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淡水紅毛城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6: 行 6:
 
[[檔案:紅毛城南門.jpg|350px|thumb|{{檔案:紅毛城南門.jpg}}]]
 
[[檔案:紅毛城南門.jpg|350px|thumb|{{檔案:紅毛城南門.jpg}}]]
 
{{Youtube|ZY3bxQ_6ywQ|350|right|建築印象018紅毛城}}
 
{{Youtube|ZY3bxQ_6ywQ|350|right|建築印象018紅毛城}}
  [[紅毛城]]為[[淡水]]著名的文化古蹟,古蹟類別為衙署,不但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同時也是內政部於[[1983年]]12月28日公告指定的'''國定古蹟'''。目前管理使用單位為[[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紅毛城園區裡有荷治時期、西治時期、清治時期以及日治時期的建物,主要參觀的建築有兩棟:紅毛城主樓和英國領事官邸。
+
  [[紅毛城]]為[[淡水]]著名的文化古蹟,古蹟類別為衙署,不但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同時也是內政部於[[1983年]]12月28日公告指定的'''國定古蹟'''。目前管理使用單位為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紅毛城園區裡有荷蘭西班牙時期、清治時期以及日治時期的建物,主要參觀的建築有兩棟:紅毛城主樓和英國領事官邸。
  
 
==紅毛城主樓==
 
==紅毛城主樓==
行 15: 行 15:
 
  而後鄭成功攻克臺灣,原佔據臺南的荷蘭人投降,北部據有[[淡水]]及[[雞籠]]的荷蘭人雖沒有遭到攻擊,卻自知實力不足,無法再繼續盤據而撤走,離開了統治三十八年的臺灣。荷軍撤離[[紅毛城]]時,曾故意破壞一部分構造。明鄭時期紅毛城曾長期荒蕪,直到[[1681年]]清廷謀攻臺灣,[[鄭克塽]]才命左武衛將軍[[何祐]]為北路總督,率兵戍守[[雞籠]]、[[淡水]],並修葺[[紅毛城]]。
 
  而後鄭成功攻克臺灣,原佔據臺南的荷蘭人投降,北部據有[[淡水]]及[[雞籠]]的荷蘭人雖沒有遭到攻擊,卻自知實力不足,無法再繼續盤據而撤走,離開了統治三十八年的臺灣。荷軍撤離[[紅毛城]]時,曾故意破壞一部分構造。明鄭時期紅毛城曾長期荒蕪,直到[[1681年]]清廷謀攻臺灣,[[鄭克塽]]才命左武衛將軍[[何祐]]為北路總督,率兵戍守[[雞籠]]、[[淡水]],並修葺[[紅毛城]]。
  
  清治初期,對紅毛城並未加注意,僅將之視為一座砲城。至[[1724年]](雍正二年)才由[[淡水同知]][[王汧]]加以修葺,增建圍牆及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做為兵營。這四座城門,東西為大門,南北為小門,如今只剩南門留存下來。僅存的「南門」位於現今[[淡水]]中正路邊,是以石條砌成的,上作雉堞,門額上工整的楷書「南門」字跡猶存,也是紅毛城內唯一的中國式建築。
+
  清治初期,對紅毛城並未加注意,僅將之視為一座砲城。至[[1724年]](雍正二年)才由[[淡水同知]][[王汧]]加以修葺,增建圍牆及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做為兵營。這四座城門,東西為大門,南北為小門,如今只剩南門留存下來。僅存的「南門」位於現今淡水中正路邊,是以石條砌成的,上作雉堞,門額上工整的楷書「南門」字跡猶存,也是紅毛城內唯一的中國式建築。
  
  [[1867年]](同治六年)英國與清廷訂立「紅毛城永久租約」,第二年([[1868年]])英國將領事館設在[[紅毛城]]內並大肆修改,將原本灰白色的城堡外牆塗上紅色,尖形屋頂改為平臺,在屋頂加雉堞,城堡東北與西南加設角樓;在南牆加露臺和雉堞、槍眼;西邊增建廚房、衛生間跟放封院。城堡內二樓充為領事辦公室、會計室、秘書室和簽證室,其間一度租借給海關做為官員的宿舍。底樓為地牢,增設四間有送食口及窺孔的牢房。[[1891年]](光緒十七年),英國在[[紅毛城]]的東側新建一棟二層磚造洋房作為領事館官邸,紅毛城成為和各國人士交流之處<ref>錢麗安,[[水岸山城‧憶滬尾]](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10),27~28。</ref>。
+
  [[1867年]](同治六年)英國與清廷訂立「紅毛城永久租約」,第二年([[1868年]])英國將領事館設在[[紅毛城]]內並大肆修改,將原本灰白色的城堡外牆塗上紅色,尖形屋頂改為平臺,在屋頂加雉堞,城堡東北與西南加設角樓;在南牆加露臺和雉堞、槍眼;西邊增建廚房、衛生間跟放封院。城堡內二樓充為領事辦公室、會計室、秘書室和簽證室,其間一度租借給海關做為官員的宿舍。底樓為地牢,增設四間有送食口及窺孔的牢房。[[1891年]](光緒十七年),英國在[[紅毛城]]的東側新建一棟二層磚造洋房作為領事館官邸。紅毛城成為和各國人士交流之處<ref>錢麗安,[[水岸山城‧憶滬尾]](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10),27~28。</ref>。
  
 
  [[紅毛城]]從原本的軍事用途轉成領事辦公的公務場所,空間結構上主堡部分依舊留有防衛功能,建築內部為了辦公而增置文件焚化爐、保險庫、文件保險箱及壁爐等。由於早期領事擁有領事裁判權,在底樓設有四間牢房關押犯罪的英國犯人,牢門上並設有送食口及窺孔。
 
  [[紅毛城]]從原本的軍事用途轉成領事辦公的公務場所,空間結構上主堡部分依舊留有防衛功能,建築內部為了辦公而增置文件焚化爐、保險庫、文件保險箱及壁爐等。由於早期領事擁有領事裁判權,在底樓設有四間牢房關押犯罪的英國犯人,牢門上並設有送食口及窺孔。
行 65: 行 65:
 
#'''清'''雍正二年整修淡水炮城(紅毛城)並增建四城門。
 
#'''清'''雍正二年整修淡水炮城(紅毛城)並增建四城門。
 
#天津條約淡水開港通商,'''英國'''在[[1867年]]與清廷簽訂永久租約,將紅毛城作為英國領事館。
 
#天津條約淡水開港通商,'''英國'''在[[1867年]]與清廷簽訂永久租約,將紅毛城作為英國領事館。
#太平洋戰爭爆發,[[1941年]]底英國領事館被'''日本'''封鎖,暫時由日籍雇員代管至二次大戰結束。
+
#太平洋戰爭爆發[[1941年]]底英國領事館被'''日本'''封鎖,暫時由日籍雇員代管至二次大戰結束。
 
#[[1948年]]英國重回紅毛城,[[1972年]]英國領事館撤出紅毛城,委託大英國協會員國'''澳大利亞'''代管。
 
#[[1948年]]英國重回紅毛城,[[1972年]]英國領事館撤出紅毛城,委託大英國協會員國'''澳大利亞'''代管。
 
#同年中澳斷交後又委由'''美國'''代管。
 
#同年中澳斷交後又委由'''美國'''代管。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