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劇場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17年12月4日 (一) 09:15 由 Lxy1120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裝置藝術作品)

前往: 導覽搜尋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機構
雲門劇場-外部大樓梯
  • 影片描述:淡水雲門劇場落成回顧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1030205紅樹林有線新聞 雲門淡水園區蓋太高 擋住滬尾砲台視野
  • 影片來源:YouTube


簡介

  雲門劇場,位於淡水中央廣播電台的舊址,左鄰台灣高爾夫球場淡水忠烈祠、右鄰滬尾礮臺,由以「宜蘭厝」聞名的建築師黃聲遠設計,為台灣首個以表演藝術為核心的文化園區,占地1.5公頃,包括行政辦公室,技術工作坊,擁有450個座位的大劇院,2個排練室與可戶外演出的草坪。2010年12月20日,雲門舞集在台北縣淡水鎮(今新北市淡水區)的新據點正式發給建照,2011年5月19日,雲門舞集新園區正式開工。於2015年4月19日開幕,雕塑大師朱銘「白彩人間」系列雕塑展、攝影家劉振祥「雲門風景」攝影展同時開展。4月24日開始以「雲門2-春鬥2015」為開幕首演內容。

  由林懷民先生所創辦的雲門舞集,原本在八里的排練場,於2008年排練廠發生火災,因此向新北市申請與簽約使用閒置空間建造雲門劇場。由雲門舞集自行籌措金費,籌備7年營建,以「夢的綠劇場」和「看樹、看海、看表演」的淡水地理特質結合藝術。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表示,「雲門劇場不是在紀念雲門40多年的歷史,而是展望未來。這裡將不只是孕育雲門舞作的根據地,也要成為年輕藝術家的伸展台。」此據點日後將轉型為「淡水文化藝術教育中心」,並開放供遊客參觀,也將邀請其他團體到此演出,推動跨界合作的工作坊、講習會。

  雲門劇場是台灣第一個由民間捐助興建的表演藝術文化園區,由黃聲遠/田中央建築團隊規劃,謙虛的尊重四周的歷史意義與綠色地景,雲門劇場主建築緊鄰1886年清法戰爭後所建立的滬尾砲台、以及至今百年歷史的淡水高爾夫球場。舊中央廣播電台的建築結構與外觀被完整保留,成為新舊融合的特殊形式。青銅屋頂、墨綠色的鋼材主結構、以及淡綠的節能玻璃幃幕,亦在呼應周遭的林景;出簷設計、蛤肉玻璃、同時引進大量自然光,學習群山綠樹,雲門劇場努力成為一種會呼吸的建築。

簡史

  • 1973年 雲門成立,成為華人地區第一個職業當代舞團,在台灣及國際舞台巡演力累計上千場。
  • 2008年 雲門租賃16年,位於八里的鐵皮屋排練場意外火災,多年心血付之一炬,雲門基金會董事招開緊急會議,決定尋地建造雲門永續基地。
  • 2009年 雲門通過促進參法審議與台北縣政府(新北市)簽訂合約,落腳淡水。
  • 2010年 12月20日,雲門舞集在台北縣淡水鎮(今新北市淡水區)的新據點正式發給建照。
  • 2011年 5月19日,雲門舞集新園區正式開工。
  • 2013年 總計4,155比國內外民間捐款,成就雲門劇場的新建工程。
  • 2015年 歷時7年又2個月,雲門劇場在淡水央廣舊址、山水之間、開幕營運,開啟「雲門劇場元年」,時為雲門成立第42年。

相片集

朱銘在雲門-白彩人間系列雕塑展 享譽國際的雕塑家朱銘先生,十五歲在故鄉苗栗拜李金川先生為師,學習傳統雕刻和廊宇繪畫。三十歲捨棄匠師生活,開始現代化藝術的探索,前往台北拜師與於楊英風先生門下,接受現代藝術的薰陶。

2007年描述庶民百態的“人間系列”創作產生,人稱朱銘的“人間修行”利用傳統藝術融入現代藝術形式,粗獷準確的刀法,質樸簡潔的造型,刪除細節,大量留白,是朱銘藝術的基本表現手法。朱銘與雲門同在1970年代崛起,情誼長達40年,祝賀雲門劇場開幕,朱銘先生慨然出借“白彩人間”系列作品在劇場戶外展出,親切歡迎各界訪客。

裝置藝術作品

  • 穿越:1992年到2008年,雲門租用八里觀音山下的一個廠房,作為排練場。洪永洪先生設計出以貨櫃為主體,簡樸實用的室內隔間。2008年排練場意外燒毀。這個浩劫倖存的貨櫃與原為鋼梁的H型鋼條,見證了那場大火,也紀念了八里的奮鬥歲月。穿過貨櫃,向前遠眺,可以看見淡水河對岸,曾經護佑雲門16年的觀音山。
  • 宇宙之舞:2017(複合媒材,490 L,92W,92Hcm)旅美新銳藝術家董承濂,結合金工、現代科技和音樂律動的裝置藝術,牽引出宇宙和生命之間的獨特軌道

地圖資訊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巷36號
  • 電話:02-2629-8558
讀取地圖中...



參考資料

相關頁面

相關新聞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