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風土志/一方良田"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已變更「淡水風土志/一方良田」的保護等級([編輯=僅允許管理員](無限期)[移動=僅允許管理員](無限期)))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3 次修訂)
行 63: 行 63:
 
  「做有機跟做宮主幫別人祭改一樣,都是在做好事、幫助世人。」不論是近期大眾對健康及土地的關注而提倡的有機種植,或是傳統華人社會對道教的虔誠信仰;抑或是醫學方面對身體較沒有負擔的有機蔬食,或是神學角度對於祭改、辦事讓人脫離厄運的信仰;也是從小父親在他心中種下有機農業的善根,或是壯年時期媽祖娘娘在他心田佈下傳善的種子;張國良夫婦以兩種完全不同卻也相同的方式,向世人傳播他們唯一且真摯的信念。
 
  「做有機跟做宮主幫別人祭改一樣,都是在做好事、幫助世人。」不論是近期大眾對健康及土地的關注而提倡的有機種植,或是傳統華人社會對道教的虔誠信仰;抑或是醫學方面對身體較沒有負擔的有機蔬食,或是神學角度對於祭改、辦事讓人脫離厄運的信仰;也是從小父親在他心中種下有機農業的善根,或是壯年時期媽祖娘娘在他心田佈下傳善的種子;張國良夫婦以兩種完全不同卻也相同的方式,向世人傳播他們唯一且真摯的信念。
  
  「我們在做的是好事,媽祖娘娘會保佑我們身體健康的。」每天從早上五點至晚上十一點,張國良夫婦雖夜以繼日的辛苦在兩邊職責上勤奮工作,但有時也總是難掩倦色,但他們深信善有善報,堅信自己的精神信仰與生活目標,如同以兩人為名的農場「良」與「好」,腳踏實地的做他們深信良好的事。張國良夫婦一步一腳印,在卸下養家重擔後,在許多不看好的聲音與目光下,付出時間與汗水,至今成功耕耘出一片屬於兩人的一方良田,同時也將這充滿「良」與「好」的信念流傳不息。}}
+
  「我們在做的是好事,媽祖娘娘會保佑我們身體健康的。」每天從早上五點至晚上十一點,張國良夫婦雖夜以繼日的辛苦在兩邊職責上勤奮工作,但有時也總是難掩倦色,但他們深信善有善報,堅信自己的精神信仰與生活目標,如同以兩人為名的農場「良」與「好」,腳踏實地的做他們深信良好的事。張國良夫婦一步一腳印,在卸下養家重擔後,在許多不看好的聲音與目光下,付出時間與汗水,至今成功耕耘出一片屬於兩人的一方良田,同時也將這充滿「良」與「好」的信念流傳不息。
 +
|<gallery>
 +
File:良好有機農場 (3-1).jpg
 +
File:良好有機農場 (4-1).jpg
 +
File:良好有機農場 (6-1).jpg
 +
File:良好有機農場 (7-1).jpg
 +
File:良好有機農場 (8-1).jpg
 +
File:良好有機農場 (1-1).jpg
 +
File:良好有機農場 (5-1).jpg
 +
File:良好有機農場 (2-1).jpg
 +
File:良好有機農場 (9-1).jpg
 +
File:良好有機農場 (10-1).jpg
 +
</gallery>
 +
}}
  
 
[[Category:淡水風土志]][[Category:紀錄片]]
 
[[Category:淡水風土志]][[Category:紀錄片]]

於 2017年3月22日 (三) 14:05 的最新修訂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學術研究 > 淡水風土志

紀錄片一方良田

  • 影片描述:《淡水風土志》6 2015年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製作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專訪

耕 一方良田 「良好有機農場」- 張國良、張林好

  • 文/張凱萁

  金黃日光灑遍畝畝田地,照耀在層層翠綠、嫩綠、艷綠間,葉梢上的是不久前灌溉所留下的晶瑩水珠,在太陽下顯得格外燦爛刺眼。

  一條沿著蜿蜒狹長渠道向外延伸的梯田,牛奶白、大陸妹、蘿蔓、青蔥、大白菜、高麗菜…等數十種農作物鬱鬱蔥蔥,雞與鵝在水田中自在優遊,雞鳴鳥叫聲迴盪其中,如同陶淵明名作《桃花源記》中對桃花源的描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然而此處並非那「既出,不復得路」的桃花源,而是位於淡水頂圭柔山水汴頭的一畝農園 ―「良好有機農場」。

