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老教會淡水國語禮拜堂"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新頁面: {{導覽條1|景點}} ==景點簡介== 淡水國語禮拜堂與淡水教會有相當之淵源,從二次大戰結束之後,臺灣又迎接另一個新的時代,當時淡水教會...)
 
行 1: 行 1:
 
{{導覽條1|景點}}
 
{{導覽條1|景點}}
  
==景點簡介==
+
==簡介==
淡水國語禮拜堂與淡水教會有相當之淵源,從二次大戰結束之後,臺灣又迎接另一個新的時代,當時淡水教會以多次遊學大陸之汪牧師娘和杜添盛先生為師資,開設漢文班,進行北京話教學。1947年(民國35),教會將禮拜堂樓下租給中國海軍第一測量隊,開始了淡水教會與外省人首次的長期接觸與傳教。1960年 (民國49),淡水教會是當時淡水地區規模最大的教會,自然來了不少的外省信徒,淡水教會為了顧及語言上的需求,主日禮拜就請人來翻譯國語。日後因為外省信徒日漸增多,淡水教會便於1960年(民國49)6月1日開設國語禮拜部,專司國語禮拜之事務。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國語禮拜部基礎已穩固,淡水教會與國語禮拜部皆認為有獨立發展之必要,於是另覓建堂地點。1967年(民國56)7月15日「淡水國語禮拜堂」落成啟用,但尚未成為獨立堂會。國語禮拜堂與淡水教會相處的約十八年之間,雙方禮拜與活動分開,但許多事務都是互相支援,彼此相處融洽。1971年(民國60)10月,國語禮拜堂向臺北中會申請監選牧師,並於10月23日封立劉寶全牧師為第一任牧師,國語禮拜堂也進入了聘牧時代。1983年(民國72)因為道路拓寬與教堂老舊,國語禮拜堂暫時借用淡江中學之女生禮拜堂進行主日禮拜,但是因為在淡江中學禮拜時期過長,信徒失去歸屬感,聚會人數流失,各項事工也明顯退步。1989年(民國78)年底位於新民街之新禮拜堂落成,並於隔年12月30日下午3點舉行「設教三十五暨新教堂奉獻感恩禮拜」,國語禮拜堂又進入了另一嶄新局面。
+
  [[淡水國語禮拜堂]]與[[淡水教會]]有相當之淵源,從二次大戰結束之後,臺灣又迎接另一個新的時代,當時淡水教會以多次遊學大陸之汪牧師娘和杜添盛先生為師資,開設漢文班,進行北京話教學。[[1947年]](民國35),教會將禮拜堂樓下租給中國海軍第一測量隊,開始了淡水教會與外省人首次的長期接觸與傳教。[[1960年]](民國49),淡水教會是當時淡水地區規模最大的教會,自然來了不少的外省信徒,淡水教會為了顧及語言上的需求,主日禮拜就請人來翻譯國語。日後因為外省信徒日漸增多,淡水教會便於[[1960年]](民國49)6月1日開設國語禮拜部,專司國語禮拜之事務。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國語禮拜部基礎已穩固,淡水教會與國語禮拜部皆認為有獨立發展之必要,於是另覓建堂地點。
教會主要活動為主日禮拜、各項團契、主日學教育以及家庭小組等等,另外淡水國語禮拜堂在運動風氣十分興盛,田徑、網球、桌球等都是該教會之強項,在長老教會各層級之運動會上皆頗有佳績。
 
