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山海味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15年12月6日 (日) 13:01 由 Rocio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活動

圖檔簡述:2015/12/07~30於淡江大學覺生紀念圖書館展出淡水山海味海報。
所有人:淡水維基館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淡水,舊稱滬尾,倚山面海,

過去曾為貿易大港,也曾梯田遍佈。

居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我們吃的都來自山與海,

而山與海、農夫與漁民,

就形成滬尾不同的,「食之味」。


淡水維基館,強調「淡水記憶‧數位共筆」,

以維基協作方式,紀錄淡水的一切,

淡江大學文學院研究團隊合作,

以紀錄片、網站與展覽,

為您呈現鮮為人知的淡水山海味!

靠山吃山

  過去,

  淡水有許多農田、順著山勢而成的梯田。

  淡江大學在五虎崗由河口數來的第四崗,舊稱大田寮,早期到處是梯田景象。

  時至今日,淡水農田遍布的景象僅存少數,但仍有人在這塊土地上,努力經營自己的土地,致力於有機農作。

淡水梯田景觀.jpg

務農人家,土地的食之味

靠海吃海

  淡水早期曾是重要通商港口,而近海就可捕到魚、漁獲豐富,

  其中一種捕魚方式便是「石滬」捕魚,甚至還能夠補到鯊魚,

  在這樣的時期,因而發展出淡水特色的食物:魚丸魚酥

北海岸的石滬

  石滬可以減緩海潮之害,形成海堤外的外堤,是台灣海岸上最早的生態工法、早期沿岸漁民的生活經濟來源。早期在淡水沙崙港子坪洲子灣一帶規模壯觀,淡水河口北岸、沙崙西北岬也佈滿石滬,而現今漁人碼頭最尾端的海灘礁岸,漁民稱之為「石滬角」,碼頭尚未建造之時,更有多達近四十座石滬。

  「守滬待魚」,利用了魚類逐浪的特性與潮間的變化,將隨著漲潮游進石滬的魚群困在石滬中,退潮時,漁民拿著竹簍進到石滬捕魚,為早期淡水沿海重要的捕魚方式,且是使用在地石材建立的捕魚設施。

六塊厝漁港石滬.jpg

六月鯊,狗不拖

  形容大約四、五十幾年前的淡水,魚獲多樣又豐富,港口邊動力漁船、舢舨滿載而歸;但在當時冷凍設備尚不普及,只有非常昂貴的魚才能放在冰庫保存,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每到了六月,天氣炎熱起來,大量鯊魚捕獲回到漁港,很快就腐壞了,就算是流浪狗也不吃。這樣的情況讓淡水發展出魚丸魚酥等魚類加工品。

  淡水魚丸的發展,源於早年淡水河口常有動物腐肉從中上游漂流而至,吸引鯊魚聚集,河口的石滬成為讓鯊魚擱淺或圍捕的好地方,鯊魚成為上等魚丸食材,淡水魚丸名聞遐邇,石滬成為淡水在地風味及土產生產地重要的一環。

  與石滬相關的另一淡水在地風味是炒珠螺,早年主要產地就是由臨近沙崙的石滬角撿拾,是早年淡水人重要的平常加菜方式之一。


主題書籍

  1. 劉克襄,《旅鳥的驛站 : 淡水河下游四季鳥類觀察》,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1984年出版。
  2. 張世倉,《臺灣河川生物導覽手冊》,行政院農委會,2004年出版。
  3. 林明峪,《淡水河故事》,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出版。
  4. 林文義,《母親的河:淡水河記事》,臺原,1993年12月15日出版。
  5. 許貿淞,《淡水的前世今生》, 國花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出版。
  6. 林泊佑,《戀戀淡水河─魅力新北縣》,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6年10月1日出版。
  7. 錢麗安,《水岸山城憶滬尾》,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10年10月28日出版。
  8. 錢麗安,《人文藝旅淡水行》,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10年10月出版。
  9. 錢麗安、遠足地理百科編輯組,《淡水尋寶記:博物淡水知識大考驗問答集》,遠足文化,2012年12月26日出版。
  10. 林文義,《從淡水河出發》,天行社,2001年9月21日出版。
  11. 張建隆,《尋找老淡水》(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12. 白雙爵,《淡水美景攝影集》(臺北縣:白雙爵,年代不詳)。
  13. 馮文星,《淡水(Tanshui)》,三久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14. 謝三泰主編,《看見淡水紀實攝影》(新北市:淡水社區大學,2011年)。
  15. 蘇文魁編輯,《圖說淡水四百年》(臺北縣:淡水鎮公所鎮立圖書館,1995年)

◎更多:淡水書籍

展場相片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