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楓香茶米新視界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40: 行 40:
  
 
===[[百年楓香]]===
 
===[[百年楓香]]===
[[image:第一棵樹.jpg|thumb|200px|位於中坑道路旁的百年楓香]]
 
 
楓樹,有著太多太多的別稱例如,像是楓樹坑、楓仔腳、土地公腳等...。 大楓樹地區有個名為楓樹坑的俗稱,為何有如此多名稱來稱呼楓樹坑?從耆老的口訴中,在以前這裡是平埔族的聚落之一,稱之為頂社,族人聚集地又稱為社底。在人口稀少的年代,到處都是山林,各山林內有許多大樹,諸如楓香樹、松樹、樟樹等等,其中最多的就是楓香樹,楓香在台語的說詞上稱為楓仔樹,楓樹坑就是因此而得名。  
 
楓樹,有著太多太多的別稱例如,像是楓樹坑、楓仔腳、土地公腳等...。 大楓樹地區有個名為楓樹坑的俗稱,為何有如此多名稱來稱呼楓樹坑?從耆老的口訴中,在以前這裡是平埔族的聚落之一,稱之為頂社,族人聚集地又稱為社底。在人口稀少的年代,到處都是山林,各山林內有許多大樹,諸如楓香樹、松樹、樟樹等等,其中最多的就是楓香樹,楓香在台語的說詞上稱為楓仔樹,楓樹坑就是因此而得名。  
  
行 50: 行 49:
  
 
第三棵往林口的舊路邊的百年老楓,位於龜山鄉楓樹村18鄰40號(光華路一段 658巷進入) 位於光華路一段658巷底的私人土地上。
 
第三棵往林口的舊路邊的百年老楓,位於龜山鄉楓樹村18鄰40號(光華路一段 658巷進入) 位於光華路一段658巷底的私人土地上。
   
+
 
+
 
 +
  [[檔案:第一棵樹.jpg|縮圖|第一棵樹.jpg]]      [[檔案:林口.png|縮圖|]] [[檔案:土地公.png|縮圖|]]
 +
    位於中坑道路旁的百年楓香              位於林口舊路旁    位於土地公旁
  
 
===[[土地公]]===
 
===[[土地公]]===
 +
 
[[image:桃園土地公文化館.jpg|thumb|200px|桃園土地公文化館]]
 
[[image:桃園土地公文化館.jpg|thumb|200px|桃園土地公文化館]]
 
[[image:福德宮.jpg|thumb|200px|福德宮]]
 
[[image:福德宮.jpg|thumb|200px|福德宮]]
在當地唯一受居民供奉的神祇,就是土地公, 土地公對在地居民的重要性,不只是一種信仰,更是與當地居民的生活密不可分, 祭拜土地公不再只是為了祈求農作豐收,而是一種精神寄託。當地人更有一句俗諺:『田頭田尾土地公』,可見一般。
+
祭祀土地公是臺灣最常見的民間信仰,全臺為數最多的廟宇,當屬這種與百姓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的土地公廟;其中,桃園市的桃園區,總計有土地公廟二百五十五座,加上配祀在其他較大廟宇供奉的土地公神三十座共有二百八十五座,約略每平方公里有八座的土地公廟,分布密度,居全國之冠。桃園市桃園區的土地公廟,為什麼會那麼興盛?除了信仰的支持,地方快速的開發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
 +
 
 +
土地神的神位雖不高,但庇佑卻很廣泛,無論健康、農業生產、求子、訴訟、婚姻、經商、旅遊等,舉凡人們想的到的問題,土地公廟裡供奉的福德正神,都可以保佑;久之,土地神就成為先民最依賴的神祇,有聚落的地方,都會出現不拘形式的土地神供奉處。
 +
 
 +
因此,早期桃園區在田頭水尾、街頭街尾、庄前庄後、河流沿岸、巟郊墳地,都看得到各種式樣的土地公廟,從簡陋的三塊石頭拼湊而成,到金壁輝煌廟宇型的土地公廟,散布在全區各處。
 +
 
 +
桃園區是桃園市的經濟、政治中心,各項建設、發展迅速,當隱身在草叢中的小土地公廟,隨著整片土地被開發商買下,建商或者當地居民都以遷移的方式主動保留。
 +
 
 +
大樓林立的桃園區,類似這樣的土地公廟數量最多,在許多大樓的邊角處,都可以看得到這類庇佑眾生的土地公廟。
 +
 
 +
桃園區隨著人口增加,政府必須徵收學校預定地,廣設國中小學;這也產生了學校與土地公廟共生的現象,例如,桃園區的同德國中,徵收的校地有兩座土地公廟,校方依當地民眾要求,保留了這兩座土地公廟。
 +
 
 +
但基於學校使用的完整性,原土地公廟被遷移安置在學校的左側一角及左後側的一方;並由當地民眾集資修建成目前的豐年宮及鎮安祠,分別成立信眾管理委員會,其中鎮安祠用一道鐵門與學校區隔,民眾及學校可以透過鐵門進出,讓土地公廟存續,這也成為地方的佳話。
  
 +
桃園有多處土地公廟,為了保留相當的文化資料,成立了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以三個特色闡揚土地公文化:傳統創新、藝文新象、教育推廣來讓現代人了解台灣傳統文化。
  
楓樹村的楓樹坑總共有四間土地公廟,有位在楓樹村東南角的「下土地公廟」、以及位於桃園市龜山區中坑街上的「田頭土地公」等等。
 
  
下土地公廟起初是位在現今位置稍微上方一點之處, 日據時期,由於日本人在楓樹村建造碉堡,讓原址的土地公廟環境受到波及, 開挖的土壤會順著地形的坡度往下流至土地公廟,覆蓋到土地公, 陳姓人家便將祂遷移至現址,也就是現在的下土地公廟。 下土地公廟在這4間之中,最原始也最具規模, 信仰土地公廟、社底土地公廟及國小土地公廟, 也都是由其分香而陸續建廟完成。
 
  
「田頭土地公」早先貧困時期農戶們僅立三塊石頭奉拜,於民國84年由黃、李、郭、詹、陳等戶籌款建廟安奉,是座具有傳統文化和安定人心功能的廟。可由光明街290巷左轉直行約160公尺來到賞花路線-中坑線、風尾坑線交叉口延伸至中坑五號橋前便可到達。
+
而楓樹里中有一間土地公廟,名為「田頭土地公」,位於桃園市龜山區中坑街上,早先貧困時期農戶們僅立三塊石頭奉拜,於民國84年由黃、李、郭、詹、陳等戶籌款建廟安奉,是座具有傳統文化和安定人心功能的廟。可由光明街290巷左轉直行約160公尺來到賞花路線-中坑線、風尾坑線交叉口延伸至中坑五號橋前便可到達。
  
 
[[image:頭田土地公廟.png|thumb|200px|田頭土地公廟]]
 
[[image:頭田土地公廟.png|thumb|200px|田頭土地公廟]]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