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淡水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 您的文字 | ||
行 10: | 行 10: | ||
==今日淡水== | ==今日淡水== | ||
[[image:淡水行政區域圖.jpg|right|300px|thumb|{{image:淡水行政區域圖.jpg}}]] | [[image:淡水行政區域圖.jpg|right|300px|thumb|{{image:淡水行政區域圖.jpg}}]] | ||
+ | {{Youtube|eAgb9I0aixQ|400|right|【MIT台灣誌 #79】來去淡水,歷史漫步(2016-8-11)}} | ||
+ | {{Youtube|3w33_HWw9H0|400|right|公視《 我們的島》863集 ─ 「淡水消失了」(2016-06-27)}} | ||
今日的[[淡水]](行政區劃:新北市淡水區)是個擁有400年歷史的城鎮,位於台北盆地的西北方,環繞於[[大屯山]]與[[淡水河]]之間。史前大屯火山噴發,熔岩向四周流下,在淡水境內像張開的虎爪五指,形成一條條低處的餘坡,俗稱「[[五虎崗]]」。因此淡水兼具山城與河港特色,景緻優雅,人文薈萃。加上歷史悠久,直到今天,依然保留著許多彌足珍貴的文化遺跡,依據淡水區公所資料,目前認列為古蹟保存者就有23處之多。隨著都市發展至今,目前行政區域共分為42個里,總面積為70.65平方公里,依據戶政事務所截至[[2010年]]底止之資料,設籍人口數為143,481人。淡水目前擁有3所大學,2所高中職,3所國民中學,14所國民小學,學生數約達3萬5仟人,因此今日的淡水,若是加上流動人口數,實際人口應有近200,000人。 | 今日的[[淡水]](行政區劃:新北市淡水區)是個擁有400年歷史的城鎮,位於台北盆地的西北方,環繞於[[大屯山]]與[[淡水河]]之間。史前大屯火山噴發,熔岩向四周流下,在淡水境內像張開的虎爪五指,形成一條條低處的餘坡,俗稱「[[五虎崗]]」。因此淡水兼具山城與河港特色,景緻優雅,人文薈萃。加上歷史悠久,直到今天,依然保留著許多彌足珍貴的文化遺跡,依據淡水區公所資料,目前認列為古蹟保存者就有23處之多。隨著都市發展至今,目前行政區域共分為42個里,總面積為70.65平方公里,依據戶政事務所截至[[2010年]]底止之資料,設籍人口數為143,481人。淡水目前擁有3所大學,2所高中職,3所國民中學,14所國民小學,學生數約達3萬5仟人,因此今日的淡水,若是加上流動人口數,實際人口應有近200,000人。 | ||
行 112: | 行 114: | ||
==相關影音== | ==相關影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Youtube|boQYOMeFvvc|400|right|公視《 我們的島》439集 ─「看見新淡水」(2008)}} | |{{Youtube|boQYOMeFvvc|400|right|公視《 我們的島》439集 ─「看見新淡水」(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