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里"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陳月里]],淡水女畫家,1923年誕生於台北萬華,年輕時從軍而成為台灣首位戰地女畫家。60歲喪夫後隨女兒[[劉秀美]](國民美術創辦人)移住淡水,以畫筆捕捉淡水的美景。目前獨居於汐止,即使已九十高齡仍不停創作,被稱為「祖母畫家」。
+
  [[陳月里]],淡水女畫家,1923年誕生於台北萬華,因年輕時的從軍經歷而成為日治時期以後,台灣畫壇第一個畫戰爭史實的女畫家。60歲喪夫後隨女兒[[劉秀美]](國民美術創辦人)移住淡水,以畫筆捕捉淡水的美景。目前獨居於汐止,即使已九十高齡仍不停創作,被稱為「祖母畫家」。
  
 
  少女時代的[[陳月里]],曾為照顧軍中的大弟而自願入伍服役,經歷無情的戰火,讓她理解大時代的荒謬與小人物的悲哀。天性對美敏感的她,30歲開始「自學」繪畫;60歲那年,爭吵半輩子的先生因中風過世,女兒劉秀美為她買了人生第一副油畫畫具。她隨女兒移居淡水,在她獨自居住、與淡大學生比鄰的小小畫室窗外,就是一覽無遺的淡水河及觀音山景,那時的她,半夜起床如廁,總要用手遮蓋眼睛、匆匆走過窗前,只因她太了解自己:「只要定睛看見河面上觀音山的淒美倒影,或是粼粼波光,我就會不捨得睡。」陳月里描繪的淡水夜景千姿百態:有滿月時銀白的河面連綿到天際,有河岸濃密樹蔭下依偎談心的情侶,有煙雨迷濛中散發水氣的船影。
 
  少女時代的[[陳月里]],曾為照顧軍中的大弟而自願入伍服役,經歷無情的戰火,讓她理解大時代的荒謬與小人物的悲哀。天性對美敏感的她,30歲開始「自學」繪畫;60歲那年,爭吵半輩子的先生因中風過世,女兒劉秀美為她買了人生第一副油畫畫具。她隨女兒移居淡水,在她獨自居住、與淡大學生比鄰的小小畫室窗外,就是一覽無遺的淡水河及觀音山景,那時的她,半夜起床如廁,總要用手遮蓋眼睛、匆匆走過窗前,只因她太了解自己:「只要定睛看見河面上觀音山的淒美倒影,或是粼粼波光,我就會不捨得睡。」陳月里描繪的淡水夜景千姿百態:有滿月時銀白的河面連綿到天際,有河岸濃密樹蔭下依偎談心的情侶,有煙雨迷濛中散發水氣的船影。

於 2013年11月3日 (日) 19:47 的修訂

  陳月里,淡水女畫家,1923年誕生於台北萬華,因年輕時的從軍經歷而成為日治時期以後,台灣畫壇第一個畫戰爭史實的女畫家。60歲喪夫後隨女兒劉秀美(國民美術創辦人)移住淡水,以畫筆捕捉淡水的美景。目前獨居於汐止,即使已九十高齡仍不停創作,被稱為「祖母畫家」。

  少女時代的陳月里,曾為照顧軍中的大弟而自願入伍服役,經歷無情的戰火,讓她理解大時代的荒謬與小人物的悲哀。天性對美敏感的她,30歲開始「自學」繪畫;60歲那年,爭吵半輩子的先生因中風過世,女兒劉秀美為她買了人生第一副油畫畫具。她隨女兒移居淡水,在她獨自居住、與淡大學生比鄰的小小畫室窗外,就是一覽無遺的淡水河及觀音山景,那時的她,半夜起床如廁,總要用手遮蓋眼睛、匆匆走過窗前,只因她太了解自己:「只要定睛看見河面上觀音山的淒美倒影,或是粼粼波光,我就會不捨得睡。」陳月里描繪的淡水夜景千姿百態:有滿月時銀白的河面連綿到天際,有河岸濃密樹蔭下依偎談心的情侶,有煙雨迷濛中散發水氣的船影。

  劉秀美曾形容其母親陳月里60歲以後越活越精采,用藝術大大解放人生:「我的母親有非凡的神秘體力,可以承受多年來漂泊寫生的生活。有一年農曆5月,正逢清水巖落鼻祖師出巡,我在圍觀的人潮中看見渾身溼透、身上沾滿水草的母親,一邊滴著水珠一邊飛快的素描。另一年,正逢落鼻祖師夜巡暗訪,我興致很高的隨著鎮上的少年仔,攀爬到漁市場的頂樓,想要尋覓一處高點以飽覽夜巡的精彩畫面,當我費盡千辛萬苦,氣喘咻咻的從危聳的防火梯登上屋簷時,又遇上我的母親。」

參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