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尾礮臺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13年9月24日 (二) 21:04 由 Assassin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新頁面: {{導覽條1|景點}} ==景點簡介== 礮臺位在油車里油車口4號,今淡水高爾夫球場西側。中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臺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決...)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景點簡介

礮臺位在油車里油車口4號,今淡水高爾夫球場西側。中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臺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決定加強臺灣海防的建設並在各海口增建礮臺以利防禦。劉銘傳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負責督造,於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建造十座新式礮臺。其中,滬尾有兩座礮臺,一為「北門鎖鑰」即今日滬尾礮臺,另一為「保固東瀛」今已不見其遺跡,並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礮31尊全數安裝於這10座新礮臺上。1889年(光緒15)大礮安裝完竣後,滬尾礮臺便未曾實際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 劉銘傳所聘請的這位軍事專家後來葬在淡水外僑墓園中,墓碑上刻著﹝大清 欽賜雙寶三等第一寶星德國人巴恩士之墓﹞。這位巴恩士在西元1885年(光緒11)北洋武備學堂創立時,應聘擔任教習,因而與淮軍有關,並被推派來臺灣協助劉銘傳治理臺灣防禦工事,設計了當時臺灣地區數座重要的近代化礮臺,結果竟埋骨異鄉。 日治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礮臺內的四門大礮,改將此地作為礮兵射擊的練習場。臺灣光復後,滬尾礮臺改由國軍駐防,民國74年公告為古蹟後開放參觀。

交通地圖

資料來源

  1. 《國定古蹟滬尾礮臺修復或再利用計畫》,(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10)。
  2. 《臺北縣淡水礮臺調查研究與修護計劃》,(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1988)。
  3. 《臺北縣淡水礮臺整修規劃調查研究報告》(漢光建築師事務所,1987)。
  4. 周宗賢《淡水輝煌的歲月》,(臺北:臺灣商務,2007)。
  5. 周宗賢《臺北縣文化資產手冊》(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05)。
  6. 張建隆《尋找老淡水》,(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7.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地區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財)普查計劃報告書》,(臺北: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2008年9月)。


參考資源

  • 淡水學用語辭典

相關頁面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