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炳銘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23年5月27日 (六) 00:44 由 MCH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人物

簡介[編輯]

  周炳銘1898年1944年),1898年(昭和31)生於淡水,淡水耆老名氣象專家周明德先生為其哲嗣。他是淡水公學校第八屆校友,小學畢業後,唸淡水沙崙張壽侯漢文私塾三年,所以他有漢學的底子。之後,他繼承祖業「勝成號」雜貨商,隨後他改行多次,先後服務於煙草賣捌所(香煙配銷所)、淡水街役場、臺灣食糧營團淡水辦事處、施合發木材商行,和隆木材公司等手胼足胝地奔波。他自小聰慧,刻苦自勵,服務於施合發時,被老闆施坤山器重,擔任高雄支店經理,是施合發的重要幹部。

  早期的竈可分為「大竈」(用柴、煤炭、稻草等為燃料)及「粗糠竈」(以稻殼為燃料)二種。這二種傳統竈因所用燃料特殊,構造各異,前者最普遍,「竈支」方向水平;後者的竈支則傾斜四十五度,使體積縮小很快燒盡的穀灰能循傾斜滑下。到了二十世紀初,日人引進電鋸來臺設鋸木廠後,有大量鋸屑產出,處理大量鋸屑,即是一大學問。周氏經過一番研究,發明無竈支及竈門,只設於竈側的燃料投入口的鋸屑竈,這樣自出機杼效果卓著,一來不產生黑烟及煤渣子等穢物;二來只要頭次起火,以後就不需要再起。他不但漢學造詣深,思緒亦十分精細,施坤山很欣賞他的機智。周炳銘1944年(昭和19)10月12日,盟機(美國第三十八機動隊)空襲轟炸淡水時,不幸被炸死。

參考資料[編輯]

相關頁面[編輯]

相關網頁[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