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良師志/100公里的堅持—教出玩味經濟學的彥伶老師"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1: 行 1:
 +
<noinclude>{{導覽條2|學術研究|淡水良師志}}</noinclude>
 +
{{淡水良師志模板|100公里的堅持|{{Youtube2|kK3A-a05DZ4|450|center|《淡水良師志》2020年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製作}}|
 +
 
<br>
 
<br>
 
----
 
----
行 5: 行 8:
  
 
</center>
 
</center>
 +
  從接觸到彥伶老師的那一刻起,我們開始意識到要做怎麼樣的良師志,該如何去塑造一個優良教師的形象。一次次的跟拍與觀察逐漸地拉近了和老師的距離,慢慢走近她的內心,踏入她的生活,更加的了解她想實踐的理想以及築夢的過程,不僅僅是用鏡頭記錄她的肢體語言和神態表情,更是從她的人際關係、周遭生活等等來呈現以她為主軸的生活網。在看到經探號團隊從國小的教室到大學的教室,從臺灣小學生到柬埔寨小朋友,一幕幕用數字益智遊戲的教學,一句句用盡心思的指導,都是良師的展現。
  
 +
===小瓜老師===
 +
  我是林彥伶,同學們都叫我小瓜老師,因為這是我從小到大的綽號。
  
 +
===日復一日的一百公里===
 +
  這是一段日復一日的距離,彥伶老師的家位在桃園,需要每天驅車來回近百公里往返家裡與淡江大學。身兼多重身分的她,在這一百公里之間不停來回地轉換。在家裡,她是溫暖小家庭裏的溫柔母親和賢慧妻子;在學校,她是淡江大學經濟系系主任,也是一名優秀的勞動經濟學家;志工服務中,她是經探號的帶隊團長;在社會中,她是一個默默奉獻、改變社會的熱心人;在她自己的生活中,她就是林彥伶,一個為了夢想付諸所有青春的平凡人,一個在經濟學裏的社會學家。
  
 +
  一百公里是一段怎樣的距離?林彥伶老師答道:“從家裡到工作地點,從舒服到繁忙的,從放輕鬆到投入很多事情的距離。”堅持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不僅僅意味著為了達成目標而下決心,還意味著踐行過程中的一步一腳印。每天重複一百公里的驅車駕駛,在外人看來乏味無聊,可是在彥伶老師眼裏,她很享受每天從家裡到學校這麼遠的距離,因為她可以思考很多事情,從家裡出發可以準備即將在學校要做的事情,從學校回來則可以反思在學校一天所發生的事。這個距離可以讓她消化完很多在一整天繁忙公務中無法去細思的瑣碎片段,並且可能可以想出更好的解決辦法。大部分的時候,她都帶著期待的心情和愉悅的笑容出發,從啟程的那一刻開始,她就準備好面對這一整天生活裏的各種小驚喜。
  
===  ===
+
  如果把一百公里比喻成老師的人生歷程,那麼她覺得現在才剛剛要開始而已。如果人生只有一百公里,她也不會甘願走著規劃好的一百公里,而會選擇在途中岔出去,繞出去體驗其他的風景,人生不是只有一條路,也不是只有既定的一百公里,還有很多未知的美景在岔路沿途上等著你。
  
 
===  ===
 
  
=== ===
+
===良師的角色===
 +
  對於老師的定義,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在彥伶老師對於老師的定義中,她認為老師就是一個榜樣的角色,應該要以身作則,並可以讓學生從自己身上學到東西,而不是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做,老師在社會上的角色應該是讓人被自己身上散發出的特質、氣質而影響,這也是她自已認為該去成為的老師。
  
