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西門紅樓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4: 行 4:
 
==簡介==
 
==簡介==
  
  台北[[西門紅樓]]俗稱[[八角堂]],由近藤十郎設計,建成於1908年。當時作為日本移民的市集地,八角堂主建築體與後面連接著的十字型外觀磚造樓房合稱「西門市場」,又稱「[[新起街市場]]」,紅樓則為市場入口,非常的繁華。
+
  台北[[西門紅樓]]建成於1908年,當時作為日本移民的市集地,非常的繁華。1945年始,西門紅樓由上海人陳惠文經營,進行各種的戲劇和歌曲演出,培養了許多戲劇演員,但是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漸漸沒落。因應電影的發展,紅樓由戲院演化成了影院。在這之後臺北城的建設中心由西門轉移到了東門,西門漸漸沒落。
  
  1945年始,西門紅樓由上海人陳惠文經營,進行各種的戲劇和歌曲演出,培養了許多戲劇演員,但是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漸漸沒落。因應電影的發展,紅樓由戲院演化成了影院。在這之後臺北城的建設中心由西門轉移到了東門,西門漸漸沒落。
+
  1992年政府再次更改城市規劃計畫,使得[[西門町]]得以重新展現生機。現在紅樓承載著各種文化的滋養,作為[[西門町]]代表性的建築物,煥發著自己的光彩。
 +
==歷史==
 +
台灣進入日治時代,大量日籍移民進入台北市。考慮其城內建築分布與艋舺、大稻埕已成形的街市地緣,台灣總督府規劃台北城西門附近空地為日人居住處所。而為因應包含末廣町、,新起町、大和町、乃木町、築地町、壽町、濱町、泉町,西門旁的「新起街」於1896年出現以簡單木造房舍為主的市場建築,此市場主要目的就是供應當地新移民的生活日常必需品。1945年二戰結束很多原為總督府所掌管的西門市場等地點經營權轉為國民政府所接管.
  
  1992年政府再次更改城市規劃計畫,使得[[西門町]]得以重新展現生機。現在[[西門紅樓]]已轉型為文創及展演空間,承載著各種文化的滋養,作為[[西門町]]代表性的建築物,煥發著自己的光彩。
 
  
==歷史==
 
  台灣進入日本時代後,大量日籍移民進入台北市,考慮其城內建築分布與艋舺、大稻埕已成形的街市地緣,台灣總督府規劃台北城西門附近空地為日人居住處所。而為因應包含末廣町、新起町、大和町、乃木町、築地町、壽町、濱町、泉町,西門旁的「新起街」於1896年出現以簡單木造房舍為主的市場建築,此市場主要目的就是供應當地新移民的生活日常必需品。1945年二戰結束很多原為總督府所掌管的西門市場等地點經營權轉為國民政府所接管。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