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滬尾文昌祠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4: 行 4:
  
 
==簡介==
 
==簡介==
  [[滬尾街]][[文昌祠]]之創建年代,約在清嘉慶年間,現址已變為民宅,位在[[清水街]]上離興建宮前方不遠凹處。滬尾文昌祠由當時本地之讀書人發起建廟,供奉文昌帝君,亦充私塾([[振文社]]),為[[滬尾]]一帶士子之信仰中心,每逢農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誕辰,自生童以上之士子,必備牲禮、果品等,行三獻禮祭祀之。相傳文昌帝君主司考試運途並能佑助作文背誦,科舉時代之讀書人莫不虔誠奉祀。
+
  [[滬尾街]][[文昌祠]]之創建年代,約在清嘉慶年間,現址已變為民宅,位在位在清水街上離興建宮前方不遠凹處。由當時本地之讀書人發起建廟,供奉文昌帝君,亦充私塾([[振文社]]),為[[滬尾]]一帶士子之信仰中心。每逢農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誕辰,自生童以上之士子,必備牲禮、果品等,行三獻禮祭祀之。相傳文昌帝君主司考試運途並能佑助作文背誦,科舉時代之讀書人莫不虔誠奉祀。
  
  日治初期也曾作為「滬尾國話傳習所」(淡水國小前身)之臨時教室,後來科舉不存,私塾停辦,香火因漸衰微,仍為會文結社之所在,曾改名「振文社」。文昌祠曾於[[1847年]](道光27)重修過一次,原為石砌磚造之華屋,殿宇古色蒼然,惜戰後被中國兵佔駐,幾經轉手頂讓,又改築圍牆,成為私宅,已難見古蹟原貌。文昌祠僅存歷史名詞,文昌帝君據稱移至福佑宮混於神像中。
+
  日治初期也曾作為「滬尾國話傳習所」(淡水國小前身)之臨時教室,後來科舉不存,私塾停辦,香火因漸衰微,仍為會文結社之所在,曾改名「振文社」。文昌祠曾於[[1847年]](道光27)重修過一次。原為石砌磚造之華屋,殿宇古色蒼然。惜戰後被中國兵佔駐,幾經轉手頂讓,又改築圍牆,成為私宅,已難見古蹟原貌。文昌祠僅存歷史名詞,文昌帝君據稱移至福佑宮混於神像中。
  
 
==參考資源==
 
==參考資源==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