===  ===
+
  每個老師任職的初衷都不同,林彥伶的教師夢也顯得十分特別。她認為經濟學很有趣,在學經濟學的過程中開始思考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去詮釋它,在大學的時候就有這樣一個想法,將來要做一位經濟學老師,並用自己的方式去和學生解釋什麼是生活中的經濟學。但是理想抱負在教書和自己學習的時候也有很大的落差,在開始當老師的時候會覺得不是當初自己想像的樣子,被消磨到開始懷疑自己的初衷,於是便再去鑽研了教育學的博士,並從很多師者身上學到了不一樣的東西,改變了原有的想法,使自己有了更不一樣的思維和邏輯,延續了教學的熱情和動力。
  
===  ===
+
  教學理念——寓教於樂,因材施教。教學是可以很有趣的,雖然大部分教學是很沉悶的,尤其像經濟學這種比較艱澀的科目,但是老師覺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應該是快樂的,大學生也應該像小學生一樣快樂學習,希望可以讓學生在快樂的情景下將經濟學的理念應用到生活上。這就是她一直以來堅持的理念和想法,在這種體驗知識理論和再發覺的過程中達成教學的目標。但是不同的學生有不一樣的吸收程度和喜好,要適應每個學生的學習模式,所以就要做到因材施教。趣味學習的內容都是彥伶老師花費許多精神研究並策劃後的成果,但是有時候在旁人眼裏看來就是在『玩』而已,而這樣的誤解經常讓老師的心感到受傷,她說,就像周星馳的電影,“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一場笑劇之中其實有很多深刻情感及感人肺腑的東西在裏頭。但每當這樣的誤解產生的時候,多多少少影響了老師的教學模式,有時為了迎合部分大眾的期待,卻也不得不放棄一些自己原有的初衷。
  
 +
  作為家庭中的老師,帶自己孩子的時候童心很重。不喜歡成為說教的角色,傾向於以平輩的身份來對話。而在平衡工作和家庭這個成年婦女的大課題下,她認為自己對事業的佔比較多,父母和丈夫分擔了許多家庭工作,她也很感謝先生的支持,雖然鏡頭中的先生沉默寡言,但是從小瓜老師的話語中可以知道他為妻子的事業和家庭也付出和犧牲了很多。
 +
 +
===經探號的存在===
 +
  經探號是彥伶老師在築夢路上剛啟程的團隊——把經濟學趣味化、生活化。起初是因為勞動經濟學這一門課是單學期課,會讓許多想要推動的活動產生中斷的情形,而有組織這個團隊的想法,她開始帶著經探號學生們走入小學、高中、老人團體、原住民、新住民團體,甚至跨國到了柬埔寨。經探號有二十個夥伴願意陪伴著她做這些事,這股力量凝聚一起就像是乘以二十倍一樣。她認為雖然她一個人就可以做這些事了,但是當有這一群人和她一起的時候,做的事情就能夠更深入也更多元,並讓更多的人看見。儘管經探號也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困難,從初期教材的缺失和不完善、學生對趣味學習的不瞭解,在她耐心的培育之後慢慢地都逐一化解了。經探號孩子們可以跟著老師不分嚴寒酷暑、不在乎時間和金錢,為更多的人做服務的時候,從得到受助者的認可和重視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經探號的成員們對她而言,既是學生也是伙伴,在學校培訓的過程中,他們是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一但外出任務時,他們就是伙伴,不分師生,一起承擔所有的工作。
 +
 +
  這三年的經探號經歷了到中小學進行教學活動、一日大學生活動、海外工作、以及原聲原住民教學等教育活動和課程。每個課程的服務對象都不同,但是看到老師對待活動的熱情和態度都是一致的。老師帶著團隊到國小的課堂中去,教會小學生們一些淺顯易懂且有趣的經濟學知識;反過來,也邀請國小學生到淡大來體驗一日大學生的生活,帶他們參觀學校,體驗在大學上課的氛圍,讓他們由心底認識到大學是一個怎樣的殿堂;為了去柬埔寨的教學服務活動,老師每學期很早就開始了海外培訓課程,從最基本的柬埔寨語開始學起,到籌組器材進行英文與電腦教學,這些都是為了要服務當地的小朋友;老師每兩周也會去一次原聲國際學院,教原住民高中生一些趣味課程,內容包括經濟學遊戲、簡單英語和柬埔寨語的教學,最有趣的就是聽他們一起唱歌。當一些偏鄉的小朋友們來到淡江大學學習、參訪、和體驗大學生活時,也許他們看不懂什麼細節,只覺得新鮮,但是,這樣的好奇和渴望可以觸發他們對知識的慾望,以及對未來人生的想像,老師認為辦這樣的活動就很值得了。
 +
 +
  至于柬埔寨的活动,全世界都在這些落後國家進行著許多的志工服務,彥伶老師的教育團隊只是其中一個而已,但正是因為這些志願服務隊的集合,才使得許多人類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和進步。全球化經濟帶來的巨大貧富差距,地區與地區之間的文化隔閡,種種因素都使世界各地的教育水準和知識普及程度參差不齊,尤其是在貧窮和戰爭地帶,柬埔寨就是一個十分鮮明的教育落後例子。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不論貴賤,因材施教,正是經探號現在在做的事情。
 +
 +
===為世界工作的經濟學家===
 +
  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我想成為一個為世界工作的經濟學家,但是我現在還困在學校裏。老師詼諧幽默的自嘲,卻沒有任何面對夢想的屈服與怯弱,儘管她認為在成為這樣一個人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但是我們相信,林彥伶老師會一直在路上前進著。
  
