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希聖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13年9月23日 (一) 19:32 由 早安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新頁面: {{導覽條1|人物}} ==簡介==   吳希聖,生於1909年(明治42),乳名松茂,淡水國小第二十二屆校友。曾任《臺灣新民報》記者、小說家...)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人物

簡介

  吳希聖,生於1909年(明治42),乳名松茂,淡水國小第二十二屆校友。曾任《臺灣新民報》記者、小說家。中日戰爭期間,潛入中國大陸參加「臺灣義勇隊」,因而結識江西日報女記者段淑玉,結為夫妻,鶼鰈情深,育有三男三女。戰後返臺,曾任職於臺灣糖廠、報館、華南銀行臺北總行,嗣後很少執筆。

  吳希聖的文學創作,以小說為主,作品不多,重要作品有〈豚〉(發表於《福爾摩沙》第三期)、〈乞食夫妻〉(發表於《臺灣文藝》第二卷第一期)、〈人間楊兆佳〉(發表於《臺灣文藝》第二卷第三期);其中以〈豚〉最受當時文壇矚目。

  〈豚〉描敘農夫阿三養豬的故事。當小豬的售價從每隻六元變成無人問津,母豬又慘遭病故,可說禍不單行。為了家境貧困,長女阿秀不得不以出賣肉體來養家餬口,不幸又染上了性病。阿秀之所以淪落風塵,係因先前被保正進財伯誘拐娶為姨太太所致;因此;阿秀故意將性病傳染給保正進財伯以為報復,然後投繯自盡。阿三私宰被保正告密,慘遭日本巡查的凌辱處罰。作者以寫實的手法,傳達了當時臺灣農村生活的窘境。吳希聖以犀利的文筆,刻劃出日本殖民統治下農家的苦難,以及現實社會弱肉強食的慘狀,讀之令人鼻酸。

參考資源

  • 淡水學用語辭典
  • 《續修淡水鎮志》,未刊本,(淡水區公所,2012)

相關頁面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