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尪公
簡介
台灣民間俗稱的迎尪公即文武尊王信仰,指的是「保儀尊王」、「保儀大夫」一文一武兩位尊王(合稱「尪公」、「雙忠神」或「雙忠公」。),分別為唐代安史之亂死守睢陽城的張巡和許遠。安史亂平之後,朝廷旌表張巡、許遠,唐肅宗下詔立「雙忠」廟於睢陽,歲時致祭。中國大陸從華北、江淮到福建、兩廣都有香火奉祀,在其家鄉河南,祭祀風氣更盛,尤以高、張、林三姓最為知名。三姓子孫移民渡海來台後,陸續在各地建文武尊王廟加以祭祀,但各地名稱不盡相同。而三姓移民在渡海來台前,定居在福建泉州安溪鄉,渡海來台後,分佈在木柵、淡水一帶種茶,一路祭祀保佑他們平安抵台的「尪公」。因此,據傳「尪公」是「安公」之音,就是「安溪的佛公」之意。
民間相傳張巡被封為「保儀尊王」、許遠被封為「保儀大夫」,但這種說法只限於臺灣北部而已。
淡水地區的「尪公」信仰可分為血緣性和業緣性兩大類,其中保儀尊王屬血緣性信仰,保儀大夫屬業緣性信仰。
保儀尊王為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積德鄉新康里大坪的高、張、林三姓,約於清康熙年間渡海時傳來臺灣,為此三姓家族之「祖佛」。他們初於臺北盆地北緣落腳,但因宗族繁衍,故往文山、新店等處開墾。三姓各自將不齊的神像或香爐補足之後,在各個房頭以輪祀的形式供奉之,並將尊王的俗稱「尪公」,冠上其家族姓氏以作區別,故淡水區之「高尪公」以及「張尪公」的信仰,由是而來。
淡水區高姓宗親即屬「北投甲」,因此每逢該甲值年,均參加北投集應廟的過爐「迎香」活動,並於次年正月十五日前後擇日拜豬公及過爐。另外張姓宗族分有九個房頭輪祀老祖,其中淡水區佔有兩房,下圭柔山義山里是「三房一」,小坪頂則為「三房三」,其餘七個房頭皆屬木柵。
張姓在淡水區下圭柔山(義山里)、小坪頂建有集應廟奉祀,每逢淡水區張姓輪值,由下圭柔山集應廟先前往木柵迎香,次年再由小坪頂集應廟接續。而張姓九年一次的祭典時間固定為農曆二月初一日拜豬公、二月初六日交接過爐。
至於業緣性的信仰以木柵忠順廟保儀大夫為主,淡水區水源里有輪祀該神之習俗,起因是早期為了驅逐農作物的害蟲而發起的,時間為農曆五月十八日百拉卡、十九日楓樹湖、二十日白石腳及埔子頂。不過保儀大夫的信仰在淡水區並非僅限於業緣信仰,在蕃薯里南平的忠順廟,為臺北的林姓宗族來本地興建的,此廟建於民國七十二年,慶典是農曆十月十九日的入廟紀念。
張尪公遶境老照片
參考資源
- 《續修淡水鎮志》,未刊本,(淡水區公所,2006)。
- 范純武,《雙忠崇祀與中國民間信仰》,(臺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地區無形文化資產普查計畫成果報告書》,(臺北: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民國98年10月)。
- 行政院文建會。
- 淡水學用語辭典
- 林傳凱,《神靈、民族、與認同的空間政治。日治與戰後臺北盆地尪公年例之變遷》,(臺北: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 辜神徹,《台灣清水祖師信仰--落鼻祖師的歷史與文化》,(臺北:博揚文化,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