  
 
----
 
----
  
<gallery>
 
 
<gallery>
 
<gallery>
 
檔案:大淡水良師志0201.jpg|小瓜老師與經探號團隊踏訪柬埔寨。
 
檔案:大淡水良師志0201.jpg|小瓜老師與經探號團隊踏訪柬埔寨。
行 31: 行 49:
 
</gallery>
 
</gallery>
 
}}
 
}}
</gallery>
+
 
}}
 
  
 
==附錄:字幕檔==
 
==附錄:字幕檔==

於 2021年4月13日 (二) 12:15 的最新修訂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學術研究 > 淡水良師志

紀錄片100公里的堅持[編輯]

  • 影片描述:《淡水良師志》2020年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製作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專訪[編輯]



  從接觸到彥伶老師的那一刻起,我們開始意識到要做怎麼樣的良師志,該如何去塑造一個優良教師的形象。一次次的跟拍與觀察逐漸地拉近了和老師的距離,慢慢走近她的內心,踏入她的生活,更加的了解她想實踐的理想以及築夢的過程,不僅僅是用鏡頭記錄她的肢體語言和神態表情,更是從她的人際關係、周遭生活等等來呈現以她為主軸的生活網。在看到經探號團隊從國小的教室到大學的教室,從臺灣小學生到柬埔寨小朋友,一幕幕用數字益智遊戲的教學,一句句用盡心思的指導,都是良師的展現。

小瓜老師

  我是林彥伶,同學們都叫我小瓜老師,因為這是我從小到大的綽號。

日復一日的一百公里

  這是一段日復一日的距離,彥伶老師的家位在桃園,需要每天驅車來回近百公里往返家裡與淡江大學。身兼多重身分的她,在這一百公里之間不停來回地轉換。在家裡,她是溫暖小家庭裏的溫柔母親和賢慧妻子;在學校,她是淡江大學經濟系系主任,也是一名優秀的勞動經濟學家;志工服務中,她是經探號的帶隊團長;在社會中,她是一個默默奉獻、改變社會的熱心人;在她自己的生活中,她就是林彥伶,一個為了夢想付諸所有青春的平凡人,一個在經濟學裏的社會學家。