  正如其名,在這約一公頃的田地中沒有農藥與化學肥料,只有農場主人張國良、張林好夫婦為有機種植所流下的汗水與對土地的愛與尊重。

  張國良、張林好夫婦年近古稀,臉上滿是因歲月所留下的深刻痕跡,雙手佈滿長年使用農具所產生的厚繭,腰與膝蓋也因長期耕作的彎曲姿勢而不時疼痛。在兒孫滿堂且沒有任何經濟壓力的年紀中,原是應該安享晚年、含飴弄孫的生活,他們卻仍在每日破曉時開著那台藍色小貨車前往農田,日日重複著播種、灌溉、除草、施肥、翻土、育苗、疏苗、採收、清理、包裝、盤點、販賣,驅使著張國良夫婦如此全心投入既不是金錢的利誘,也非為沽名釣譽或一時興起,而是對有機農業的豐沛熱忱、對土地的厚愛及對世人的善念。

種下有機的善根 與有機農業的相遇

  民國32年,出生於淡水的張國良為傳統的農家子弟,從小就跟隨著身為農夫的父親下田耕作,在對於重視土地永續發展與健康養生觀念的父親教導下,張國良學習以噴灑少量農藥並「為農作物預留農藥揮發時間」的種植方式,埋下未來選擇有機農業的善根,但也因此並未有接受正統學校教育的時間與金錢,是張國良幼年時的最大遺憾。

  約二十歲時,張國良開始從事茶葉栽種,也在此時透過媒妁之言結識妻子林好並結為連理。然而在工業起飛年代,農作物開始從國外大量進口,也使得本地的農業耕作競爭失去優勢而不再興盛,張國良夫婦也從茶葉栽種轉行為鋪製磨石子地板的師傅以養家活口,兩人互相扶持、陪伴,走過多次事業與命運的低谷。十年前,剛邁入六十歲的兩人,子女皆已成家立業,得以放下家庭重擔,但禁不起對土地的思念,兩人再次踏上那片從小熟悉的土地,拾回那把被遺忘多時的鋤頭,重回農耕的擁抱中。

   四年前,同是在淡水當地從事農業的小嬸,向同業的嫂嫂張林好分享自己報名的一項由淡水區公所為在地小農所辦理的「有機農業講座課程」,從未接受教育的張國良夫婦對於「學習」有著強烈的渴望,加上張國良從小接受父親所啟蒙的健康養生觀念,讓夫婦倆決定報名上課,正式開啟了兩人有機種植的道路。「他們是我所見過,最認真、最努力的學生。」淡水農業發展協會亦是有機農業課程講座講師的程進益表示肯定,身為課堂上最年長的兩位學員,無論工作多麼疲憊、天氣多麼惡劣,長達四個多月的課程卻從未缺席。且有別於其他學員,張國良夫婦並不識字,因此當其他學員振筆疾書抄下一項項重點與技術時,夫婦倆只能靠記憶,「我們兩個人會分工,一人記一項。而且當老師在台上講課,我們在台下就邊想邊記,如果真的忘記了就問老師,一直問、一直問,問到最後就記住了。」張國良笑著說。兩人從小接觸農業,對於土地已有深厚的認識與了解,加上勤奮好學的精神,克服了兩人年紀與閱讀的障礙,成為班級中少數成功「畢業」的學員。

在一片不看好中 種出最好的成績

   身為課程中年紀最長的學員,張國良夫婦起初並不被看好,因有機農業的耕種方式有別於慣行農法,不僅以人力播種、施肥、除草及收割,在成長期更需時時刻刻觀察農作物的生長及害蟲狀況,甚至當土地及環境不適合此作物時,就須整批放棄更換另種作物,直至嘗試出做適合的農作物。

