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墓"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新頁面: {{導覽條1|景點}} ==景點簡介== 馬偕墓位在淡水鎮文化里真理街26號淡江中學後方,馬偕博士是加拿大安大略省( Ontario)牛津郡(Ox...)
 
行 1: 行 1:
{{導覽條1|景點}}
+
{{導覽條2|景點|古蹟}}
  
 
==景點簡介==
 
==景點簡介==
馬偕墓位在[[淡水]]鎮文化里真理街26號[[淡江中學]]後方,[[馬偕]]博士是加拿大安大略省( 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人,神學院畢業後不久,馬偕向長老教會申請海外宣教獲准,於1871年(同治10)奉派來臺。馬偕來臺後先在臺灣南部學習閩南語,次年3月9日乘輪船北上抵達[[淡水]],並以淡水為根據地對臺灣北部開始進行佈道、醫療與教育等多項事業,並著有貢獻成為近代北部臺灣史上具有極重要地位的外國人士。
+
  馬偕墓位在[[淡水]]鎮文化里真理街26號[[淡江中學]]後方,[[馬偕]]博士是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人,神學院畢業後不久,馬偕向長老教會申請海外宣教獲准,於1871年(同治10)奉派來臺。馬偕來臺後先在臺灣南部學習閩南語,次年3月9日乘輪船北上抵達[[淡水]],並以淡水為根據地對臺灣北部開始進行佈道、醫療與教育等多項事業,並著有貢獻成為近代北部臺灣史上具有極重要地位的外國人士。
1878年(光緒4),馬偕與五股坑女子張聰明結婚,育有一子二女。馬偕在淡水創辦「[[滬尾偕醫館]]」,中法戰爭時,偕醫館曾因協助救治傷兵有功而獲劉銘傳褒揚。1882年(光緒8),馬偕獲家鄉牛津郡人士贈金,在淡水創立「[[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做為本地傳教師的培育學校;兩年後,又創辦「淡水女學堂」,此兩者皆為北臺新式教育的開端。1883年(光緒9)以後,馬偕更致力於臺灣東部的傳教工作,不時越過三貂嶺到噶瑪蘭(今宜蘭)、花蓮地區傳播福音,人皆以「鬍鬚番」稱之。1901年(明治34)6月2日,馬偕因喉癌去世於淡水,年58歲。馬偕在臺灣近代史上佔有相當的地位。
 
淡水馬偕墓位於[[淡江中學]]的角落,此處是[[馬偕博士]]家族墓園,得以安葬於此墓園者多為其家人與嫡系學生。此處原為淡水外僑墓園,馬偕逝世後家人遵其遺囑,以一堵圍牆將其墓與其他洋人之墓隔開以表明[[馬偕]]為臺灣人。墓碑較高者(如燭臺)是[[馬偕]]的墓,右邊是妻子張聰明之墓,左邊是其子偕叡廉夫婦(他們在 1914年創淡江中學),外圍則是學生、姻親之墓。
 
馬偕墓為一西式的造型,外觀為埃及方尖碑形式,石質為觀音山石。碑文正面刻有英文墓銘,背面則為漢字,記載墓為其學生所立。[[馬偕]]墓背面漢字碑文採直行楷書體,馬偕夫人張聰明女士墓在其右側。
 
  
 +
  1878年(光緒4),馬偕與五股坑女子張聰明結婚,育有一子二女。馬偕在淡水創辦「[[滬尾偕醫館]]」,中法戰爭時,偕醫館曾因協助救治傷兵有功而獲劉銘傳褒揚。1882年(光緒8),馬偕獲家鄉牛津郡人士贈金,在淡水創立「[[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做為本地傳教師的培育學校;兩年後,又創辦「淡水女學堂」,此兩者皆為北臺新式教育的開端。1883年(光緒9)以後,馬偕更致力於臺灣東部的傳教工作,不時越過三貂嶺到噶瑪蘭(今宜蘭)、花蓮地區傳播福音,人皆以「鬍鬚番」稱之。1901年(明治34)6月2日,馬偕因喉癌去世於淡水,年58歲。馬偕在臺灣近代史上佔有相當的地位。
  
