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鐵淡水支線"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新頁面: {{導覽條1|地區}} ==簡介==   日治時期「總督府鐵道部」在整建清代留下的鐵路時,應用舊線折下的軌道以及其他舊料、餘料,興建鐵...)
 
(交通如何?)
行 1: 行 1:
{{導覽條1|地區}}
+
{{導覽條1|交通}}
  
 
==簡介==
 
==簡介==
行 17: 行 17:
  
  
[[Category:地區]]
+
[[Category:交通]]

於 2013年10月8日 (二) 22:43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交通

簡介

  日治時期「總督府鐵道部」在整建清代留下的鐵路時,應用舊線折下的軌道以及其他舊料、餘料,興建鐵路。「臺鐵淡水線」於1900年開始興造,是臺灣第一條鐵路支線。「淡水支線」用以輸送淡水港上岸的各項物資至臺北內地,可見當時淡水的地位,頗受官府重視。1901年8月25日竣工通車,最早通車營運計有自臺北、圓山、士林、北投、淡水5站,後續增加大稻埕起站,及北門、大正街、雙連、宮之下、唭哩岸等「中途乘降場」。   「臺鐵淡水線」自1901年通車以後,直到1988年7月15日停駛為止,共計營運了87年,它扮演著淡水臺北間最重要的交通運輸幹線。「淡水線」是上班族和通勤學生們的最愛,鼎盛時期一天上下行各排42個班次,最早發車時刻為凌晨四點四十分 臺北開出、最晚收班為凌晨十二點三十一分,往臺北下行。臺鐵淡水線有一條分歧線-「新北投線」,於1916年通車後,一直扮演著溫泉休閒生活的載客功用,直到它停駛為止,是全臺唯一最賺錢的支線。1988 年7月15日是淡水線的營運終止日,它在旅客簇擁下,駛完最後一班列車後走入歷史。

參考資料

  • 淡水學用語辭典

相關頁面

相關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