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女學堂"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新頁面: {{導覽條1|學校}} ==簡介==   淡水女學堂,創設於1883年(光緒9),亦為基督教長老教會創辦,為臺灣新式女子學校的濫觴,最初長老會...)
 
行 10: 行 10:
 
  淡水女學堂之開創,為臺灣女子教育的嚆矢。受此新教育之薰陶,使婦女改變生活習慣,知識領域開拓,使他們不再侷於家庭的束縛,有助於改變婦女的社會地位。1901年 (明治34),馬偕博士逝世後「淡水女學堂」一度停辦,改為教士眷屬的宿舍,至1905年(明治38)才又恢復,復校後的淡水女學堂改採新的經營方針,訓練傳道人員不再是該校主要目的。
 
  淡水女學堂之開創,為臺灣女子教育的嚆矢。受此新教育之薰陶,使婦女改變生活習慣,知識領域開拓,使他們不再侷於家庭的束縛,有助於改變婦女的社會地位。1901年 (明治34),馬偕博士逝世後「淡水女學堂」一度停辦,改為教士眷屬的宿舍,至1905年(明治38)才又恢復,復校後的淡水女學堂改採新的經營方針,訓練傳道人員不再是該校主要目的。
  
  1914年(大正3)5月,馬偕博士之子偕叡廉返臺創辦中學,將「淡水女學堂」改為四年制的「淡水女學校」,1922年(大正11)改名為「私立淡水女學院」;昭和13年因應日本學制改為「私立淡水女子高等學校」。戰後,於1945年(民國34)8月再度改名為「淡水女子中學校」。民國36年,淡水女子中學與[[淡江中學]]合併為一校,成為淡江中學女子部與男子部。
+
  1914年(大正3)5月,馬偕博士之子偕叡廉返臺創辦中學,將「淡水女學堂」改為四年制的「淡水女學校」,1922年(大正11)改名為「私立淡水女學院」;昭和13年因應日本學制改為「私立淡水女子高等學校」。戰後,於1945年(民國34)8月再度改名為「淡水女子中學校」。民國36年,淡水女子中學與[[淡江中學]]合併為一校,成為淡江中學女子部與男子部。現今為純德小學的校舍。
 +
 
 +
==相關資訊==
 +
*室內空間不開放
 +
*連絡電話:(02)2620-3850<ref>2012年淡水旅遊地圖+文化資產簡介</ref>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
<references/>
 
:1. 淡水鎮公所《淡水鎮志》,(未刊本,2006)。
 
:1. 淡水鎮公所《淡水鎮志》,(未刊本,2006)。
 
:2. 姚聰榮主編《淡江中學校史》,(臺北:臺北縣私立淡江中學,1997)。
 
:2. 姚聰榮主編《淡江中學校史》,(臺北:臺北縣私立淡江中學,1997)。
行 22: 行 27:
 
:*[http://www.rti.org.tw/taiwan/TaiwanHistory.aspx?id=186&Month=1 歷史台灣:台灣第一所女子學校「淡水女學堂」校舍落成]【中央廣播電台】
 
:*[http://www.rti.org.tw/taiwan/TaiwanHistory.aspx?id=186&Month=1 歷史台灣:台灣第一所女子學校「淡水女學堂」校舍落成]【中央廣播電台】
  
[[Category:學校]]
+
[[Category:學校]][[Category:馬偕之路]]

於 2013年10月19日 (六) 17:15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學校

簡介

  淡水女學堂,創設於1883年(光緒9),亦為基督教長老教會創辦,為臺灣新式女子學校的濫觴,最初長老會教士馬偕創校的動機,在培養臺籍的女性傳道人員。馬偕發現臺灣婦女受制於「重男輕女」的社會陋俗,如溺女嬰、蓄妾、重聘以及深居簡出等,使得婦女缺乏自由與幸福,而這些都是傳教時的阻力,因此希望藉由宗教教育的力量,使這些婦女成為女性的傳道人員。

  1884年(光緒10)1月「淡水女學堂」(Tamsui Girls’ SchooI)正式開學,一共有45名婦女入學,大半是來自宜蘭的噶瑪蘭平埔族人。為鼓勵婦女入學,女學堂不僅免學費,並補助旅費、膳宿、服裝等。但臺灣民眾依循禮教,不願女子拋頭露面、「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根深蒂固,在經傳道士大力宣導後,女學堂學生最多時也曾達八十人之眾此時的女學堂是一所以基督教為中心,結合老少婦女的學校。

  女學堂校長是由馬偕博士擔任,馬偕夫人和幾位傳道師師母擔任舍監和教師,牛津學堂的教師也來此授課,課程有:讀書、寫字、算術、歌唱、地理、婦女技能、聖經歷史和聖經教義等。基本上這所學校無學年及學分制,入學年齡也無限制。

  淡水女學堂之開創,為臺灣女子教育的嚆矢。受此新教育之薰陶,使婦女改變生活習慣,知識領域開拓,使他們不再侷於家庭的束縛,有助於改變婦女的社會地位。1901年 (明治34),馬偕博士逝世後「淡水女學堂」一度停辦,改為教士眷屬的宿舍,至1905年(明治38)才又恢復,復校後的淡水女學堂改採新的經營方針,訓練傳道人員不再是該校主要目的。

  1914年(大正3)5月,馬偕博士之子偕叡廉返臺創辦中學,將「淡水女學堂」改為四年制的「淡水女學校」,1922年(大正11)改名為「私立淡水女學院」;昭和13年因應日本學制改為「私立淡水女子高等學校」。戰後,於1945年(民國34)8月再度改名為「淡水女子中學校」。民國36年,淡水女子中學與淡江中學合併為一校,成為淡江中學女子部與男子部。現今為純德小學的校舍。

相關資訊

  • 室內空間不開放
  • 連絡電話:(02)2620-3850[1]

參考資料

  1. 2012年淡水旅遊地圖+文化資產簡介
1. 淡水鎮公所《淡水鎮志》,(未刊本,2006)。
2. 姚聰榮主編《淡江中學校史》,(臺北:臺北縣私立淡江中學,1997)。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