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街角博物館"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新頁面: {{導覽條1|團體}} ==簡介==   淡水街角博物館是指淡水老街上具藝術性、歷史性、公共性、在地性或文化性面向的店家或藝文展示空間,是...)
 
行 3: 行 3:
 
==簡介==
 
==簡介==
 
  淡水街角博物館是指淡水老街上具藝術性、歷史性、公共性、在地性或文化性面向的店家或藝文展示空間,是屬於「非典型」而「量力而為」的小型博物館,經營者具有鄉土情懷及文化熱情,希望結合歷史古蹟、在地產業、生態環境讓淡水的的每個街角訴說著屬於老街的人文及地景故事,使老街成為民眾探古尋奇及漫步體驗的生活街角博物館(Street Corner Museum)。
 
  淡水街角博物館是指淡水老街上具藝術性、歷史性、公共性、在地性或文化性面向的店家或藝文展示空間,是屬於「非典型」而「量力而為」的小型博物館,經營者具有鄉土情懷及文化熱情,希望結合歷史古蹟、在地產業、生態環境讓淡水的的每個街角訴說著屬於老街的人文及地景故事,使老街成為民眾探古尋奇及漫步體驗的生活街角博物館(Street Corner Museum)。
 +
 
  [[2009年]]入選街角博物館的有23個成員,由[[淡水文化基金會]]扮演輔導協力的營造中心角色,成員依照其特性進行分類及群組化分群如下:
 
  [[2009年]]入選街角博物館的有23個成員,由[[淡水文化基金會]]扮演輔導協力的營造中心角色,成員依照其特性進行分類及群組化分群如下:
 
:{| width="80%" border="1"
 
:{| width="80%" border="1"

於 2013年11月6日 (三) 08:09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團體

簡介

  淡水街角博物館是指淡水老街上具藝術性、歷史性、公共性、在地性或文化性面向的店家或藝文展示空間,是屬於「非典型」而「量力而為」的小型博物館,經營者具有鄉土情懷及文化熱情,希望結合歷史古蹟、在地產業、生態環境讓淡水的的每個街角訴說著屬於老街的人文及地景故事,使老街成為民眾探古尋奇及漫步體驗的生活街角博物館(Street Corner Museum)。

  2009年入選街角博物館的有23個成員,由淡水文化基金會扮演輔導協力的營造中心角色,成員依照其特性進行分類及群組化分群如下:

分群 成員名稱
產業文化群 三協成糕餅博物館登峰魚丸博物館、淡水信用合作社總社、保安堂
親子水岸群 水岸共通元素:有河book淡水漁業生活影像館、海灣藝文咖啡;
濃厚親子互動元素:安卡創意手作館、微笑星球親子館、淡水泰迪熊博物館
漢洋交流群 重建老街(漢人街)附近的館舍:奇跡藝術咖啡、紅樓布袋戲主題館(現為香草街屋)
馬偕街真理街(洋人街)附近的館舍:滬尾偕醫館淡江中學校史館真理大學校史館
藝術文化群 莊武男藝術空間(滬尾文物中心)、台灣藝術發展協會、李永沱虛擬美術館、吳開乾藝術空間、手舞藝術空間、天使樂舞劇場、來如台灣文物體驗館

  各群組依照「文化保甲」的概念推選文化鄰長一名,該鄰長扮演群組內核心館(core museum)角色,皆由長期推動老街藝文活動的在地達人擔任。「產業文化群」的文化鄰長是三協成糕餅博物館的李志仁館長;「親子水岸群」的文化鄰長是淡水漁業生活影像館的程許忠館長;「漢洋交流群」的文化鄰長是淡江中學校史館的蘇文魁老師;「藝術文化群」的文化鄰長則是滬尾文物中心的莊武男老師。該鄰長需協助其它群組內的衛星館(satellite museum),並提供遊客諮詢導引的服務,是一個強調「人」,而非強調「展示物」的博物館新體驗。

資料來源

相關新聞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