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忌利士洋行" 修訂間的差異
小 (→相關連結) |
(→交通資訊) |
||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0 次修訂) | |||
行 5: | 行 5: | ||
==簡介== | ==簡介== | ||
− | [[得忌利士洋行]] | + | [[得忌利士洋行]](Douglas Lapraik & Co.),於[[1871年]]由經營航運業務的英國得忌利士洋行所建,[[2013年]]完成修復後重新啟用,位於[[淡水老街]]末段、[[埔頂]]下方,舊稱[[烽火段]]。清末,此路段洋行林立,[[得忌利士洋行]]便是其中之一。然而特殊的是,此洋行除了具備一般洋行的貿易功能之外,更主要經營航運業務,是清末臺灣開港及北臺灣航運發展的歷史見證,其存在是[[淡水區]][[烽火段]]過去洋行林立的歷史證據。 |
+ | |||
+ | [[2008年]]臺北縣政府文化局配合中央政府「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將[[淡水老街]][[中正路]]後段「打造淡水藝術大街」一案列為重點施政,「英商得忌利士洋行」則列於相關工程範圍中,期間針對該兩棟建物的文化資產價值與定位進行許多討論,後由[[淡水區公所]]向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依建築法第99條規定申請「紀念性建築物」認定獲准,並由[[淡水古蹟博物館]]委託中原大學建築系黃俊銘教授進行區域內相關歷史背景與建物現況調查,並將研究成果作為後續復舊修復之基礎資料,確立未來保存、修復與管理維護方針。兩棟建築所在位置,當時為鄰近德記洋行(Tait & Co.)的「[[道格拉斯洋行]]」(Douglas Lapraik & Co.),清末文獻檔案稱「[[得忌利士洋行]]」。目前依當時空間使用功能,前棟定名為「第一檢查場」,後棟定名為「輸入品倉庫」。[[2013年]]3月30日重新啟用時,於前棟「第一檢查場」舉辦「老洋行‧新淡水-得忌利士洋行復舊特展」。 | ||
+ | |||
+ | ===第一檢查場=== | ||
+ | 前棟建築物,為面寬五開間的一層樓磚石砌構造,屋面鋪傳統仰合瓦,其主要結構可分為正立面的磚連拱、兩側石砌山牆,以及位於內部的西式木構架拱等三大部份,其中磚連拱結構包括樑柱構架及拱兩部分,兩側山牆屬承重牆系統,木構架拱則為山形構架與木拱的組合,各有不同。其中仿哥徳風味之木架構拱,為目前全臺僅見,更具特色。 | ||
+ | |||
+ | ===輸入品倉庫=== | ||
+ | 後棟建築物,為矩形的廣間型建築,結構主體由屋架、柱、牆體以及基礎所構成,後期在北面增建許多空間,增建空間連結北方的古蹟「[[日商中野宅]]」。屋架由特殊形式之中柱式木屋架和拉力桿組成,是支撐屋頂載重作用之主要構架,東西兩面山牆與北面牆體為斗砌磚牆,南面牆面由九個磚拱牆組成。該建築物於[[2013年]]3月完成修復工程,並辦理開幕啟用。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期望藉由該空間的的重新開啟,來承續此一建築物的過往歷史、使用架構、實用價值與精神,並藉以紀錄[[淡水]]街區歷史面貌與記憶。 | ||
+ | <gallery widths="300px" heights="200px"> | ||
+ | 檔案:得忌利士洋行-輸入品倉庫舊牆.JPG | ||
+ | 檔案:得忌利士洋行.JPG | ||
+ | </gallery> | ||
==交通資訊== | ==交通資訊== | ||
*開放時間: | *開放時間: | ||
− | :: | + | ::週一至週五09:30至17:00;週六至週日09:30至18:00(每個月第一個週一休館) |
*電話:02-2629-9522 | *電話:02-2629-9522 | ||
− | * | +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新生里]][[中正路]]316號 |
− | * | + | *[[捷運淡水站]]下車轉搭三重客運淡海-板橋線857或紅26或836遊園公車至「小白宮站」(或「紅毛城站」),步行過馬路往[[淡水老街]](捷運站)方向約300公尺。 |
− | {{Map1| | + | {{Map1|25.17266, 121.43698}} |
==資料來源== | ==資料來源== | ||
