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也"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3 次修訂)
行 2: 行 2:
 
{{導覽條1|人物}}
 
{{導覽條1|人物}}
 
==簡介==
 
==簡介==
  [[江文也]]([[1910年]] 6月11日-[[1983年]] 10月23日),出生於日本時代的台北大稻埕,逝世於北京,是亞洲第一個獲得國際音樂大獎的音樂家,一生歷盡時局的動盪和文化衝突,在《[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0958 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一書中,作者以「台北出生、廈門成長、東京出名、北京憧憬、漢奸疑雲、反右被鬥、文革浩劫、曲繫蓬萊」總結這位音樂才子的一生。
+
  [[江文也]]([[1910年]]6月11日-[[1983年]]10月23日),出生於日本時代的臺北大稻埕,逝世於北京,是亞洲第一位獲得國際音樂大獎的音樂家,一生歷盡時局的動盪和文化衝突,在《[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0958 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一書中,作者以「台北出生、廈門成長、東京出名、北京憧憬、漢奸疑雲、反右被鬥、文革浩劫、曲繫蓬萊」總結這位音樂才子的一生。
  
  江文也的祖先是福建永定客家庄大地主,因逢饑荒,原是讀書人的祖父江國英渡海來台,開墾淡水附近三芝荒郊土地,並依故鄉埔頭之名,取名為埔頭坑。祖父墾荒有成,開始經商,除了收養的次子耕農,三個兒子都回福建應考,長子和三子為舉人,四子為秀才。日治以後,次子永生也加入家族事業,遷居艋舺,四子長生更大展鴻圖,遷居至大稻埕,商務還涉足船隻運輸,來往滬尾、基隆、廈門、橫濱等港口。[http://www.taipeimusic.org.tw/jiang_wen_ye/jiang_story_1.html]
+
  江文也的祖先是福建永定客家庄大地主,因逢饑荒,原是讀書人的祖父江國英渡海來臺,開墾[[淡水]]附近三芝荒郊土地,並依故鄉埔頭之名,取名為埔頭坑。祖父墾荒有成,開始經商,除了收養的次子耕農,三個兒子都回福建應考,長子和三子為舉人,四子為秀才。日治以後,次子永生也加入家族事業,遷居艋舺,四子長生更大展鴻圖,遷居至大稻埕,商務還涉足船隻運輸,來往滬尾、基隆、廈門、橫濱等港口。[http://www.taipeimusic.org.tw/jiang_wen_ye/jiang_story_1.html]
  
  本名[[江文彬]],1910年出生於大稻埕,1916年隨父母經商遷居至同屬日本統領的廈門,就讀由臺灣總督府辦理的臺籍子弟學校「旭瀛書院」。小學畢業後赴日本讀中學,[[1929年]]畢業於長野「上田中學」,同年春天進入東京「武藏高等工業學校」電氣科學習電器工程。因為喜歡音樂,於是晚間就到東京上野音樂學校選修聲樂,[[1932年]]工業學校畢業,即獲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簽約,改名「江文也」灌錄首張唱片,又參加第一、二屆全國音樂比賽,獲聲樂組入選,拜大師山田耕筰門下學習作曲、巡迴演出及錄音。
+
  江文也本名[[江文彬]],1910年出生於大稻埕,1916年隨父母經商遷居至同屬日本統領的廈門,就讀由臺灣總督府辦理的臺籍子弟學校「旭瀛書院」。小學畢業後赴日本讀中學,[[1929年]]畢業於長野「上田中學」,同年春天進入東京「武藏高等工業學校」電氣科學習電器工程。因為喜歡音樂,於是晚間就到東京上野音樂學校選修聲樂,[[1932年]]工業學校畢業,即獲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簽約,改名「江文也」灌錄首張唱片,又參加第一、二屆全國音樂比賽,獲聲樂組入選,拜大師山田耕筰門下學習作曲、巡迴演出及錄音。
  
 
  [[1932年]] 5月21日於東京日比谷公會堂,以山田耕作作品〈戰後〉一曲獲聲樂組比賽入選。[[1934年]]參加旅日音樂家組成演出的「臺灣鄉土訪問音樂團」,擔任男中音演唱,並於返鄉期間與其弟文光進行臺灣各地民歌資料的採集。[[1934年]]後在作曲界頻露鋒芒,分別以管絃樂作品〈白鷺的幻想〉、〈盆踊〉為主題的交響組曲,合唱曲〈潮音〉獲日本音樂比賽作曲組名次;[[1936年]]以管絃樂作品〈臺灣舞曲〉獲柏林第11屆奧林匹克國際音樂比賽特別獎;[[1938年]]以鋼琴曲〈斷章小品〉獲選為威尼斯第4屆國際音樂節作曲獎。4月擔任北平師範大學作曲教授,將祭孔音樂以現代管絃法編曲,創寫〈孔廟大成樂章〉和〈香妃傳〉等作品。
 
