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山遺址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22年10月28日 (五) 10:31 由 陳翊真真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遺址分布)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拍攝者:張思穎
*拍攝者:張思穎
*拍攝者:張思穎
*拍攝者:張思穎
*拍攝者:張思穎
*拍攝者:張思穎

簡介[編輯]

圓山文化的年代從距今四千五百年左右開始,而在距今二千年左右消失或轉變,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到晚期,延續時間很長達二千年以上,但是文化相貌卻改變很少。 圓山文化為罕見的多層文化遺址。上層為圓山文化,下層則為粗繩紋陶文化。1990年代之後,該遺址更辨認出大坌坑文化植物園文化十三行文化等不同時期的史前文化。 1988年4月25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宣告圓山遺址為國家第一級古蹟,並積極規劃圓山史蹟公園。2006年5月1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重新指定圓山遺址為國定遺址。

遺址分布[編輯]

圓山文分布於現今圓山、芝山岩關渡八里區大坌坑、五股區慈法宮、中和區等地。大致區域為淡水河兩岸及新店溪下游的河岸階地,並可能沿著基隆河河谷分佈到基隆港口附近的海岸平原。

土地特徵[編輯]

基隆河南岸,標高約36公尺,原是一座第三紀的砂岩小山丘,早先地方稱為「圓山仔」,又稱「龍峒山」。在史前時期,臺北為一鹹水淡水交會的大湖泊,而圓山為其中一座小島,經年累月的地質作用後,加上史前人類在此活動的遺跡,使得近代(1897年迄今)考古發掘文化層得以豐富,尤以食用貝類後棄置為大宗,故於西元1897年由日本學者伊能嘉矩及宮村榮一發現後,命名為「圓山貝塚」。

文化特色[編輯]

圓山文化遺址保存大量食用後的貝殼、獸骨、魚骨和各類陶、石、骨角器,從這些資料學者推測當時人已有進步的農業,種植稻米等種子植物,並大量狩獵和撈捕河湖甚至海洋中的魚貝。 有嚴謹的社會組織和象徵信仰體系的農耕儀禮、生前有拔齒的習慣,死後埋葬為仰身直肢葬或屈肢的甕棺葬,甕棺內並見精美的玉製耳玦陪葬,居住的房屋可能是木柱草搭蓋,並聚居在一個較小範圍而呈集居的狀態。

文化遺物特色[編輯]

  • 石器:斧鋤形器、有扁磨製石斧、有段及無段錛鑿、石鏃
  • 陶器:火成岩系和沉積岩系夾砂素面陶、黃褐色薄素面陶、器型有罐、小口帶流罐、多口罐、雙豎把罐、缽、盆。圓橫剖面陶環、陶支腳、陶質獸頭狀把手、人形陶片
  • 骨器:骨錛、骨製兩縊型網墬、骨製槍頭、骨製箭頭
  • 木器;掘棍,是為長圓柱棍狀的木製農業用具,可能是作為農耕時鬆土、種植及收穫塊根類作物的工具
  • 其它:獸角製魚叉獸牙墜飾、玉玦(耳環)、玉環、玉管珠、人牙飾品;磨製骨管

地圖[編輯]

讀取地圖中...


影片[編輯]

https://youtu.be/ljSkIXLbKDc

  • 影片描述:圓山文化遺跡
  • 影片來源:YouTube


參考資源[編輯]

維基百科-圓山遺址
國家文化資產網-圓山考古遺址
國立台灣博物館-地學
中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