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社會責任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21年8月27日 (五) 16:03 由 台灣阿成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ety Responsibility,簡稱USR)係指大學做為一個學校團體及社會組織,除了具備教學、研究、服務、培育人才等功能外,也要對在地社區和社會有所貢獻和責任。大學社會責任的概念和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類似,CSR認為企業的行動,除了對於經濟發展要有貢獻外,也要能改善勞工家庭的生活品質,同時也要能服務在地社區和社會。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現代,政府和社會也對大學產生類似對於企業的要求一樣,認為大學對社會也有責任。國際上有許多大學已將大學社會責任列為校務發展的重要項目,期許大學功能不僅是學術研究與人才培育,更要將知識傳遞給社會大眾,帶動所在地區的繁榮與發展,推動社會永續向前。

教育部USR計畫[編輯]

  中華民國國教育部為強化大專校院與區域連結合作,實踐大學社會責任,培育對在地發展能創造價值的大學生,自民國106年起啟動「大學在地實踐聯盟」,以一所技專校院及一所大學共同擔任聯盟的「雙軸心學校」,引導夥伴學校師生組成計畫與執行團隊,在區域發展上扮演關鍵的地方智庫角色,主動發掘在地需求、解決問題,透過在地優勢分工合作,協助區域整合,帶動中小企業及社區文化的創新發展;藉由學習的過程,也讓大學生感受到「被社區需要」,凝聚對區域發展的認同。本計畫未來需中央部會、地方政府、產業聚落公協會、社區團體、大專校院共同合作,創造符合在地城鄉、產業及文化發展的創新價值。自民國107年起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簡稱USR計畫),以「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為核心,引導大學以人為本,從在地需求出發。

第一期[編輯]

  第一期(107年108年)設定「在地關懷」、「產業鏈結」、「永續環境」、「食品安全與長期照顧」及「其他社會實踐」等5大議題,鼓勵大學提出能具體實現並促進在地連結、在地發展效益的計畫。

第二期[編輯]

  第二期(109年111年)新增「地方創生」與「國際連結」兩類議題,以振興、創新產業,吸引人口回流,達成「均衡台灣」為目標,並鼓勵大學能與世界各大學對接,擴大國際合作視野。

淡水維基館與USR的結合[編輯]

賴清德副總統親臨滬尾偕醫館 參觀淡江大學USR在地文創特展[編輯]

淡江大學USR偕醫館在地文創展
攝影:范凱婷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2020/10/18 淡水維基館 / 研究員范凱婷 / 淡水報導】

  10月18日淡江大學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合作,於滬尾偕醫館熱鬧舉行「USR在地文創特展」,本次展覽更難得的是邀請到賴清德副總統親自蒞臨會場參觀指導。

  淡江大學「USR在地文創特展」由學術副校長何啟東帶領文學院資圖系、歷史系、資傳系師生共同展出淡水在地人文,內容有淡水維基館蔡坤煌攝影VR互動區、清法戰爭滬尾之役主題區、大淡水文創桌遊展示區。展覽簡介首先由何啟東副校長說明淡江大學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推動概況,並以「大一淡江人、大四淡水人」為主要訴求,展現淡江大學與淡水在地結合的決心。

  接著由資圖系林信成教授介紹淡水維基館「河海山城老淡水—蔡坤煌攝影VR展」,展覽內容包含淡水五、六十年代蔡坤煌醫師所拍攝的珍貴老照片。同時邀請賴副總統戴上VR頭盔,走入VR展場一探老照片中的淡水風情。於此同時,蔡坤煌醫師的後人:蔡泰昌先生與新北市市政府蔡葉偉顧問和蔡淑瑜女士等人皆於會場一同共襄盛舉。

  不僅如此,歷史系李其霖教授還帶領身穿清朝官員、兵勇服裝與扮演馬偕傳教士的同學,一同展示1884年發生在淡水的「清法戰爭滬尾之役」歷史,由於裝扮極具特色,十分吸睛;另外還有以歷史故事為主軸的創意料理「清法戰爭滬尾宴」菜單,令人垂涎;現場亦有資傳系陳意文主任展示該系師生所設計製作的三款大淡水文創桌遊,由此可見淡江大學文學院的文創能量豐富,並與在地歷史文化緊密結合。最後參展師生與賴副總統合影,活動劃下完美句點。

