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臺灣府淡水廳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2: 行 2:
  
 
==簡介==
 
==簡介==
  '''臺灣府淡水廳'''為臺灣清治時期的行政區劃,幾乎涵蓋目前新竹以北的北臺灣地區,比現今[[新北市淡水區]]大得多。
+
  '''臺灣府淡水廳'''為台灣清治時期的行政區劃,幾乎涵蓋目前新竹以北的北台灣地區,比現今[[新北市淡水區]]大得多。[[1723年]](雍正元年)臺灣府行政區重劃,大甲溪以南至虎尾溪以北增設彰化縣,而大甲溪以北成立[[淡水廳]]。淡水廳設置初期因北路地方未闢,廳治暫時附設於彰化城內,[[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始遷入竹塹(今新竹),自此之後,竹塹成為北台灣政經文化教育的中心。
  
  1723年(雍正元年),清廷將原諸羅縣轄區虎尾溪以北同時增設彰化縣和[[淡水分防廳]](簡稱[[淡防]][[淡防廳]])。[[淡水分防廳]]位於大甲溪北之地,雖地位日趨重要,但人口規模尚無法支持一縣的設置,暫置臺灣府淡水捕盜同知負責稽查北路,兼督捕務,官署暫居彰化。1731年(雍正9年),始正式將大甲溪以北至雞籠設為[[淡水廳]],隸屬於臺灣府,廳治初期暫設於彰化縣的彰化縣城,後遷至同縣的沙轆(今沙鹿區),專歸淡水同知管理,改官職為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掌管自大甲溪起至三貂嶺下之遠望坑止,約170餘公里(345里)的地區。1733年(另說1756年),[[淡水廳]]官署始遷入廳治竹塹城(今新竹市),自此之後,竹塹城成為北台灣政經文化教育的中心。淡水廳城初期並無城牆,僅在四週遍植莿竹;1806年,因民亂之故築起土圍;1829年建成磚石城垣,名為淡水廳城,又名竹塹城。
+
  淡水廳全廳分竹塹、淡水二堡,淡水堡共有18莊。
 +
 
 +
  [[1875年]](清光緒元年)增設[[臺北府]],管轄大甲溪以北直達後山。而原[[淡水廳]]則以頭重溪為界以北至遠望坑,改設[[淡水縣]],以南至大甲溪為界。竹塹地方,改設[[新竹縣]][[淡水廳]]終止,歷時一百餘年。
  
  淡水廳全廳分竹塹、淡水二堡,淡水堡共有18莊。淡水廳首長為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不得攜眷,任滿昇轉。職責明定為上承欽部憲件,下理錢糧,清丈土地,治刑捕盜。[[1876年]]1月16日(清光緒元年12月20日)於臺北艋舺地方增設[[臺北府]],管轄大甲溪以北直達後山,而原[[淡水廳]]以頭重溪為界,以北至遠望坑新設[[淡水縣]],為[[臺北府]]首縣,以南至大甲溪,即原竹塹地方,改設新竹縣。[[淡水廳]]終止,歷時144年。
 
 
 
 
==相關頁面==
 
==相關頁面==
 
:*[[新竹縣]]
 
:*[[新竹縣]]
行 23: 行 23:
  
 
[[Category:地區]]
 
[[Category:地區]]
{{淡水政府機構導覽盒}}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