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行 6: 行 6: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萬華舊稱「[[艋舺]]」,早期凱達格蘭平埔族沿著今萬華一帶河流散居,當時除了獵魚維生外,會以獨木舟載運所產的蕃藷、苦茗順[[淡水河]]而上,和漢人進行物物交易,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名為Mankah的獨木舟,自康熙48年(1709)[[陳賴章墾號]],率領福建鄉民至[[大佳臘]](今之臺北市[[大同區]]與[[萬華區]]一帶)荒地開墾,見到舟木蝟集,便以「[[艋舺]](Moungar / Mankah)」稱之。日據民俗學者池田敏雄(1916-1981)指出:「漢人以『蟒葛』或『蟒甲』,來表示番舟;以『[[艋舺]]』來代表番舟聚集之處以別之」。日據大正9年(1920)日人改稱萬華,係取其「萬年均能繁華」之意,同時也有「萬德莊嚴、華嚴世界」的寓意。而萬華在先民披荊斬棘、胼手胝足的開發下,使其發展成為與臺南安平、彰化鹿港並列清代臺灣三大城市之一,而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美稱。
+
  萬華舊稱「[[艋舺]]」,早期凱達格蘭平埔族沿著今萬華一帶河流散居,當時除了獵魚維生外,會以獨木舟載運所產的蕃藷、苦茗順[[淡水河]]而上,和漢人進行物物交易,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名為Mankah的獨木舟,自康熙48年(1709)[[陳賴章墾號]],率領福建鄉民至[[大佳臘]](今之臺北市[[大同區]]與[[萬華區]]一帶)荒地開墾,見到舟木蝟集,便以「[[艋舺]](Moungar / Mankah)」稱之。日據民俗學者池田敏雄(1916-1981)指出:「漢人以『蟒葛』或『蟒甲』,來表示番舟;以『[[艋舺]]』來代表番舟聚集之處以別之」。日據大正9年(1920)日人改稱萬華,係取其「萬年均能繁華」之意,同時也有「萬德莊嚴、華嚴世界」的寓意。這時候「萬華」和[[城內]]、[[大稻埕]]鼎立三分,合稱為[[臺北三市街]],萬華在先民披荊斬棘的開發下,使其發展成為與臺南安平、彰化鹿港並列清代臺灣三大城市之一,而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美稱。
  
 
[[image:台北市萬華區.png|right|thumb|200px|{{image:台北市萬華區.png}}]]
 
[[image:台北市萬華區.png|right|thumb|200px|{{image:台北市萬華區.png}}]]

於 2020年7月13日 (一) 14:33 的修訂

== 授權條款 ==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今日萬華

  萬華區位在臺北市的西南邊,經過幾次行政區重劃後,目前的萬華區南至新店溪與新北市中和區交界並與永和區遙望,西環繞有淡水河與新北市板橋區三重區為界,北以忠孝西路與大同區為鄰,東側則以中華路與中正區接壤,全區約略呈「胃囊」形狀。萬華區的前身是龍山、雙園、古亭、城中等舊行政區,在 1990 年 3 月12 日臺北市區里行政區域調整時,將龍山區、雙園區(廈安里除外)全區及城中區之福星、慈壽、萬壽等3里和古亭區中華路以西之新勝、忠貞、自力、久新、久安、球場、靜安、崇仁、凌雲、騰雲、忠恕、新和等 12 里合併而成,同時命名為萬華區。

歷史沿革

  萬華舊稱「艋舺」,早期凱達格蘭平埔族沿著今萬華一帶河流散居,當時除了獵魚維生外,會以獨木舟載運所產的蕃藷、苦茗順淡水河而上,和漢人進行物物交易,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名為Mankah的獨木舟,自康熙48年(1709)陳賴章墾號,率領福建鄉民至大佳臘(今之臺北市大同區萬華區一帶)荒地開墾,見到舟木蝟集,便以「艋舺(Moungar / Mankah)」稱之。日據民俗學者池田敏雄(1916-1981)指出:「漢人以『蟒葛』或『蟒甲』,來表示番舟;以『艋舺』來代表番舟聚集之處以別之」。日據大正9年(1920)日人改稱萬華,係取其「萬年均能繁華」之意,同時也有「萬德莊嚴、華嚴世界」的寓意。這時候「萬華」和城內大稻埕鼎立三分,合稱為臺北三市街,萬華在先民披荊斬棘的開發下,使其發展成為與臺南安平、彰化鹿港並列清代臺灣三大城市之一,而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美稱。

圖檔描述:台北市萬華區
所有人:Stanleyliao5

授權條款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參考資料

相關頁面

相關影片

  • 影片描述:台灣吧-剝皮寮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台灣吧-【故事・臺北】『艋舺傳奇』
  • 影片來源: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