬,亦有作「石扈」(英文有稱「stone tidal weir、Stone Fish Weir、stone weir、Fish Weir」,日文「石干見」[1])可追溯到清朝時期,石滬可以減緩海潮之害,形成海堤外的外堤,是臺灣海岸上最早的生態工法、早期沿岸漁民的生活經濟來源。石滬捕魚技術似「守滬待魚」,利用了魚類逐浪的特性與潮間的變化,將隨著漲潮游進石滬的魚群困在石滬中,退潮時,漁民拿著竹簍進到石滬捕魚,為早期淡水沿海重要的捕魚方式,且是使用在地石材建立的捕魚設施。

  石滬建造之前要先有七、八個人以三到五年的時間,觀察三千多次潮水的漲退,才能設定石滬的高度、厚度及缺口位置。初建時,每三到五天還要潑灑大量的人類尿液,加速附著在石頭上的黑石牡蠣生長速度,穩固大石之間的連結;石滬內則要做數個人工漁礁,讓魚進來後,除了覓食外,尚有藏身之處。

大屯溪石滬魚場[編輯]

  溪口石滬、六塊厝石滬及大片頭石滬,早期登記有11口。其中屯山里六塊厝漁港附近海域,退潮時可見先民所築的「海上長城」,而依據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研究計畫所拍攝的紀錄片,受訪之當地耆老指出共有13口石滬,但個別石滬俗名可能會因為年代久遠或耆老的記憶差別,名稱、位置數量會略有不同,在李明儒的田野調查採計則有15口,名稱也有所差異。

石滬影片六國語言[編輯]

  由淡江大學文學院與外語學院合作,針對「屯山人說故事」13部影片中的「石滬」紀錄片,取得屯山社區及淡江大學資傳系同意,由外語學院將其濃縮翻譯為六國語言版本的介紹影片。

英:Stone weirs[編輯]

西:Presas de piedra[編輯]

法:L’empilement de pierres[編輯]

德:Stein-Reusen[編輯]

日:石滬(シーフ、石干見)[編輯]

俄:Каменные ограды[編輯]

  1. 認識三芝--三芝的石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