  期間需要付出極大的精神心力與體力,而不論是年紀、體力,以張國良夫婦兩人的條件,轉型幾乎難以成功,但兩人卻不被他人的意見與看法影響而因此退縮,反而毅然決然地,摒棄和有機農業相牴觸的慣性農法知識、習慣與工具,重新開始學習。

   兩人不僅時常與程老師溝通及討論,更利用課堂中所學習到的知識,結合自身對土地的認識與從事農業多年的經驗,從種子的播種方式、有機肥料的調配與份量,到土壤的酸鹼值及成份,重新學習、研發更適合自己農場的耕種方式,並實際種植、紀錄,投入了大筆經費只為建造溫室與遮雨棚,使農作物不會遭受風雨侵害。

  旁觀者無不對他提出疑問與懷疑,「你不怕賠錢嗎?」然而張國良卻絲毫不遲疑且肯定的表示,「必須要堅信自己會成功,像我就相信我自己一定會成功。而且我知道我在做好事,做好事又為什麼要遲疑呢。」張國良夫婦倚靠著自身面對任何瓶頸與挫折都不屈不撓的毅力,與勤奮好學的精神,成功於民國101年8月20日通過農糧署對農場的有機認證。

不只是為有機農作物而努力 也為了後代子孫

   兩年過去了,良好農場的土地也從首次認證的0.612公頃擴大至現今的0.9876公頃,認證別也從先前「轉型期」進步至需土地及農作物皆須農藥零檢出的「有機」別,農作物種類也從原本的五十種增加至六十多種,努力有了成果。

  原是在路邊擺攤賣菜的張國良夫婦,現在不僅架設網站行銷販賣自家農作物,也與淡水農夫市集和248農學市集合作,於假日時至特定地點,販售一袋袋印有有機認證標章且經過清洗、包裝的新鮮蔬菜,更與新北市政府合作,提供有機蔬菜給新北市石門國小做營養午餐使用。

  「他真的做得很成功,是我所帶過有機班的學生中數一數二優秀的。」和周遭許多人一樣,程老師起初並不看好張國良夫婦,然而他們的成果卻是出乎意料的。所有的成功絕非僥倖,張國良夫婦自身對於有機的付出與熱忱更是無庸置疑,身為張國良夫婦有機領門人的程老師,現在也時常與張國良夫婦切磋、討論農藝。

   而隨著需求量的增加,隨之而來的是更加龐大的工作量,在偌大的農田,所有農作物僅由張國良夫婦兩人親自播種、灑水、施肥、收割、包裝…,每日清晨五點出發至下午五、六點返家前,都是馬不停蹄的忙碌於農事,張太太也總是忍著膝蓋的疼痛下田工作,甚至才因白內障而動完手術的張國良也絲毫沒有任何靜養時間,只為了能將所有訂單如期交付,張太太總是開玩笑的說,「他﹙張國良﹚才閒不下來,如果我不幫他做,他自己可能會把自己給累死。」話鋒一轉,仍誠懇的表示,「當我們感到知足時,我們就不覺得辛苦了。」眼神充滿了感恩與滿足。

   而對於上了年紀的父母親如此操勞、疲憊,張國良夫婦的兒子、媳婦總勸著他們退休,然而張國良卻一口回絕並堅定地說,「我做有機,會做到一百歲,做到不能做為止。」對他來說有機並不是一項工作,也從不是為了金錢而如此拚命,有機耕種對他來說是一項使命,他總說,「人要做好事,才會有好報。」懷抱著從小父親所帶給他的觀念以及對土地的厚愛,不僅希望提供世人健康、無害的食物,更希望為後代子孫保留一片無農藥汙染、沒有過度濫用的土地。

農人、夢想家與知識的傳遞者

   在四年來對有機農業的學習、鑽研與付出,張國良對於自己的有機耕種技術充滿信心,更希望能將融合自己多年來親身在土地上所獲得的寶貴經驗、與四年來不斷研究與摸索的有機技術,傳遞給對土地充滿熱情的下一代。不僅與大專院校農業相關科系做配合,以實作經驗與農田為教材,教導學生種植、澆灌及疏苗等有機種植相關技術。還與新北市政府合作,親自前往小學教導學生農業知識、並親身體驗等相關課程,「希望可以將我的經驗分享,讓越來越多年輕人對農業及自己所生長的這片土地有更多的認識,甚至未來願意從事有機耕種。」