  [[1932年]] 5月21日於東京日比谷公會堂,以山田耕作作品〈戰後〉一曲獲聲樂組比賽入選。[[1934年]]參加旅日音樂家組成演出的「臺灣鄉土訪問音樂團」,擔任男中音演唱,並於返鄉期間與其弟文光進行臺灣各地民歌資料的採集。[[1934年]]後在作曲界頻露鋒芒,分別以管絃樂作品〈白鷺的幻想〉、〈盆踊〉為主題的交響組曲,合唱曲〈潮音〉獲日本音樂比賽作曲組名次;[[1936年]]以管絃樂作品〈臺灣舞曲〉獲柏林第11屆奧林匹克國際音樂比賽特別獎;[[1938年]]以鋼琴曲〈斷章小品〉獲選為威尼斯第4屆國際音樂節作曲獎。4月擔任北平師範大學作曲教授,將祭孔音樂以現代管絃法編曲,創寫〈孔廟大成樂章〉和〈香妃傳〉等作品。
  
 
  [[1950年]]後轉任天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教授,潛心整理吸取臺灣民間音樂素材,創作大型作品〈汨羅沉流〉等。[[1962年]]為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三百年,編寫作品〈第四交響曲〉。[[1957年]]捲入中國大陸政治的反右運動,被剝奪其教學、創作權利。直至[[1976年]]被錯劃為「右派」的身分才得以平反。晚年著手整理當年返臺採集的臺灣民歌,陸續改編成管絃樂伴奏的聲樂曲。[[1978年]]因創作管絃樂曲〈阿里山的歌聲〉導致病症突發,長期癱瘓而未成。於[[1983年]]10月23日逝世於北京。
 
  [[1950年]]後轉任天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教授,潛心整理吸取臺灣民間音樂素材,創作大型作品〈汨羅沉流〉等。[[1962年]]為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三百年,編寫作品〈第四交響曲〉。[[1957年]]捲入中國大陸政治的反右運動,被剝奪其教學、創作權利。直至[[1976年]]被錯劃為「右派」的身分才得以平反。晚年著手整理當年返臺採集的臺灣民歌,陸續改編成管絃樂伴奏的聲樂曲。[[1978年]]因創作管絃樂曲〈阿里山的歌聲〉導致病症突發,長期癱瘓而未成。於[[1983年]]10月23日逝世於北京。
 +
 +
==江文也《上代支那正樂考》是跨域思維的先行者==
 +
  江文也的跨界人生,除了中、日、台三地生活經驗的積累,也在音樂和經學的跨域研究及創作上,提出了突破窠臼的思維,對此,我們不能忽略他在1942年完成的《上代支那正樂考》一書。在音樂創作之餘,藉由這本書的寫作,我們看到了江文也不但是一位作曲家和聲樂家,同時也是一位對音樂本質有所創念的思想家。借用邱惠燕的論文研究所說的,「在描述孔子藝術形象方面,他能一改過去大家對孔子道德、宗教式的刻板印象,重新塑造、強調孔子的藝術風貌,甚至在研究孔子音樂思想方面,除了以現代美學觀點切入評論以外,還增添了許多個人觀點與主張,除了重申音樂家對國家、人民應負的民族文化責任之外,對於音樂政治化與政治音樂化有著正面的期許及影響。」在今天廣泛討論跨域思維的風氣下,江文也先生不啻為前導先驅。
 +
 +
*參考資料:邱惠燕,[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100NCYU5045048%22.&searchmode=basic#XXX 《上代支那正樂考》研究],2012年。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淡水學用語辭典
+
*淡水學用語辭典
:*《續修淡水鎮志》,未刊本,(淡水區公所,2012)
+
*《續修淡水鎮志》,未刊本,(淡水區公所,2012)
:*臺北縣立文化中心《江文也—中國現代民族音樂的先驅》,(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1月)。
+
*臺北縣立文化中心《江文也—中國現代民族音樂的先驅》,(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1月)。
:*[http://musiciantw.ncfta.gov.tw/list.aspx?c=&p=M003 江文也 | 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
*[http://musiciantw.ncfta.gov.tw/list.aspx?c=&p=M003 江文也 | 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1%9F%E6%96%87%E4%B9%9F 維基百科--江文也]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1%9F%E6%96%87%E4%B9%9F 維基百科--江文也]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0958 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作者:劉美蓮]
+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0958 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作者:劉美蓮]
:*[http://www.taipeimusic.org.tw/jiang_wen_ye/jiang_story_1.html 江文也小傳]
+
*[http://www.taipeimusic.org.tw/jiang_wen_ye/jiang_story_1.html 江文也小傳]
:*[http://tolib.org/libdata/1/html/announcement/2014/20140418/website_zh/composers.htm 江文也-首位享譽國際樂壇的東方作曲家]
+
*[http://tolib.org/libdata/1/html/announcement/2014/20140418/website_zh/composers.htm 江文也-首位享譽國際樂壇的東方作曲家]
:*[http://musicbrowser.culture.tw/?p=187 從臺灣、白鷺出發的作曲家 記江文也二三事]
+
*[http://musicbrowser.culture.tw/?p=187 從臺灣、白鷺出發的作曲家 記江文也二三事]
:*[http://www.918.org.tw/temple5/view.asp?id=2 八庄大道公:八庄名人]
+
*[http://www.918.org.tw/temple5/view.asp?id=2 八庄大道公:八庄名人]
:*[http://www.taipeimusic.org.tw/jiang_wen_ye/defaul.htm 江文也樂友會]
+
*[http://www.taipeimusic.org.tw/jiang_wen_ye/defaul.htm 江文也樂友會]
:*[http://tamsui.yam.org.tw/tsmc/tsmc0007.htm#pe041 江文也作品表]
+
*[http://tamsui.yam.org.tw/tsmc/tsmc0007.htm#pe041 江文也作品表]
:*[http://musicdrama.hakka.gov.tw/Top/ViewDetail.aspx?TID=87 江文也 - 客家音樂戲劇人才資料庫]
+
*[http://musicdrama.hakka.gov.tw/Top/ViewDetail.aspx?TID=87 江文也 - 客家音樂戲劇人才資料庫]
 +
 
