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府淡水廳"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7 次修訂)
行 2: 行 2:
  
 
==簡介==
 
==簡介==
  '''臺灣府淡水廳'''為台灣清治時期的行政區劃,幾乎涵蓋目前新竹以北的北台灣地區。[[1723年]](雍正元年)臺灣府行政區重劃,大甲溪以南至虎尾溪以北增設彰化縣,而大甲溪以北成立[[淡水廳]]。淡水廳設置初期因北路地方未闢,廳治暫時附設於彰化城內,[[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始遷入竹塹(今新竹),自此之後,竹塹成為北台灣政經文化教育的中心。
+
  '''臺灣府淡水廳'''為台灣清治時期的行政區劃,幾乎涵蓋目前新竹以北的北台灣地區,比現今[[新北市淡水區]]大得多。
  
  [[1875年]](清光緒元年)增設[[臺北府]],管轄大甲溪以北直達後山。而原淡水廳則以頭重溪為界以北至遠望坑,改設淡水縣,以南至大甲溪為界竹塹地方,改設[[新竹縣]],淡水廳終止,歷時144年。
+
  1723年(雍正元年),清廷將原諸羅縣轄區虎尾溪以北同時增設彰化縣和[[淡水分防廳]](簡稱[[淡防]][[淡防廳]])。[[淡水分防廳]]位於大甲溪北之地,雖地位日趨重要,但人口規模尚無法支持一縣的設置,暫置臺灣府淡水捕盜同知負責稽查北路,兼督捕務,官署暫居彰化。1731年(雍正9年),始正式將大甲溪以北至雞籠設為[[淡水廳]],隸屬於台灣府,廳治初期暫設於彰化縣的彰化縣城,後遷至同縣的沙轆(今沙鹿區),專歸淡水同知管理,改官職為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掌管自大甲溪起至三貂嶺下之遠望坑止,約170餘公里(345里)的地區。1733年(另說1756年),[[淡水廳]]官署始遷入廳治竹塹城(今新竹市),自此之後,竹塹城成為北台灣政經文化教育的中心。淡水廳城初期並無城牆,僅在四週遍植莿竹;1806年,因民亂之故築起土圍;1829年建成磚石城垣,名為淡水廳城,又名竹塹城。
  
 +
  淡水廳全廳分竹塹、淡水二堡,淡水堡共有18莊。淡水廳首長為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不得攜眷,任滿昇轉。職責明定為上承欽部憲件,下理錢糧,清丈土地,治刑補盜。1876年1月16日(清光緒元年12月20日)以台北艋舺地方增設[[台北府]],管轄大甲溪以北直達後山,而原[[淡水廳]]以頭重溪為界,以北至遠望坑新設[[淡水縣]],為台北府首縣,以南至大甲溪,即原竹塹地方,改設新竹縣。淡水廳終止,歷時144年。
 +
 
 
==相關頁面==
 
==相關頁面==
 
:*[[新竹縣]]
 
:*[[新竹縣]]

於 2021年4月17日 (六) 10:51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地區

簡介

  臺灣府淡水廳為台灣清治時期的行政區劃,幾乎涵蓋目前新竹以北的北台灣地區,比現今新北市淡水區大得多。

  1723年(雍正元年),清廷將原諸羅縣轄區虎尾溪以北同時增設彰化縣和淡水分防廳(簡稱淡防淡防廳)。淡水分防廳位於大甲溪北之地,雖地位日趨重要,但人口規模尚無法支持一縣的設置,暫置臺灣府淡水捕盜同知負責稽查北路,兼督捕務,官署暫居彰化。1731年(雍正9年),始正式將大甲溪以北至雞籠設為淡水廳,隸屬於台灣府,廳治初期暫設於彰化縣的彰化縣城,後遷至同縣的沙轆(今沙鹿區),專歸淡水同知管理,改官職為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掌管自大甲溪起至三貂嶺下之遠望坑止,約170餘公里(345里)的地區。1733年(另說1756年),淡水廳官署始遷入廳治竹塹城(今新竹市),自此之後,竹塹城成為北台灣政經文化教育的中心。淡水廳城初期並無城牆,僅在四週遍植莿竹;1806年,因民亂之故築起土圍;1829年建成磚石城垣,名為淡水廳城,又名竹塹城。

  淡水廳全廳分竹塹、淡水二堡,淡水堡共有18莊。淡水廳首長為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不得攜眷,任滿昇轉。職責明定為上承欽部憲件,下理錢糧,清丈土地,治刑補盜。1876年1月16日(清光緒元年12月20日)以台北艋舺地方增設台北府,管轄大甲溪以北直達後山,而原淡水廳以頭重溪為界,以北至遠望坑新設淡水縣,為台北府首縣,以南至大甲溪,即原竹塹地方,改設新竹縣。淡水廳終止,歷時144年。  

相關頁面

參考資料

  • 《淡水學用語辭典》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