  然而從小至今以台語為主要溝通語言的張國良,雖然說著一口流利的台語,但教學時總是面臨現代年輕人聽不懂台語的窘境,為克服語言隔閡,張國良上課以實際操作體驗為主,搭配生硬且有點「台灣國語」的單字向學生講解,雖然偶爾詞不達意,但卻絲毫不影響「張老師」對於教學的熱情,總是將一大麻袋的土毫不猶豫地背上肩,拎起實際體驗時所需的盆栽與種子,沒有絲毫疲憊,只有對於有機農業的傳承所抱持的積極熱忱。張國良不僅是位滿懷農業熱情的農人,也是懷抱為下一代留下一片淨土且永不放棄的夢想家,更毫不吝嗇分享自己的經驗與知識的傳道者,他的精神不僅感動了上課的學生,也讓周遭所有接觸過他的人無不感到佩服。

濟世救人 淡水聖母宮

   每盞題上「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大紅燈籠,隨著風的吹拂在空中不斷旋轉,如同芸芸眾生內心的搖曳火燭,在迷惘時給予指引,在徬徨時給予安慰。有別於一般傳統宮廟的莊嚴及宏偉,張國良、張林好夫妻於三十年前因媽祖娘娘託夢所建立的「淡水聖母宮」,乃是由張國良夫婦自家所改建而成,沒有潔淨光亮的大理石地板,只有兩夫妻親自鋪製的磨石子地板;沒有雕欄玉砌的裝飾花雕,只有一塊大大寫著「淡水聖母宮」的匾額;沒有手拿莊嚴肅穆示牌的天兵天將,只有一群圍繞著張國良夫妻的信者,大家邊泡茶邊熱情地談天說地;唯一相同是信者的虔誠與宮主對信者的善念與關懷。張國良夫婦白天於農場耕種務農,晚上則為「淡水聖母宮」的宮主,替信者祭改、辦事,年近七十的兩人卻未顯疲態,反而堅信,「這是幫助大家的事,也同樣是做好事。」

   張國良憶起媽祖娘娘託夢一事,總是饒富興味描述自己「上天庭,遊地府」的經驗,「天庭非常漂亮,且時時刻刻都有仙女在一旁跳舞,雲彩繚繞、餘音繚繞。但是地府就真的滿是刑具,作惡多端的人死後就必須在地府接受應有的處罰,誰也無法避免。」因此,張國良更加堅信人就應該心存善念並廣播善的種子,「做人不能亂來,要實實在在,不能因為私利而去欺騙人。」而他也遵照夢中媽祖娘娘指示,成為祂的使徒替祂的信者祭改、辦事。

善的種子 開始發芽成長

  「宮主、宮主娘,辛苦了,趕快過來吃飯喔!」貼心的信者們已準備好熱騰騰的晚飯,迎接著因農事工作一整天而早已筋疲力盡的張國良夫婦,飯後一群人圍著桌子泡茶、聊天,熱心的信者也會替不識字的張國良夫婦填寫有機農作物的播種、採收日期、數量等相關紀錄。

  夜晚的聖母宮,並非想像般安靜的毫無人跡,反而是充滿輕鬆、愜意,張國良夫婦感動的表示,「聖母宮並非只是我們倆人的家,更是我們與信者的家,而信者如同我們的家人般,互相關心、照顧、幫忙。」兩人的雙眸中倒映著神龕上幾柱清香的點點火光,如同媽祖娘娘在兩人生命中點燃的絲絲溫暖。

   而對於信者來說,張國良夫婦不僅是聖母宮的宮主與宮主娘,聖母宮也不只是宮廟,對他們來說張國良夫婦是朋友更是家人,聖母宮也如同自己的第二個家般。當信者們看見已年過七十歲的張國良夫妻,早上天剛破曉時就必須下田耕種,晚上回到宮廟後還可能得服務有需要的信者,除了欽佩兩人堅定信念、努力打拚外,也十分心疼兩位老人家如此辛苦。因此每當有空時,總是會至宮廟幫忙,不論是準備晚餐、填寫紀錄表格、黏貼與填寫包裝貼紙等,或是單純的陪伴兩夫妻聊天、泡茶,信者的體恤與體貼總使張國良夫婦十分感動與感激,而此,或許也是兩人播下善的種子已開始發芽、成長的證明。