 +
[[Category:人物]][[Category:音樂家]][[Category:1910年出生]][[Category:1983年逝世]]
  
[[Category:人物]]
+
[[en:Jiang Wen-Ye]]
[[Category:1910年出生]]
+
[[ja:江文也]]
[[Category:1983年逝世]]
+
{{淡水20世紀人物導覽盒}}

於 2022年5月30日 (一) 01:47 的最新修訂

江文也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人物

簡介[編輯]

  江文也1910年6月11日-1983年10月23日),出生於日本時代的臺北大稻埕,逝世於北京,是亞洲第一位獲得國際音樂大獎的音樂家,一生歷盡時局的動盪和文化衝突,在《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一書中,作者以「台北出生、廈門成長、東京出名、北京憧憬、漢奸疑雲、反右被鬥、文革浩劫、曲繫蓬萊」總結這位音樂才子的一生。

  江文也的祖先是福建永定客家庄大地主,因逢饑荒,原是讀書人的祖父江國英渡海來臺,開墾淡水附近三芝荒郊土地,並依故鄉埔頭之名,取名為埔頭坑。祖父墾荒有成,開始經商,除了收養的次子耕農,三個兒子都回福建應考,長子和三子為舉人,四子為秀才。日治以後,次子永生也加入家族事業,遷居艋舺,四子長生更大展鴻圖,遷居至大稻埕,商務還涉足船隻運輸,來往滬尾、基隆、廈門、橫濱等港口。[1]

  江文也本名江文彬,1910年出生於大稻埕,1916年隨父母經商遷居至同屬日本統領的廈門,就讀由臺灣總督府辦理的臺籍子弟學校「旭瀛書院」。小學畢業後赴日本讀中學,1929年畢業於長野「上田中學」,同年春天進入東京「武藏高等工業學校」電氣科學習電器工程。因為喜歡音樂,於是晚間就到東京上野音樂學校選修聲樂,1932年工業學校畢業,即獲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簽約,改名「江文也」灌錄首張唱片,又參加第一、二屆全國音樂比賽,獲聲樂組入選,拜大師山田耕筰門下學習作曲、巡迴演出及錄音。

  1932年 5月21日於東京日比谷公會堂,以山田耕作作品〈戰後〉一曲獲聲樂組比賽入選。1934年參加旅日音樂家組成演出的「臺灣鄉土訪問音樂團」,擔任男中音演唱,並於返鄉期間與其弟文光進行臺灣各地民歌資料的採集。1934年後在作曲界頻露鋒芒,分別以管絃樂作品〈白鷺的幻想〉、〈盆踊〉為主題的交響組曲,合唱曲〈潮音〉獲日本音樂比賽作曲組名次;1936年以管絃樂作品〈臺灣舞曲〉獲柏林第11屆奧林匹克國際音樂比賽特別獎;1938年以鋼琴曲〈斷章小品〉獲選為威尼斯第4屆國際音樂節作曲獎。4月擔任北平師範大學作曲教授,將祭孔音樂以現代管絃法編曲,創寫〈孔廟大成樂章〉和〈香妃傳〉等作品。

