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忠烈祠"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導覽條1|景點}}
 
{{導覽條1|景點}}
[[檔案:忠烈祠1.JPG|200px|縮圖|{{檔案:忠烈祠1.JPG}}]]
+
[[檔案:忠烈祠1.JPG|250px|縮圖|{{檔案:忠烈祠1.JPG}}]]
[[檔案:忠烈祠2.JPG|200px|縮圖|{{檔案:忠烈祠2.JPG}}]]
+
[[檔案:忠烈祠2.JPG|250px|縮圖|{{檔案:忠烈祠2.JPG}}]]
  
  

於 2013年10月13日 (日) 22:21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圖檔描述:忠烈祠牌樓(入口)
拍攝地點:忠烈祠
所有人:Rocio
攝影者:Rocio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圖檔描述:忠烈祠山下牌樓
拍攝地點:忠烈祠
所有人:Rocio
攝影者:Rocio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簡介

     「淡水忠烈祠」位於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的滬尾砲台旁,周圍環境古木參天、綠意盎然,此地曾為中法戰爭滬尾之役的古戰場。在日治時期是一間日本神道教的神社,名稱是「淡水神社」。淡水神社之創立許可日期為1923年(大正12),創立時神社內祭神為天照皇大神、大國魂命以及大物主命,之後又增加諸多神明入祀,其中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臺灣的關係最為深厚,因爲能久親王在征臺過程中因瘧疾病逝臺灣,臺灣各地神社多以其為祭神。

  1935年(昭和10)淡水郡守發起「淡水神社造營鎮座奉贊會」,欲替淡水神社建設新的房舍,1939年(昭和14)坐落於油車口之神社完工,之後淡水神社更成為戰爭時期淡水地區國家神道之精神重心。戰後臺北縣政府根據日人財產處理相關法令接受淡水神社,並於1953年(民國42)就地成立臺北縣忠烈祠。

  神社在臺灣的出現,最主要的用意是日本政府企圖利用國教神道信仰來同化臺民,配合皇民化運動的實施,達到其政治的目的。台灣光復後,因年久失修,神社傾倒頹圮,1975年(民國64)拆除原先之日式神社建築,改建為中國宮殿式建築,即為今日所見之現狀。淡水忠烈祠的出現,一改過去以神社為中心的官方信仰,反以民族節義為號召的國家祭祀,雖然形式上有些許變化,但核心的本質還是與神社無異,皆是為了宣揚背後所隱含的政治意識形態。

  近年來淡水忠烈祠在地方政府的規劃下,已慢慢轉型為觀光勝地,供奉先烈的祠堂四周環繞著青翠的古松,在簡樸中帶著清麗,站在牌樓下傾聽松濤、遠眺觀音山,就是昔日淡水八景之一的「烈祠松濤」。

資料來源

  1. 蔡錦堂,〈從神社到忠烈祠—戰前與戰後臺灣「國家宗祀的轉換」〉,《第一屆日本研究.臺日關係.日語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化大學日文系,1999年)。
  2. 蔡錦堂,〈日本治台時期的神道教與神社建造〉,五十期,《宜蘭文獻雜誌,2001年》。
  3. 蔡錦堂,〈日治時期日本神道在臺灣的傳播與侷限〉,十二期,《臺北:淡江史學,2001年》。

參考資料

  • 淡水學用語辭典

相關頁面

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