==交通地圖==
+
  淡水馬偕墓位於[[淡江中學]]的角落,此處是[[馬偕博士]]家族墓園,得以安葬於此墓園者多為其家人與嫡系學生。此處原為淡水外僑墓園,馬偕逝世後家人遵其遺囑,以一堵圍牆將其墓與其他洋人之墓隔開以表明[[馬偕]]為臺灣人。墓碑較高者(如燭臺)是[[馬偕]]的墓,右邊是妻子張聰明之墓,左邊是其子偕叡廉夫婦(他們在 1914年創淡江中學),外圍則是學生、姻親之墓。馬偕墓為一西式的造型,外觀為埃及方尖碑形式,石質為觀音山石。碑文正面刻有英文墓銘,背面則為漢字,記載墓為其學生所立。[[馬偕]]墓背面漢字碑文採直行楷書體,馬偕夫人張聰明女士墓在其右側。
 +
 
 +
  馬偕墓於民國74年8月19日公告為第三級古蹟。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行 17: 行 17:
 
# 張建隆《尋找老淡水》,(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 張建隆《尋找老淡水》,(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地區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財)普查計劃報告書》,(臺北: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2008年9月)。
 
#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地區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財)普查計劃報告書》,(臺北: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2008年9月)。
 
  
 
==參考資源==
 
==參考資源==
行 23: 行 22:
  
 
==相關頁面==
 
==相關頁面==
 
+
:*[[淡江中學]]
 +
:*[[淡水外僑墓園]]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
+
:*[http://project.mmc.edu.tw/records/?q=node/17 馬偕墓(馬偕家族墓園)]
 +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7915 台灣大百科全書 - 馬偕墓]
 +
:*[http://www.ntpc.gov.tw/_file/2890/SG/35473/D.html 新北市資訊服務站 - 馬偕博士之墓]
 +
:*[http://www.laijohn.com/Mackay/Tamsui-c/about/Li,Klong/2-1.htm 馬偕墓的配置]
  
  
[[Category:景點]]
+
[[Category:古蹟]][[Category:馬偕之路]]

於 2013年10月19日 (六) 17:29 的修訂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 古蹟

景點簡介

  馬偕墓位在淡水鎮文化里真理街26號淡江中學後方,馬偕博士是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人,神學院畢業後不久,馬偕向長老教會申請海外宣教獲准,於1871年(同治10)奉派來臺。馬偕來臺後先在臺灣南部學習閩南語,次年3月9日乘輪船北上抵達淡水,並以淡水為根據地對臺灣北部開始進行佈道、醫療與教育等多項事業,並著有貢獻成為近代北部臺灣史上具有極重要地位的外國人士。

  1878年(光緒4),馬偕與五股坑女子張聰明結婚,育有一子二女。馬偕在淡水創辦「滬尾偕醫館」,中法戰爭時,偕醫館曾因協助救治傷兵有功而獲劉銘傳褒揚。1882年(光緒8),馬偕獲家鄉牛津郡人士贈金,在淡水創立「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做為本地傳教師的培育學校;兩年後,又創辦「淡水女學堂」,此兩者皆為北臺新式教育的開端。1883年(光緒9)以後,馬偕更致力於臺灣東部的傳教工作,不時越過三貂嶺到噶瑪蘭(今宜蘭)、花蓮地區傳播福音,人皆以「鬍鬚番」稱之。1901年(明治34)6月2日,馬偕因喉癌去世於淡水,年58歲。馬偕在臺灣近代史上佔有相當的地位。

  淡水馬偕墓位於淡江中學的角落,此處是馬偕博士家族墓園,得以安葬於此墓園者多為其家人與嫡系學生。此處原為淡水外僑墓園,馬偕逝世後家人遵其遺囑,以一堵圍牆將其墓與其他洋人之墓隔開以表明馬偕為臺灣人。墓碑較高者(如燭臺)是馬偕的墓,右邊是妻子張聰明之墓,左邊是其子偕叡廉夫婦(他們在 1914年創淡江中學),外圍則是學生、姻親之墓。馬偕墓為一西式的造型,外觀為埃及方尖碑形式,石質為觀音山石。碑文正面刻有英文墓銘,背面則為漢字,記載墓為其學生所立。馬偕墓背面漢字碑文採直行楷書體,馬偕夫人張聰明女士墓在其右側。

  馬偕墓於民國74年8月19日公告為第三級古蹟。

資料來源

  1. 《淡水馬偕墓園調查研究及修護計劃》,(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1999)。
  2. 周宗賢《淡水輝煌的歲月》,(臺北:臺灣商務,2007)。
  3. 周宗賢《臺北縣文化資產手冊》(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05)。
  4. 柯設偕《淡水教會史》,(未刊本,1933)。
  5. 張建隆《尋找老淡水》,(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6.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地區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財)普查計劃報告書》,(臺北: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2008年9月)。

參考資源

  • 淡水學用語辭典

相關頁面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