  一百公里是一段怎樣的距離?林彥伶老師答道:“從家裡到工作地點,從舒服到繁忙的,從放輕鬆到投入很多事情的距離。”堅持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不僅僅意味著為了達成目標而下決心,還意味著踐行過程中的一步一腳印。每天重複一百公里的驅車駕駛,在外人看來乏味無聊,可是在彥伶老師眼裏,她很享受每天從家裡到學校這麼遠的距離,因為她可以思考很多事情,從家裡出發可以準備即將在學校要做的事情,從學校回來則可以反思在學校一天所發生的事。這個距離可以讓她消化完很多在一整天繁忙公務中無法去細思的瑣碎片段,並且可能可以想出更好的解決辦法。大部分的時候,她都帶著期待的心情和愉悅的笑容出發,從啟程的那一刻開始,她就準備好面對這一整天生活裏的各種小驚喜。

  如果把一百公里比喻成老師的人生歷程,那麼她覺得現在才剛剛要開始而已。如果人生只有一百公里,她也不會甘願走著規劃好的一百公里,而會選擇在途中岔出去,繞出去體驗其他的風景,人生不是只有一條路,也不是只有既定的一百公里,還有很多未知的美景在岔路沿途上等著你。

良師的角色

  對於老師的定義,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在彥伶老師對於老師的定義中,她認為老師就是一個榜樣的角色,應該要以身作則,並可以讓學生從自己身上學到東西,而不是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做,老師在社會上的角色應該是讓人被自己身上散發出的特質、氣質而影響,這也是她自已認為該去成為的老師。

  每個老師任職的初衷都不同,林彥伶的教師夢也顯得十分特別。她認為經濟學很有趣,在學經濟學的過程中開始思考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去詮釋它,在大學的時候就有這樣一個想法,將來要做一位經濟學老師,並用自己的方式去和學生解釋什麼是生活中的經濟學。但是理想抱負在教書和自己學習的時候也有很大的落差,在開始當老師的時候會覺得不是當初自己想像的樣子,被消磨到開始懷疑自己的初衷,於是便再去鑽研了教育學的博士,並從很多師者身上學到了不一樣的東西,改變了原有的想法,使自己有了更不一樣的思維和邏輯,延續了教學的熱情和動力。

  教學理念——寓教於樂,因材施教。教學是可以很有趣的,雖然大部分教學是很沉悶的,尤其像經濟學這種比較艱澀的科目,但是老師覺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應該是快樂的,大學生也應該像小學生一樣快樂學習,希望可以讓學生在快樂的情景下將經濟學的理念應用到生活上。這就是她一直以來堅持的理念和想法,在這種體驗知識理論和再發覺的過程中達成教學的目標。但是不同的學生有不一樣的吸收程度和喜好,要適應每個學生的學習模式,所以就要做到因材施教。趣味學習的內容都是彥伶老師花費許多精神研究並策劃後的成果,但是有時候在旁人眼裏看來就是在『玩』而已,而這樣的誤解經常讓老師的心感到受傷,她說,就像周星馳的電影,“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一場笑劇之中其實有很多深刻情感及感人肺腑的東西在裏頭。但每當這樣的誤解產生的時候,多多少少影響了老師的教學模式,有時為了迎合部分大眾的期待,卻也不得不放棄一些自己原有的初衷。

  作為家庭中的老師,帶自己孩子的時候童心很重。不喜歡成為說教的角色,傾向於以平輩的身份來對話。而在平衡工作和家庭這個成年婦女的大課題下,她認為自己對事業的佔比較多,父母和丈夫分擔了許多家庭工作,她也很感謝先生的支持,雖然鏡頭中的先生沉默寡言,但是從小瓜老師的話語中可以知道他為妻子的事業和家庭也付出和犧牲了很多。

