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日治時期(1895-1945))
(中華民國時期(1945-))
行 27: 行 27:
  
 
===中華民國時期(1945-)===
 
===中華民國時期(1945-)===
 +
*1945年後改設台北縣淡水區淡水鎮
 +
*1951年改為台北縣淡水鎮
 +
*2000年改為新北市淡水區

於 2013年9月29日 (日) 15:59 的修訂

  淡水往昔是一個地方的總稱,隨著時代的演進,地理位置及範圍亦有所變化。歷史上曾有淡水郡淡水廳淡水縣淡水郡淡水街淡水鎮淡水區等行政區劃的設置,清治時期淡水甚至曾是北台灣的總稱。而目前大家所說的「淡水」古地名「滬尾」則是聚落名,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滬尾」才漸與「淡水」並用,用來指稱今日的淡水一帶。如今的淡水是指新北市的一個轄區淡水區,位於台灣西北部淡水河出海口北岸,因此遠在中國清朝時期即成為台灣北部船舶往來的重要港口,進而帶動其繁榮與發展。

今日淡水

  今日的淡水是個擁有400年歷史的城鎮,位於台北盆地的西北方,環繞於大屯山淡水河之間,因此兼具山城與河港特色,景緻優雅,人文薈萃。加上歷史悠久,直到今天,依然保留著許多彌足珍貴的文化遺跡,依據淡水區公所資料,目前認列為古蹟保存者就有23處之多。隨著都市發展至今,目前行政區域共分為42個里,總面積為70.65平方公里,依據戶政事務所截至2010年底止,設籍人口數為143,481人。淡水目前擁有3所大學,2所高中職,3所國民中學,14所國民小學,學生數約達3萬5仟人,因此今日的淡水,若是加上流動人口數,實際人口應有近200,000人。

歷史發展

史前時期(1629之前)

  淡水依山傍海,因此數千年來一直有人類入居,以部落形式過著漁獵、放耕的生活,目前已知與淡水相關的原住民文化和族群遺蹟,包括大坌坑文化老崩山文化十三行文化等。

  直到明末,台灣北部逐漸受到倭夷威脅,明人對於台澎的安全憂心忡忡,雞籠、淡水兩個地名於是屢屢出現在明末史籍裡。例如明嘉靖末(約1565年)顧炎武撰《天下郡國利病書》第十六冊「福建備錄」載有:「今琉球告急,屬國為俘,而沿海姦民揚帆無忌,萬一倭奴竊據,窺及雞籠淡水,此輩或從而勾引門庭之寇,可不為大憂乎」。

西班牙人時期(1629-1642)

  16世紀,西方的海權強國開始逐鹿亞洲。西班牙人為了確保菲律賓的經營,並為了和荷、英、葡對抗,最先佔領北台灣,並於1629年由基隆入淡水港,取名「嘉士多」(Casidor)且建造了「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為今日紅毛城的舊址。他們由淡水溯河入台北,開淡水至基隆的道路,降服諸部落,並擴張勢力到新竹一帶。北台灣遂成為西班牙人赴中國、日本貿易和宣教的門戶。

荷蘭人時期(1642-1668)

  原佔領南台灣的荷蘭人為防止中日貿易路線被西班牙人截斷,遂於1642年北上驅逐西班牙人,摧毀聖多明哥城,1644年於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重新建造聖安東尼奧城(或稱安東尼堡),即今日之紅毛城。荷蘭人除了鎮撫平埔族,也招聚漢人拓墾、貿易,並致力於硫磺、鹿皮及土產的運銷。荷蘭人沿用「淡水」之名,指臺灣島西北隅區之Tansuy或Tampsui或Tamsay等字樣,出現於傳教記錄或寄回荷蘭印度公司的公文(通稱「巴達維亞日記」)中。

明鄭時期(1661-1683)

  1661年鄭成功渡海來台,驅逐荷蘭人,淡水也歸於明鄭治理。鄭氏領台志在反清復明,並且以南台灣為重心,淡水僅作為流放犯人的邊荒。直到1681年清兵謀攻台灣,鄭克塽為了加強淡水防務,派遣何祐為北路總督武衛左鎮統領守淡水,1683年修葺紅毛城並以重兵駐守。

