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淡水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 您的文字 | ||
行 46: | 行 46: | ||
===荷蘭人時期(1642-1662)=== | ===荷蘭人時期(1642-1662)=== | ||
[[檔案:大台北古地圖.jpg|thumb|right|400px|{{檔案:大台北古地圖.jpg}}]] | [[檔案:大台北古地圖.jpg|thumb|right|400px|{{檔案:大台北古地圖.jpg}}]] | ||
− | 荷蘭東印度公司於1619年即在爪哇的巴達維亞(今印尼的雅加達)建立了總部,加入歐洲列強競逐亞洲貿易的行列中。[[1624年]] | + | 荷蘭東印度公司於1619年即在爪哇的巴達維亞(今印尼的雅加達)建立了總部,加入歐洲列強競逐亞洲貿易的行列中。[[1624年]]早於西班牙人佔領北台灣的兩年即佔領了台灣南部,在今天的安平及台南市一帶,建造了「熱蘭遮城」,直到[[1642年]]北上驅逐西班牙人,終將北台灣納入其統治範圍。 |
自從[[1626年]]西班牙人佔領北台灣的基隆之後,其勢力範圍逐漸擴大,北從基隆、淡水,東到蘇澳、宜蘭,南到台北,甚至企圖往新竹擴展。原佔領南台灣的荷蘭人為防止中日貿易路線被西班牙人截斷,自西班牙人佔領淡水的次年(1629年)起,便設法想要驅除北部的西班牙人,然而並沒有成功。1635年(崇禎八年)以後,西班牙人因所佔領的菲律賓變亂迭起,漸無暇顧及台灣,加上日本推行鎖國政策,西班牙人與日貿易中斷,中國海上商務又全為鄭芝龍壟斷,以致西班牙人認為再無佔據台灣的需要,漸減臺灣北部的駐軍,1638年(崇禎十一年),甚至從淡水撤兵,自毀[[聖多明哥城]]。 | 自從[[1626年]]西班牙人佔領北台灣的基隆之後,其勢力範圍逐漸擴大,北從基隆、淡水,東到蘇澳、宜蘭,南到台北,甚至企圖往新竹擴展。原佔領南台灣的荷蘭人為防止中日貿易路線被西班牙人截斷,自西班牙人佔領淡水的次年(1629年)起,便設法想要驅除北部的西班牙人,然而並沒有成功。1635年(崇禎八年)以後,西班牙人因所佔領的菲律賓變亂迭起,漸無暇顧及台灣,加上日本推行鎖國政策,西班牙人與日貿易中斷,中國海上商務又全為鄭芝龍壟斷,以致西班牙人認為再無佔據台灣的需要,漸減臺灣北部的駐軍,1638年(崇禎十一年),甚至從淡水撤兵,自毀[[聖多明哥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