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魁賢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14年12月21日 (日) 14:45 由 台灣阿成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人物

  • 影片描述:李魁賢談《但求不愧我心》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李魁賢〈茨後一欉茄苳〉
  • 影片來源:YouTube


簡介

  李魁賢1937年-),1937年出生於日治北市太平町,亦即現今涼州街,不過他的祖籍卻是淡水。於台北工業專科學校(現台北科技大學)主修化學工程,後於教育部歐洲語文中心主修德文。1953年首度發表詩作,爾後持續不斷寫詩、譯詩,長達五十多年。

  李魁賢臺灣著名詩人、文化評論人、翻譯家,同時享譽台灣及國際詩壇,除了屢獲台灣文壇的諸多獎項,如吳濁流新詩獎、巫永福評論獎、笠詩刊評論獎、行政院文化獎、吳三連獎等;也常獲得外國的文學獎項,如英國國際詩人學會傑出詩人獎、印度千禧年詩人獎。曾在2001年2003年2006年三度獲國際詩人學會(International Poets Academy)推薦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是台灣本土第一位被提名諾貝爾獎的詩人。

  他的詩作、譯作等身,除了在台灣發表之外,也發表於中國、美國、菲律賓、香港等地,詩作被翻譯並在日本、韓國、加拿大、紐西蘭、荷蘭、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印度、希臘、美國、西班牙、蒙古等國發表。

獎項

  • 1967年 優秀詩人獎
  • 1975年 吳濁流新詩獎
  • 1975年 中山技術發明獎
  • 1976年 英國國際詩人學會傑出詩人獎
  • 1978年 中興文藝奬章詩歌獎
  • 1982年 義大利藝術大學文學傑出獎
  • 1983年 比利時布魯塞爾市長金質奬章
  • 1984年 笠詩評論獎
  • 1986年 美國愛因斯坦國際學術基金會和平銅牌獎
  • 1986年 巫永福評論獎
  • 1993年 韓國亞洲詩人貢獻獎
  • 1994年 笠詩創作獎
  • 1994年 榮後台灣詩獎
  • 1998年 印度國際詩人年度最佳詩人獎
  • 2000年 印度國際詩人學會千禧年詩人獎
  • 2001年 賴和文學獎
  • 2001年 行政院文化獎
  • 2002年 印度麥氏學會(Michael Madhusudan Academy)詩人獎
  • 2002年 台灣新文學貢獻獎
  • 2004年 吳三連獎新詩獎
  • 2004年 印度國際詩人亞洲之星獎
  • 2005年 蒙古文化基金會文化名人獎牌和詩人奬章
  • 2006年 蒙古建國八百週年成吉思汗金牌、成吉思汗大學金質奬章和蒙古作家聯盟推廣蒙古文學貢獻獎
  • 2011年 真理大學台灣文學家牛津獎

作品

  1. 《靈骨塔及其他》(1963年)
  2. 《枇杷樹》(1964年)
  3. 《南港詩抄》(1966年)
  4. 《赤裸的薔薇》(1976年)
  5. 《李魁賢詩選》(1985年)
  6. 《水晶的形成》(1986年)
  7. 《永久的版圖》(1990年)
  8. 《祈禱》(1993年)
  9. 《黃昏的意象》(1993年)
  10. 《秋與死之憶》(1993年)
  11. 《里爾克詩集》(全三冊,1994年)
  12. 《溫柔的美感》(2001 年)
  13. 《李魁賢詩集》(全六冊,2001 年)
  14. 《李魁賢文集》(全十冊,2002年)
  15. 《李魁賢譯詩集》(全八冊,2003年)
  16. 《歐洲經典詩選》(全25冊,2001~2005年)
  17. 《台灣詩人選集 25:李魁賢集》(2008 年)
  18. 《安魂曲》(2010年)
  19. 《秋天還是會回頭》(2010年)
  20. 《我不是一座死火山》(2010年)
  21. 《我的庭院》(2010年)
  22. 《千禧年詩集》(2010年)
  23. 《台灣意象集》(2010年)
  24. 《輪盤》(2010年)
  25. 《靈骨塔及其他 — 增訂本》(2010年)
  26. 《名流詩叢》(全18冊,2010~2013年)
  27. 《人生拼圖——李魁賢回憶錄》(2013年)

相關頁面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