  
 +
  [[1967年]](民國56)7月15日「[[淡水國語禮拜堂]]」落成啟用,但尚未成為獨立堂會。國語禮拜堂與淡水教會相處的約18年之間,雙方禮拜與活動分開,但許多事務都是互相支援,彼此相處融洽。[[1971年]](民國60)10月,國語禮拜堂向臺北中會申請監選牧師,並於10月23日封立劉寶全牧師為第一任牧師,國語禮拜堂也進入了聘牧時代。[[1983年]](民國72)因為道路拓寬與教堂老舊,國語禮拜堂暫時借用淡江中學之女生禮拜堂進行主日禮拜,但是因為在淡江中學禮拜時期過長,信徒失去歸屬感,聚會人數流失,各項事工也明顯退步。[[1989年]](民國78)年底位於[[新民街]]之新禮拜堂落成,並於隔年12月30日下午3點舉行「設教三十五暨新教堂奉獻感恩禮拜」,國語禮拜堂又進入了另一嶄新局面。
 +
 +
  教會主要活動為主日禮拜、各項團契、主日學教育以及家庭小組等等,另外淡水國語禮拜堂在運動風氣十分興盛,田徑、網球、桌球等都是該教會之強項,在長老教會各層級之運動會上皆頗有佳績。
  
 
==交通地圖==
 
==交通地圖==
會 址:台北縣淡水鎮新民街23號7樓<br>
+
*會址:台北縣淡水鎮新民街23號7樓
電 話:2621-1792 。 2622-8903
+
*電話:2621-1792、2622-8903
 +
{{Map1|台北縣淡水鎮新民街23號7樓}}
  
 
==參考資源==
 
==參考資源==
:*淡水鎮公所《淡水鎮志》,(未刊本,2006)。
+
*[[淡水鎮公所]]《[[淡水鎮志]]》,(未刊本,2006)。
:*淡水基督教長老教會《滬尾江河—淡水教會設教120週年紀念冊》,(臺北:淡水基督教長老教會,民國81年10月)。
+
*[[淡水基督教長老教會]]《滬尾江河—淡水教會設教120週年紀念冊》,(臺北:淡水基督教長老教會,民國81年10月)。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http://tmpc.haleluya.com.tw/home
+
*[http://tmpc.haleluya.com.tw/home 淡水國語禮拜堂]
 
 
  
 
[[Category:景點]]
 
[[Category:景點]]

於 2015年11月7日 (六) 16:43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簡介

  淡水國語禮拜堂淡水教會有相當之淵源,從二次大戰結束之後,臺灣又迎接另一個新的時代,當時淡水教會以多次遊學大陸之汪牧師娘和杜添盛先生為師資,開設漢文班,進行北京話教學。1947年(民國35),教會將禮拜堂樓下租給中國海軍第一測量隊,開始了淡水教會與外省人首次的長期接觸與傳教。1960年(民國49),淡水教會是當時淡水地區規模最大的教會,自然來了不少的外省信徒,淡水教會為了顧及語言上的需求,主日禮拜就請人來翻譯國語。日後因為外省信徒日漸增多,淡水教會便於1960年(民國49)6月1日開設國語禮拜部,專司國語禮拜之事務。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國語禮拜部基礎已穩固,淡水教會與國語禮拜部皆認為有獨立發展之必要,於是另覓建堂地點。

  1967年(民國56)7月15日「淡水國語禮拜堂」落成啟用,但尚未成為獨立堂會。國語禮拜堂與淡水教會相處的約18年之間,雙方禮拜與活動分開,但許多事務都是互相支援,彼此相處融洽。1971年(民國60)10月,國語禮拜堂向臺北中會申請監選牧師,並於10月23日封立劉寶全牧師為第一任牧師,國語禮拜堂也進入了聘牧時代。1983年(民國72)因為道路拓寬與教堂老舊,國語禮拜堂暫時借用淡江中學之女生禮拜堂進行主日禮拜,但是因為在淡江中學禮拜時期過長,信徒失去歸屬感,聚會人數流失,各項事工也明顯退步。1989年(民國78)年底位於新民街之新禮拜堂落成,並於隔年12月30日下午3點舉行「設教三十五暨新教堂奉獻感恩禮拜」,國語禮拜堂又進入了另一嶄新局面。

  教會主要活動為主日禮拜、各項團契、主日學教育以及家庭小組等等,另外淡水國語禮拜堂在運動風氣十分興盛,田徑、網球、桌球等都是該教會之強項,在長老教會各層級之運動會上皆頗有佳績。

交通地圖

  • 會址:台北縣淡水鎮新民街23號7樓
  • 電話:2621-1792、2622-8903
讀取地圖中...


參考資源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