清治時期(1683-1895)

  1683年鄭氏降清,淡水正式進入清治時期。康熙年間淡水開始設防,由番社漸成村莊,山區也逐漸開拓。1741年(乾隆六年)劉良璧撰《重修臺灣府志》裡初出「滬尾」地名:「淡水堡管下之莊名計有八里坌、滬尾、大屯、竿蓁林、關渡、北投、北蘭蓮林、守里岸、興仔武嘮、大佳臘、圭母卒、大灣等莊」。從此,「滬尾」成為今日淡水街巿專用名詞。早期港口發展在南岸之八里,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清廷才正式開放八里坌,但因泥砂淤積腹地有限,港埠遂逐漸移至北岸淡水。嘉慶年後,淡水逐漸由福佑宮沿山勢形成今重建街、清水街。並向北延伸至水碓、城仔口,向西延伸至布埔頭和暗街仔,不僅成了附近聚落的日常生活消費和物產集散地,也成了地區文化和祭祀的中心,主要廟宇也都先後建立。1808年(嘉慶十三年),水師守備由八里坌移駐淡水,淡水街民環福佑宮上帝公廟形成街衢。

  1858年(咸豐八年)清廷於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之役)期間,簽訂天津條約,增開淡水為通商口岸之一,所有外國船隻來台灣後只能限定到通商口岸進行貿易,在其他口岸交易者一律視為走私。1860年(咸豐十年)淡水開港,1862年(同治元年)淡水正式開始徵收關稅,1864年成為全台正口(安平、打狗、基隆為子口),總理全台關務。茶、樟腦、硫磺、煤、染料等土產的輸出和鴉片、日常用品的進口,不但使淡水成為全台灣最大的貿易港,也讓淡水躍升國際舞台。不僅英國人在紅毛城設領事館,各國洋行也都到淡水設行貿易,淡水因此進入黃金時代,不但在貿易上獨佔鰲頭,也成為西方文化登陸台灣的門戶。1872年3月9日馬偕博士登陸淡水,以此為其宣教、醫療和教育的根據地,新式醫院和新式教育得以在淡水創設,對早期台灣開通思想、啟迪民智均有深遠的影響。1883年-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於1884年10月轉攻台灣,劉銘傳放棄基隆、退守臺北,法軍在滬尾搶灘登陸時被清軍及臺灣鄉勇擊退,從此,更奠定了淡水在經濟、國防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

日治時期(1895-1945)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清廷於中日甲午戰爭後,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割讓給日本,淡水也隨著進入日治時期。日人領台後,以強勢經濟政策取代歐美資本,並大力建設基隆港以加強對日貿易,加上台北、基隆間鐵路便捷,而淡水卻因河道日漸淤淺、大型船舶出入不便,地位逐漸被基隆所取代。雖然日人時常加以疏濬,強化港埠設施,也有重新築港的計劃,但終究無法挽回其命運。只是淡水因昔日風華,多少還維持一點生氣。另一方面,馬偕博士之基業也漸漸移往台北市,淡水則作為中學教育基地。漸漸地,淡水終於淪為有名無實的國際港,除了大陸的戎克船會來此互市之外,僅剩木材業和石油業利用這沒落的港口繼續生存。所幸日本政府帶來的強勢公共建設,以及高度行政效率,才讓淡水一息尚存,逐漸成為附近鄉鎮的行政和文化中心。淡水的經濟轉向以附近腹地的農漁業為主,並利用本身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風光條件,成為休閒娛樂的勝地。1929年(昭和四年)日本政府一連串的「市區改正」,樹立了淡水小鎮迷人的面貌,結合原有的人才資源,更讓淡水有了文化鎮之名。

中華民國時期(1945-)

  • 1945年後改設台北縣淡水區淡水鎮
  • 1951年改為台北縣淡水鎮
  • 2000年改為新北市淡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