經探號的存在

  經探號是彥伶老師在築夢路上剛啟程的團隊——把經濟學趣味化、生活化。起初是因為勞動經濟學這一門課是單學期課,會讓許多想要推動的活動產生中斷的情形,而有組織這個團隊的想法,她開始帶著經探號學生們走入小學、高中、老人團體、原住民、新住民團體,甚至跨國到了柬埔寨。經探號有二十個夥伴願意陪伴著她做這些事,這股力量凝聚一起就像是乘以二十倍一樣。她認為雖然她一個人就可以做這些事了,但是當有這一群人和她一起的時候,做的事情就能夠更深入也更多元,並讓更多的人看見。儘管經探號也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困難,從初期教材的缺失和不完善、學生對趣味學習的不瞭解,在她耐心的培育之後慢慢地都逐一化解了。經探號孩子們可以跟著老師不分嚴寒酷暑、不在乎時間和金錢,為更多的人做服務的時候,從得到受助者的認可和重視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經探號的成員們對她而言,既是學生也是伙伴,在學校培訓的過程中,他們是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一但外出任務時,他們就是伙伴,不分師生,一起承擔所有的工作。

  這三年的經探號經歷了到中小學進行教學活動、一日大學生活動、海外工作、以及原聲原住民教學等教育活動和課程。每個課程的服務對象都不同,但是看到老師對待活動的熱情和態度都是一致的。老師帶著團隊到國小的課堂中去,教會小學生們一些淺顯易懂且有趣的經濟學知識;反過來,也邀請國小學生到淡大來體驗一日大學生的生活,帶他們參觀學校,體驗在大學上課的氛圍,讓他們由心底認識到大學是一個怎樣的殿堂;為了去柬埔寨的教學服務活動,老師每學期很早就開始了海外培訓課程,從最基本的柬埔寨語開始學起,到籌組器材進行英文與電腦教學,這些都是為了要服務當地的小朋友;老師每兩周也會去一次原聲國際學院,教原住民高中生一些趣味課程,內容包括經濟學遊戲、簡單英語和柬埔寨語的教學,最有趣的就是聽他們一起唱歌。當一些偏鄉的小朋友們來到淡江大學學習、參訪、和體驗大學生活時,也許他們看不懂什麼細節,只覺得新鮮,但是,這樣的好奇和渴望可以觸發他們對知識的慾望,以及對未來人生的想像,老師認為辦這樣的活動就很值得了。

  至于柬埔寨的活动,全世界都在這些落後國家進行著許多的志工服務,彥伶老師的教育團隊只是其中一個而已,但正是因為這些志願服務隊的集合,才使得許多人類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和進步。全球化經濟帶來的巨大貧富差距,地區與地區之間的文化隔閡,種種因素都使世界各地的教育水準和知識普及程度參差不齊,尤其是在貧窮和戰爭地帶,柬埔寨就是一個十分鮮明的教育落後例子。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不論貴賤,因材施教,正是經探號現在在做的事情。

為世界工作的經濟學家

  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我想成為一個為世界工作的經濟學家,但是我現在還困在學校裏。老師詼諧幽默的自嘲,卻沒有任何面對夢想的屈服與怯弱,儘管她認為在成為這樣一個人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但是我們相信,林彥伶老師會一直在路上前進著。





淡水良師志簡介

  淡水良師志淡江大學重點研究計畫淡水河海e起來的子計畫地方記憶與良師影像,於2019年8月1日起至2020年7月31日期間由淡江大學大傳系王慰慈老師主持。由大傳系團隊總計拍攝了8部以大淡水地區熱心教師為主題的紀錄短片及人物專訪:《築夢師-跟著珮琪耕耘夢田》、《100公里的堅持—教出玩味經濟學的彥伶老師》、《我們信你,老大!-熱血數學王子黃懷恩》、《一堂不會睡著的課-差異化教學推廣黃湘玲老師》《牧恭師傅》、《維尼.維尼–人生不下課的公民老師鄭煒儒》、《種孩兒—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教育家杜守正老師》、《樂以忘憂-黃美娟老師與孩子們的音樂之旅》。


