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滬尾尋常高等小學校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2: 行 2:
  
 
==簡介==
 
==簡介==
  '''滬尾尋常高等小學校'''或稱「[[滬尾高等小學校]]」(初中),是淡水地區特別為日本籍在臺子弟所設立的小學,顯示出當時日本人對於臺灣人的教育上差別待遇,日本籍學生在有良好的設備、教室、教學師資條件,比一般的臺灣子弟所就讀的學校好很多。
+
  '''滬尾尋常高等小學校'''或稱「[[滬尾高等小學校]]」(初中),是淡水地區特別為日本籍在台子弟所設立的小學,顯示出當時日本人對於台灣人的教育上差別待遇,日本籍學生在有良好的設備、教室、教學師資條件,與一般的台灣子弟所就讀的學校好很多。
  
  明治32年臺灣總督府在[[淡水]]設立日本子弟學校「[[滬尾小學校]]」並任[[鳥丑三郎]]為首任校長積極建校工作,[[1905年]]動土興建,大正三年滬尾小學校正式改稱淡水尋常高等小學校,並開發給日語家庭的臺灣本地人就讀。
+
  明治32年台灣總督府在淡水設立日本子弟學校「[[滬尾小學校]]」並任[[鳥丑三郎]]為首任校長積極建校工作,1905年動土興建,大正三年滬尾小學校正式改稱淡水尋常高等小學校,並開發給日語家庭的台灣本地人就讀。
  
  [[滬尾小學校]]校址在最熱鬧的路口,[[淡水七條通]]位於[[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崎仔頂]]與[[砲台埔]]間的相鄰位置,是淡水早期開發的地區,現在為[[淡水七條通|七條通]]的路口(建設街)小山頂上,現存僅有[[滬尾小學校禮堂]]為紅磚建築一間,因時代較久又缺乏管理與維護,屋頂部分有些損毀,但主體結構完整,[[淡水鎮公所]]計畫將[[滬尾小學校]]原有校地整理,並整修禮堂作為文化、與教育的場所,即今日的新北市立淡水國民中學,讓古蹟能夠發揮原有的教育功能,也讓民眾能夠了解淡水地區在日治時代的小學教育發展。2006年8月11日臺北縣政府公告指定「[[滬尾小學校禮堂]]」為縣定古蹟,成為淡水鎮第22個古蹟。「[[滬尾小學校禮堂]]」是日治時代的紅磚建築,產權現為[[淡水鎮公所]]管有,[[滬尾小學校]]創建於1900年,為日治初期少數日人子弟的專屬小學,見證殖民時代的差別教育,在歷史意義上也具有重要性。
+
  [[滬尾小學校]]校址在最熱鬧的路口,[[淡水七條通]]位於[[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崎仔頂]]與[[砲台埔]]間的相鄰位置,是淡水早期開發的地區,現在為[[淡水七條通|七條通]]的路口(建設街)小山頂上,現存僅有[[滬尾小學校禮堂]]為紅磚建築一間,因時代較久又缺乏管理與維護,屋頂部分有些損毀,但主體結構完整,[[淡水鎮公所]]計畫將[[滬尾小學校]]原有校地整理,並整修禮堂作為文化、與教育的場所,即今日的新北市立淡水國民中學,讓古蹟能夠發揮原有的教育功能,也讓民眾能夠了解淡水地區在日治時代的小學教育發展。2006年8月11日台北縣政府公告指定「[[滬尾小學校禮堂]]」為縣定古蹟,成為淡水鎮第22個古蹟。「[[滬尾小學校禮堂]]」是日治時代的紅磚建築,產權現為[[淡水鎮公所]]管有,[[滬尾小學校]]創建於1900年,為日治初期少數日人子弟的專屬小學,見證殖民時代的差別教育,在歷史意義上也具有重要性。
  
 
*校址:於過去芝蘭三堡[[滬尾街]],土地名為三層厝街之民家。
 
*校址:於過去芝蘭三堡[[滬尾街]],土地名為三層厝街之民家。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