  1950年後轉任天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教授,潛心整理吸取臺灣民間音樂素材,創作大型作品〈汨羅沉流〉等。1962年為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三百年,編寫作品〈第四交響曲〉。1957年捲入中國大陸政治的反右運動,被剝奪其教學、創作權利。直至1976年被錯劃為「右派」的身分才得以平反。晚年著手整理當年返臺採集的臺灣民歌,陸續改編成管絃樂伴奏的聲樂曲。1978年因創作管絃樂曲〈阿里山的歌聲〉導致病症突發,長期癱瘓而未成。於1983年10月23日逝世於北京。

江文也《上代支那正樂考》是跨域思維的先行者[編輯]

  江文也的跨界人生,除了中、日、台三地生活經驗的積累,也在音樂和經學的跨域研究及創作上,提出了突破窠臼的思維,對此,我們不能忽略他在1942年完成的《上代支那正樂考》一書。在音樂創作之餘,藉由這本書的寫作,我們看到了江文也不但是一位作曲家和聲樂家,同時也是一位對音樂本質有所創念的思想家。借用邱惠燕的論文研究所說的,「在描述孔子藝術形象方面,他能一改過去大家對孔子道德、宗教式的刻板印象,重新塑造、強調孔子的藝術風貌,甚至在研究孔子音樂思想方面,除了以現代美學觀點切入評論以外,還增添了許多個人觀點與主張,除了重申音樂家對國家、人民應負的民族文化責任之外,對於音樂政治化與政治音樂化有著正面的期許及影響。」在今天廣泛討論跨域思維的風氣下,江文也先生不啻為前導先驅。

參考資料[編輯]

  • 淡水學用語辭典
  • 《續修淡水鎮志》,未刊本,(淡水區公所,2012)
  • 臺北縣立文化中心《江文也—中國現代民族音樂的先驅》,(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1月)。
  • 江文也 | 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相關連結[編輯]

文學家 文化工作者 許慧明
文史工作者 張建隆紀榮達羅文德蘇文魁
作家 舞鶴林良林輝焜王昶雄林蔚伶
書法家 張炳煌
詩人 汪李如月林其美李魁賢洪萬吉
歷史研究者 謝德錫
其他 蔡素芬鄭水龍張永智
台灣之最 乞丐之母 施照子
匠師 佛雕 邵來成
其他 李棗柴
技術人員 技手 富田四郎
改革人士 抗日 雷燦南
政治人物
里長 李宗文
副鎮長 李永熏
淡水鎮長 陳根旺鄭永富
街長 淡水街街長
廈門司法代書人會會長 蔣光農
總統 李登輝
總統夫人 李曾文惠
鎮長 杜麗水王慶賢
其他 白金泉張安樂盧宗興盧修一李獻鐘蔡錦賢鄭宇恩高永李宗卓陳家興
科學家 柯威霖
軍人 查爾斯‧謝朵沃斯
音樂家 作曲家 李雙澤
其他 金門王鍾成虎黃政德黃淵泉江文也李炳輝林生祥
茶家 陳廷堅
商人 陳有財許炳松李好生李江河林熊徵林謝罕見洪許俸洪維新紀秋水紀錦成施萬松施禎益許添財許添福鄭水梯鄭春生麥春福陳天錫李水清李永和林建盛王慶賢林平侯李奎璧郭水源
基督徒 牧師 連易宗駱先春
教育家 校長 居浩然居瀛玖張鳴謝隆盛陳淑女鄭嘉昌盧園有坂一世樓迎統張建邦
教師 柯設偕杜守正
教授 黃瑞茂蔡葉偉王慰慈黃建淳張家宜黃繁光施金水林信成盧明智李其霖林呈蓉梁景峰李乾朗
講師 蔡以倫
望族 汪明燦李祥奎
畫家 張萬傳莊武男李永沱林玉珠楊三郎楊進士
運動員 棒球選手 李桀郡王宸浩許聖杰顏淳浩
職業高爾夫球員 柯設偕杜守正
職業高爾夫球師 陳清水
其他 曾文鼎
歌手 張雨生胡德夫李建復楊弦楊祖珺
廚師 楊鄭錦文
醫生 歐陽培銓張洪蚶陳信雄李樹林
藝人 盧廣仲桂綸鎂
警界人物 山本正一
攝影師 蔡坤煌白雙爵程許忠馮文星張鑽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