活動照片[編輯]

相關報導[編輯]

工作坊 淡水維基館Wiki寫作工作坊
研究計畫 淡水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淡北人文e網通淡北城鄉e線牽淡金海岸石滬探勘暨影像資料庫淡水古蹟博物館數位典藏計畫維基探員小農記滬尾清法戰爭多領域工作平台-淡水老故事蒐集計畫臺北縣縣定古蹟淡水海關碼頭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展覽 淡江大學USR@偕醫館淡水維基館VR園區河海山城老淡水—蔡坤煌攝影VR展淡水山海味淡水文化五月節老房子任意門系列講座
節慶 敗滬尾淡水文學節淡水五月節新北市客家義民爺文化節新北市淡水環境藝術節淡水藝術踩街花海節淡水馬偕日
戰役 滬尾之戰頂下郊拼


滬尾宴:在地故事結合創意料理[編輯]

• 短網址:https://reurl.cc/6N0yyV

清法戰爭滬尾宴發表會_首宴海報 (李其霖提供)
  • 影片描述:新北好食客 淡水紅樓滬尾宴
  • 影片來源:YouTube

簡介[編輯]

  「清法戰爭滬尾宴」(簡稱「滬尾宴」),是由淡江大學歷史系李其霖教授之USR計畫與淡水紅樓中餐廳合作,於2020年所推出的創意餐點,係以1884年年10月8日發生在淡水清法戰爭滬尾之役入菜,共有10+1道料理,具體呈現滬尾之役的歷史脈絡。

首宴發表會[編輯]

清法戰爭滬尾宴_發表會 (攝影:李其霖)
清法戰爭滬尾宴發表會_李其霖教授主持 (攝影:馮文星)
清法戰爭滬尾宴。李其霖教授現場解說 (攝影:林信成)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首宴發表會於2020年10月8日清法戰爭滬尾之役136週年紀念日當天,在淡水紅樓中餐廳以「炊金饌玉、談古論今」為題,在李其霖教授主持下盛大舉行。餐點結合歷史典故與文創美食,席開十五、六桌,貴賓與媒體雲集,包括淡江大學董事長張家宜、學術副校長何啟東、文學院現任院長林呈蓉、前任院長林信成以及多位系所主任、教師、助理,前新北市議員蔡葉偉伉儷,淡水古蹟博物館館長柏麗梅、區長巫宗仁,金枝演社總監王榮裕、殼牌故事館館長謝德錫,以及許多在地人士皆應邀出席。

菜單[編輯]

戰場早點名[編輯]

  • 菜色:螃蟹、蝦子、生魚片、醉雞、九孔、黑豆
  • 意涵:
滬尾是當時北台灣的最重要港口,檣帆往來頻繁,貿易的興盛吸引許多外國人駐足,清法戰爭期間,可看到居民、清軍忙著防務,法軍監視著滬尾,蓄勢待發,外國商人領著細軟準備離開戰場,日本人拿著地圖和尺仔細的觀察和測量,還有細作忙著數鈔票賺戰爭財。
法軍全副武裝來勢洶洶就像螃蟹一樣重裝武力。清軍人多勢眾但武器不齊就像蝦子一樣弱了些。東鄉平八郎在天城艦上吃著生魚片觀戰。
*清法戰爭滬尾宴_第1道菜:戰場早點名
*攝影:馮文星

滬尾剁椒鮮魚[編輯]

  • 菜色:鱸魚、辣椒、蔥、蒜
  • 意涵:法軍看清軍就好像一條新鮮的魚一樣,想要好好的享用。但孰料這條魚非常的辛辣要生吞活嚥還不容易,反而被嗆到。
*清法戰爭滬尾宴_第2道菜:滬尾剁椒鮮魚
*攝影:馮文星

西仔陸戰隊[編輯]

  • 菜色:豬肋排、香料
  • 意涵:滬尾之役的法軍參戰人員主要是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其中以海軍陸戰隊為主力,但人數不多。法軍從沙崙登陸後,分成五個中隊或稱五個連隊。各個中隊在沙灘上列隊,排列整齊,氣勢如虹,勢在必得。
*清法戰爭滬尾宴_第3道菜:西仔陸戰隊
*攝影:馮文星

沼澤皮蛋[編輯]