良事 耕一畝自己的良田

   七十二歲的張國良,六十七歲的張林好,早已邁入晚年的兩人,對於有機農業的付出有目共睹,總是一頂斗笠、一條毛巾、一把鋤頭就能在農場待上一整天,雖然目前農場的發展與成果已十分成功,胸懷大志的張國良仍不願放下鋤頭,希望能再提供更多的有機農作物,且持續研究有機農業相關技術。

  張太太總說,「他﹙張國良﹚做到現在很有心得,就越愛做。」而張國良不僅是持續針對技術層面做研究,在扮演知識傳承者時也不遺餘力,持續在小學教導農業體驗課程的他,總不忘在課堂上叮嚀小學生們,「你們現在學會怎麼種了之後要回去幫你阿公阿嬤的忙喔!」希望能從中培養年輕人對於土地的情感與對農業的興趣。

  「做有機跟做宮主幫別人祭改一樣,都是在做好事、幫助世人。」不論是近期大眾對健康及土地的關注而提倡的有機種植,或是傳統華人社會對道教的虔誠信仰;抑或是醫學方面對身體較沒有負擔的有機蔬食,或是神學角度對於祭改、辦事讓人脫離厄運的信仰;也是從小父親在他心中種下有機農業的善根,或是壯年時期媽祖娘娘在他心田佈下傳善的種子;張國良夫婦以兩種完全不同卻也相同的方式,向世人傳播他們唯一且真摯的信念。

  「我們在做的是好事,媽祖娘娘會保佑我們身體健康的。」每天從早上五點至晚上十一點,張國良夫婦雖夜以繼日的辛苦在兩邊職責上勤奮工作,但有時也總是難掩倦色,但他們深信善有善報,堅信自己的精神信仰與生活目標,如同以兩人為名的農場「良」與「好」,腳踏實地的做他們深信良好的事。張國良夫婦一步一腳印,在卸下養家重擔後,在許多不看好的聲音與目光下,付出時間與汗水,至今成功耕耘出一片屬於兩人的一方良田,同時也將這充滿「良」與「好」的信念流傳不息。


專訪相片


淡水風土志簡介

  淡水風土志-淡水小農的故事,是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記錄第三期子計畫一淡水風土志的大傳系成果,於2014年8月1日起至2015年7月31日期間執行。拍攝對象為淡水地區小農:大屯山生態有機農場梁素秋、淡水小農市集召集人程進益、牛埔有機農場盧建和、頂田寮有機休閒農場鄭鵬舉、呵咪呀福利社江瑩青、江瑩華姐妹、良好有機農場張國良、牧蜂農莊簡德源以及三芝有機農場馬文權。藉由淡水小農的故事,提倡有機與環保的重要性,傳遞「有機並不貴」與「吃得健康」的概念。


淡水風土志列表

  1. 梁師良事(大屯山生態有機農場)
  2. 有機愉夫(淡水小農市集)
  3. 城市綠洲(牛埔有機農場)
  4. 蔬途(頂田寮有機休閒農場)
  5. 微笑心田(呵咪呀福利社)
  6. 一方良田(良好有機農場)
  7. 養蜂人(牧蜂農莊)
  8. 父予(三芝有機農場)



版權資訊

  • 統  籌:淡江大學文學院淡水文創整合計畫案
  • 策  劃:王慰慈
  • 監  製:王慰慈
  • 作  者:淡江大學大傳系三年級
  • 行政指導:曾小玲
  • 行政專員:王芩敏、許閔翔
  • 執行單位: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 文字編審:盧逸峰
  • 美術編輯:陳颽心
  • 封面設計:何和威
  • 發 行 人:林信成
  • 出版發行:淡江大學文學院
地  址: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傳  真:(02)26209925
電  話:(02)26215656-2305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