淡水良師志列表

  1. 築夢師-跟著珮琪耕耘夢田
  2. 100公里的堅持—教出玩味經濟學的彥伶老師
  3. 我們信你,老大!-熱血數學王子黃懷恩
  4. 一堂不會睡著的課-差異化教學推廣黃湘玲老師
  5. 牧恭師傅
  6. 維尼.維尼–人生不下課的公民老師鄭煒儒
  7. 種孩兒—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教育家杜守正老師
  8. 樂以忘憂-黃美娟老師與孩子們的音樂之旅



版權資訊

  • 統  籌:
淡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案:「淡水好生活」
淡江大學文學院「淡水河海e起來:地方記憶與良師影像」計劃案
淡江大學服務學習課程
  • 計畫主持:王慰慈
  • 監  製:王慰慈
  • 作  者: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第35屆三年級
  • 視覺指導:陳玉鈴
  • 行政專員:胡惠恬 林玫均
  • 美術編輯:廖又弘
  • 視覺設計:古佳立
  • 發 行 人:林呈蓉
  • 出版發行:淡江大學文學院大眾傳播系
地  址: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傳  真:(02)26209925
電  話:(02)26215656-2305



資料來源

  •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良師志(新北市:淡江大學,2020年6月)。


附錄:字幕檔[編輯]