  • 菜色:皇宮菜、皮蛋、瘦肉、枸杞、小魚
  • 意涵:滬尾之役最激烈的戰場區域,位於城岸前的瓦店埤。此處水田林立,沼澤斑斑,法軍陷於此處進退兩難,最後彈藥用罄,只好撤離。
*清法戰爭滬尾宴_第4道菜:沼澤皮蛋
*攝影:馮文星

湘淮勇炒飯[編輯]

  • 菜色:左宗棠雞、蔓越莓等、芝麻、薑黃、米飯
  • 意涵:滬尾之役清軍的參戰人員主要是湘軍、淮軍、勇營。大家齊心一致,阻退了法軍的進攻。
*清法戰爭滬尾宴_第5道菜:湘淮勇炒飯
*攝影:馮文星

城岸二重奏[編輯]

  • 菜色:蘆筍、花椰菜、黃椒、干貝
  • 意涵:滬尾之役期間清軍興築的城岸防禦工事,長達2-3公里,阻擋法軍。外城岸靠近沙崙較為低矮、內城岸則從油車口延伸至滬尾砲台公園一帶。
*清法戰爭滬尾宴_第6道菜:城岸二重奏
*攝影:馮文星

阿火旦口袋肉[編輯]

  • 菜色:東坡肉、醃製火龍果、吐司
  • 意涵:阿火旦即是張李成,他是臨時招募來的兵勇之一,在近身肉搏戰的時候將法軍包抄,猶如口袋,探囊取物,讓法軍吃盡苦頭。戰後賞賜五品軍功。
*清法戰爭滬尾宴_第7道菜:阿火旦口袋肉
*攝影:馮文星

叭叭軟殼蟹[編輯]

  • 菜色:軟殼蟹、蔥、蒜、辣椒
  • 意涵:法軍進入沼澤區與城岸之間與清軍的對陣,戰線長達1.5公里,雙方展開齊射。頃刻間,法軍指揮官發現子彈消耗太快,請喇叭手傳令必需節省使用彈藥,無奈喇叭手中彈無法叭叭,最後法軍彈藥用罄兩腿癱軟撤退,因為有人已經用光所有子彈,只能上刺刀。是為叭叭軟殼蟹。
*清法戰爭滬尾宴_第8道菜:叭叭軟殼蟹
*攝影:馮文星

九大人脆酥芋[編輯]

  • 菜色:芋頭、鴨肉
  • 意涵:芋頭常為湖南地區的重要食材之一,更是淡水地區的土產。滬尾地區的指揮官孫開華俗稱九大人,熱愛芋頭食物。孫將軍是滬尾之役的靈魂人物。
*清法戰爭滬尾宴_第9道菜:九大人脆酥芋
*攝影:馮文星

黃槿林投叢林湯[編輯]

  • 菜色:金針、木耳、香菇等
  • 意涵:法軍從沙崙沙灘登陸後就遭遇到綿密的黃槿樹和林投樹混生的樹林。法軍在樹林中無法正常活動,搞不清楚方向,部隊無法編列隊形,發揮火力。清軍埋伏在樹林中裝扮成鬼魅樣,發出撕哄聲震懾法軍。並或躺、或臥,阻擊法軍。
*清法戰爭滬尾宴_第10道菜:黃槿林投叢林湯
*攝影:馮文星

滬尾茶飯[編輯]

  • 菜色:烏龍茶、大米
  • 意涵:1884年滬尾居民的主食,用白米或糙米飯或著茶。

附錄:紅樹林有線電視報導[編輯]

  • 影片描述:紅樹林有線電視/滬尾宴 重溫清法戰爭歷史
  • 影片來源:YouTube

【滬尾宴 重溫清法戰爭歷史】

  淡江大學與淡水紅樓中餐廳於,日前在紅樓中餐廳舉辦「滬尾宴」發表會,而「滬尾宴」是一個以清法戰爭滬尾之役為主軸的餐飲設計菜單,活動開場由淡江大學學生,化身成為戰役當中,法軍與清軍的重要角色,透過淡江大學USR計畫,讓大學與在地具歷史意義的餐廳結合,打造出更多美味新亮點。

