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0: 行 10:
 
  [[淡水維基館]]之建置與發展可分為若干階段:
 
  [[淡水維基館]]之建置與發展可分為若干階段:
  
  0.1 階段:自2013年8月起為本館萌芽期,起始於[[淡江大學]]重點研究計畫[[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第二年計畫之子計畫二「[[淡水在地文化數位典藏協作系統之開發與建置]]」,由淡江大學資圖系[[林信成]]教授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建置經營。最初的系統雛形由林信成教授親自規劃創建,並由鄭國祥老師、陳美聖助理輔助執行,[[2013年]]9月13日中午12:14本館正式誕生,林教授將其命名為「[[淡水維基館]]」([[Tamsui Wiki]]),初期網址僅是IP形式,直至9月27日才設定正式網址為 http://tamsui.dils.tku.edu.tw/。本館名稱曾於[[2013年]]11月6日短暫改為「淡水故事維基館」,但因考慮到未來之發展性,不久後即改回「[[淡水維基館]]」而使用至今。創站後由研究團隊進行網站介面修改與調整,初期內容先以過去由淡江大學資圖系[[林信成]]教授團隊,與歷史系[[周宗賢]]教授團隊合作之《[[淡水學用語辭典]]》電子書,以及中文系[[周彥文]]教授團隊與大傳系[[王慰慈]]教授團隊所拍攝之紀錄片「[[大淡水地區全紀錄人物誌]]」為基礎,透過林教授及其所帶領之數位共筆協作團隊,將內容寫入網站,再逐步擴展。
+
  0.1 階段:自2013年8月起為本館萌芽期,起始於淡江大學重點研究計畫[[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第二年計畫之子計畫二「[[淡水在地文化數位典藏協作系統之開發與建置]]」,由淡江大學資圖系[[林信成]]教授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建置經營。最初的系統雛形由林信成教授親自規劃創建,並由鄭國祥老師、陳美聖助理輔助執行,[[2013年]]9月13日中午12:14本館正式誕生,林教授將其命名為「[[淡水維基館]]」([[Tamsui Wiki]]),初期網址僅是IP形式,直至9月27日才設定正式網址為 http://tamsui.dils.tku.edu.tw/。本館名稱曾於[[2013年]]11月6日短暫改為「淡水故事維基館」,但因考慮到未來之發展性,不久後即改回「[[淡水維基館]]」而使用至今。創站後由研究團隊進行網站介面修改與調整,初期內容先以過去由淡江大學資圖系[[林信成]]教授團隊,與歷史系[[周宗賢]]教授團隊合作之《[[淡水學用語辭典]]》電子書,以及中文系[[周彥文]]教授團隊與大傳系[[王慰慈]]教授團隊所拍攝之紀錄片「[[大淡水地區全紀錄人物誌]]」為基礎,透過林教授及其所帶領之數位共筆協作團隊,將內容寫入網站,再逐步擴展。
  
  1.0 階段:自2014年8月起,[[林信成]]教授開始結合科技部數位人文計畫,推動為期兩年之「重建淡水記憶之大眾史學協作系統研究」計畫,發揮大眾史學精神,藉由與專業史家(professional historian)、大眾史家(public historian)和網路社群共同合作,將本館拓展成一個可供眾人參與淡水地方史書寫的數位人文協作系統(collaboration system),以發揮大家來寫淡水史的能量,重建淡水記憶,更有效地開展淡水地方史之知識建構工作,協助歷史學者、文史工作者、文物收藏家及對此一課題有興趣之人士,更有效率地探索淡水在地知識、文化源流、社會變遷與重要歷史事蹟;同時,亦期望其成果可提供相關研究者做為學術研究之參考。
+
  1.0 階段:自2014年8月起結合科技部數位人文計畫「重建淡水記憶之大眾史學協作系統研究」,發揮大眾史學精神,藉由與專業史家(professional historian)、大眾史家(public historian)和網路社群共同合作,將本館拓展成一個可供眾人參與淡水地方史書寫的數位人文協作系統(collaboration system),以發揮大家來寫淡水史的能量,重建淡水記憶,更有效地開展淡水地方史之知識建構工作,協助歷史學者、文史工作者、文物收藏家及對此一課題有興趣之人士,更有效率地探索淡水在地知識、文化源流、社會變遷與重要歷史事蹟;同時,亦期望其成果可提供相關研究者做為學術研究之參考。
  
  2.0 階段:自2016年8月起,[[林信成]]教授開始推動人文與科技之跨域整合,將其拓展為科技部數位人文整合型計畫「[[淡北城鄉e線牽]]」,該計畫結合淡江大學中文、歷史、資圖、大傳、資傳等不同領域的學者,組成「[[文五合e]]」數位人文研究團隊,進行跨域合作,希望藉由數位科技輔助淡北城鄉人文、歷史、文化之典藏、傳播與研究,並達到e化整合之目的,本系統除可作為大眾共筆工具之外,也兼作整合其他子計畫之數位內容之用。
+
  2.0 階段:自2016年8月起拓展為「[[淡北城鄉e線牽]]」科技部數位人文整合型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結合淡江大學中文、歷史、資圖、大傳、資傳等不同領域的學者,組成「文"五"合e」數位人文研究團隊跨域合作,希望藉由數位科技輔助淡北城鄉人文、歷史、文化之典藏、傳播與研究,並進行e化整合之目的,本系統除可作為大眾共筆工具之外,也兼作整合其他子計畫之數位內容之用。
  
 
{{Clear}}
 
{{Clear}}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