瓜老
我幫你帶一個禮物來
什麼禮物
為什麼會想要當老師
喜歡把東西教會別人的那種感覺
教會他之後
他人生也會有些改變
那種使命感跟成就感
會帶給我很大的滿足
政府他在公告物價指數的時候會一樣
他也會標註說
他是根據
什麼拉式或是培式
物價指數所計算出來的
經濟學是屬於就是比較生澀的
就大家可能聽到這三個字
就會比較不願意去做接觸
但其實他並沒有大家想像的
就是那麼的
就是難親近
台灣還是比較屬於那一種
就是學生會希望就是老師做什麼
老師講什麼我就做什麼
小瓜(彥伶)就是他一直都有在規劃
從自己的課程
先慢慢的去發掘出來
那我們是不是應該
成立一個團隊
那這個團隊就是要
就是發揚經濟學啊
接下來進行的活動
叫做
寶可夢交換大會
我當初經探號就是
從我勞動經濟學的概念出發
因為勞動經濟學
就是
要把經濟學趣味化
把他生活化
的一個課程
我覺得這件事情就
因為課程結束而停擺
我覺得實在太可惜了
我來這裡上課
好
你們是淡江的嗎
對
好你們教原聲的齁
下次來要講說淡江要去原聲的
因為我們知道
我們組織了一個團隊
那我們這個團隊初期我們先把
經濟學生活化這件事情
做一個推廣
所以我們走到小學
走到國中走到高中
或走到一些老人團體
原住民團體新住民團體等等
去讓大家知道說其實經濟學
他可以很生活化很有趣
不是只有課堂裡的
那麼艱深的理論而已
本來就喜歡來海邊然後看看海
然後現在又剛好可以
一起淨灘然後做一點
心力這樣子
從系主任(彥伶)開始然後
帶著我們系上的學生
我會覺得讓這個團隊
會更有向心力
在做不管是辦營隊或是
辦這些志工的活動上
我覺得跟學生在一起
最大好處就是
你有時候會一直以為
自己還是個大學生
是因為我知道他們的語言
我懂他們的語言
我知道他們怎麼思考
長期相處下來
會知道說他當他們面對
什麼樣問題的時候
他們是用什麼態度在面對
他比較像朋友
就是要一起玩
或者是想做什麼事情
他就會問我們說
那要不要一起去做什麼
因為他常常會有很瘋狂的點子
光農園那件事就有點瘋狂
因為我那時候沒有想過說
他真的要去租一塊農田
因為我以為他是去那邊看看
就是想要跟那邊的農民商量說
我們在這邊架東西
然後我們後台監控這樣
但我沒有想到他是真的要租一塊地
從種東西開始
大部分其實
都在談所謂的循環經濟
就是怎麼樣可以
讓環境更永續
環境永續的議題其實
也都是經濟學裡面
在探討的議題啊
我知道這一根一根的
這個都是
雜草
那這樣子
我們好像都把他拔光了
我感想就是覺得
其實種菜需要研究
因為我們其實試過滿多
像他們一開始種馬鈴薯
其實根本種不起來
然後
接下來我跟老師
撒那個種子
然後也不知道幼苗
長怎樣之類的
其實需要做功課
從還沒有開始要
種這個田之前
老師有帶也是幾個學生一起來
說他有想要做這件事
然後結果他就說
那你們覺得這兩塊好不好
然後大家都說好
他就立馬去找那個
農場主人說他要這兩塊
農場主人說他要這兩塊
要怎麼種馬鈴薯什麼的
就大家開始研究
這一棵好像是那個
那個是什麼
是什麼
是苦瓜還是什麼
好像是苦瓜
你看看裡面這個你要看
不然就要噴舒立淨
這個都是被蟲咬的
所以要除蟲
蟲要抓掉
蟲也沒看到在哪裡
有一些比較
走傳統教學老師
大概
看我上課
他大概都覺得這樣玩吧
對啊反正他上課都在玩
假設我有聽到這樣的說法的時候
我其實都會覺得
蠻難過的
因為
其實我花費很多的
心思跟心血
在去建構我的教材跟課程
趣味學習只是我
呈現出來的一個結果嘛
但是卻好像
會被人家誤解成說
原來你上課其實都在玩
我其實常想到
周星馳的電影
就是他看起來是一個笑鬧劇
你會以為他是個笑鬧劇
但是你如果真的仔細去看
你才知道說
那個笑鬧背後
他其實有非常
感人肺腑的那種
深刻的
情感跟意念的傳達在裡面
我們去海外
就是為了要去幫助
幫助那個偏鄉弱勢的
學童們
他有一些改變
那你今天做的這個就變得很有意義
所以我其實就在追求那個意義吧
只是這個意義是現在看不出來
但是也許十年二十年之後
他才會出現
在柬埔寨的話課後班他就是
一個超級混齡的狀態
因為在柬埔寨他遇到的
困難會比較多
是他們小朋友上學的
那個年紀也都不一樣
因為他們沒有衛生觀念
沒有環境意識
這些他們在學校裡是沒有教的
這種教育就不分年齡
大家一定要有這樣的意識
他們的環境才會改善
所以我們還是會朝著比較混齡的方式
來進行這樣的教育課程
他直接用網子撈喔
對啊
這麼多喔
對啊很臭
而且靠近那裡蠻臭的
我覺得老師是一個滿愛小孩的人
滿愛他自己小孩的人
然後我覺得他不可能
就什麼都丟下就出去了
他可以丟下工作上面的包袱
可是還是有一些包袱是
他比較沒辦法完全放下的
我本來就是一個跟學生在一起的老師
所以我覺得我在面對我的孩子的時候
其實我有時候覺得自己也像個老師
但我也是跟他們在一起
所以我在學校帶學生玩
我也在家裡帶孩子玩
我反而覺得老師跟媽媽的角色
對我來說很多時候是有一點接近
工作跟家庭取得平衡
大概是很多職業婦女
一個滿大的課題
那我覺得對我來說也是一樣的
兩邊要取得平衡
真的是蠻不容易的
預備
來
祝你生日快樂
堅持吧
我覺得他還滿能堅持一些事情
就是他決定好那件事情之後
他都會很有他的堅持
他就會不管是再麻煩的方式
或者是
就算是一個時間很長的
一個規劃他都很願意去堅持下來
然後把他做完
好 答對
來二號在哪裡
我們的二號
堅持他很喜歡的東西
然後因為學生的一個笑容
他就可以繼續做下去的感覺
經探號
好驚嘆
我覺得我正朝向教育家邁進
因為我正在做的事情
是教育家在做的事
他沒有特定的年齡對象
沒有特定的社會族群
他是一個全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