  淡江大學副校長 何啟東表示,淡水是一個擁有相當多古蹟和歷史文化的地方,藉由在地的歷史文化特色開創屬於該地特有的餐點是值得期待,加上淡江大學過去幾年以usr計劃實現大學社會責任,讓師生參與地方重要活動,進而帶動地方發展,也希望透過紅樓中餐廳打造出一道一道滬尾之役創意料理。

  淡水紅樓中餐廳 洪偉賓表示,餐飲一共設計十一道菜,分別為戰場早點名、滬尾剁椒鮮魚、西仔陸戰隊、沼澤皮蛋、湘淮勇炒飯、城岸二重奏、阿火旦口袋肉、叭叭軟殼蟹、九大人脆酥芋、黃槿林投叢林湯、滬尾茶飯。這裡的每一道菜就是一個戰場上的故事,每上一道菜,會講授這道菜的歷史故事,以及創作原則。讓來大家享用這十一道菜之後也就知道整個滬尾之役的來龍去脈。藉由創意料理的開發,吸引國人對台灣歷史文化的興趣與理解,讓吃飯就是聽故事的概念成為特色,吃出味道。

相關報導[編輯]

基淡雙城:在地故事結合VR策展[編輯]

• 短網址:https://reurl.cc/0j6pq9

  • 影片描述:《基淡雙城四百年VR展》開幕式_展場導覽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基淡雙城四百年VR展》主題影片(10分鐘)
  • 影片來源:YouTube

簡介[編輯]

  《基淡雙城四百年VR展》是由淡江大學資圖系林信成教授所策劃,結合其主持之科技部數位人文研究計畫與教育部USR-Hub計畫,於2021年5月3日至6月30日,在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所舉辦的一檔展覽。策展人除林信成教授外,另有四位共同策展人:資傳系賴惠如副教授、大傳系陳玉鈴副教授、歷史系李其霖副教授、資圖系范凱婷博士後研究員。

  總策展人同時也是《淡水維基館》創建者的林信成教授表示,此次展覽由《淡水維基館》主辦,淡江大學資圖系、海事博物館合辦,特別之處在於透過3D建模技術,於VR展場中重現大航海時期北臺灣發展的歷史場景。主題以西班牙人、荷蘭人在北臺灣留下的兩座古城堡──基隆聖薩爾瓦多城、淡水聖多明哥城(即現今紅毛城)為主。展覽現場透過虛實整合、數位策展的模式,結合VR互動裝置重現歷史場景,讓大眾如臨現場,得以進入古城堡參觀,並遠眺淡水河口與基隆港灣景觀,加上紀錄片播放、實體海報、現場解說等多角度呈現,讓觀眾能進一步了解基淡雙城與北臺灣四百年的歷史發展。期許在這場展覽的過程中,能更強化師生與大眾對歷史文化的認識,達到記憶傳承、知識傳播之效。

  2021/9/28配合淡江大學永續中心開幕,移師淡江大學覺生紀念圖書館展出。

3D模型[編輯]

*圖片簡述:淡水紅毛城3D模型
*截圖來源:截自《基淡雙城四百年》之VR APP
*截圖日期:2020/10/22
*圖片簡述:基隆和平島聖薩爾瓦多城3D模型
*截圖來源:截自《基淡雙城四百年》之VR APP
*截圖日期:2020/10/22

開幕式[編輯]

  《基淡雙城四百年VR展》開幕式於5月3日(一)上午10點在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隆重舉行,由主持人林信成教授開場,並邀請到淡江大學何啟東學術副校長、臺北基督學院吳呈祥校長、新北市政府蔡葉偉市政顧問、淡江大學文學院林呈蓉院長進行開幕致詞。現場來自校內外的長官、貴賓、同仁雲集,使得會場蓬蓽生輝。

  • 影片描述:《基淡雙城四百年VR展》開幕式_主持人致詞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基淡雙城四百年VR展》開幕式_計畫簡介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基淡雙城四百年VR展》5/3開幕式直播影片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2021.05.03 淡江大學《基淡雙城四百年VR展》開幕式-臺北基督學院吳呈祥校長致詞
  • 影片來源:YouTube

活動照片[編輯]

節目專訪[編輯]

  • 影片描述:《導讀台灣》節目第三集〈統治者的槍與玫瑰〉(約2058s之後)
  • 影片來源:YouTube


相關報導[編輯]

  • 影片描述:穿越北臺400年 基淡雙古城VR感動重現
  • 影片來源: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