*[http://pu1125.pixnet.net/blog/post/143874476-%E3%80%90%E5%8F%B0%E5%8C%97%E3%80%91%E6%B7%A1%E6%B0%B4%E6%96%B0%E6%99%AF%E9%BB%9E%EF%BD%9E%E5%BE%97%E5%BF%8C%E5%88%A9%E5%A3%AB%E6%B4%8B%E8%A1%8C 【台北】淡水新景點~得忌利士洋行] | *[http://pu1125.pixnet.net/blog/post/143874476-%E3%80%90%E5%8F%B0%E5%8C%97%E3%80%91%E6%B7%A1%E6%B0%B4%E6%96%B0%E6%99%AF%E9%BB%9E%EF%BD%9E%E5%BE%97%E5%BF%8C%E5%88%A9%E5%A3%AB%E6%B4%8B%E8%A1%8C 【台北】淡水新景點~得忌利士洋行] | ||
− | *[http://www. | + | *[http://www.culture.ntpc.gov.tw/news1/detail.aspx?Node=1088&Page=5806&Index=1&WID=560d2ade-378e-4cb6-8cb4-c2ce2b227759 「老洋行‧新淡水-得忌利士洋行」3月30日與您見面] |
+ | *[http://unistar2012.com/profile.php 得忌利士洋行簡介 - 跨越世紀藝起來得忌利士洋行觀潮響宴] | ||
==相關頁面== | ==相關頁面== | ||
*[[烽火段]] | *[[烽火段]] | ||
+ | *[[中野金太郎宅]] | ||
+ | |||
+ | ==相關新聞== | ||
+ |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88463 2016-05-11 〈台北都會〉淡水得忌利士洋行 打造創客基地]【自由時報】 | ||
+ | *[http://www.cna.com.tw/news/acul/201806080284.aspx 2018-06-08 齊柏林基金會落腳淡水 與台灣的戀愛持續進行式]【CNN】 | ||
==相關連結== | ==相關連結== | ||
行 27: | 行 45: | ||
*[http://trtravels.pixnet.net/blog/post/96229540-【淡水】得忌利士洋行 【淡水】得忌利士洋行] | *[http://trtravels.pixnet.net/blog/post/96229540-【淡水】得忌利士洋行 【淡水】得忌利士洋行] | ||
*[http://blog.xuite.net/linpapahu/twblog/171364031-【新北悠遊】25102++淡水老洋行 2013-08-27 【新北悠遊】25102 淡水老洋行] | *[http://blog.xuite.net/linpapahu/twblog/171364031-【新北悠遊】25102++淡水老洋行 2013-08-27 【新北悠遊】25102 淡水老洋行] | ||
+ | *[http://www.paulyear.com/blog/post/341833406-新北淡水景點-得忌利士洋行%26淡水長老教會%26德 新北淡水景點 得忌利士洋行&淡水長老教會&德裕魚酥~古蹟懷舊小旅行] | ||
[[Category:景點]][[Category:紀念性建築]] | [[Category:景點]][[Category:紀念性建築]] |
於 2021年8月7日 (六) 16:13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影片描述:淡水--得忌利士洋行--微電影
- 影片來源:YouTube
簡介
得忌利士洋行(Douglas Lapraik & Co.),於1871年由經營航運業務的英國得忌利士洋行所建,2013年完成修復後重新啟用,位於淡水老街末段、埔頂下方,舊稱烽火段。清末,此路段洋行林立,得忌利士洋行便是其中之一。然而特殊的是,此洋行除了具備一般洋行的貿易功能之外,更主要經營航運業務,是清末臺灣開港及北臺灣航運發展的歷史見證,其存在是淡水區烽火段過去洋行林立的歷史證據。
2008年臺北縣政府文化局配合中央政府「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將淡水老街中正路後段「打造淡水藝術大街」一案列為重點施政,「英商得忌利士洋行」則列於相關工程範圍中,期間針對該兩棟建物的文化資產價值與定位進行許多討論,後由淡水區公所向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依建築法第99條規定申請「紀念性建築物」認定獲准,並由淡水古蹟博物館委託中原大學建築系黃俊銘教授進行區域內相關歷史背景與建物現況調查,並將研究成果作為後續復舊修復之基礎資料,確立未來保存、修復與管理維護方針。兩棟建築所在位置,當時為鄰近德記洋行(Tait & Co.)的「道格拉斯洋行」(Douglas Lapraik & Co.),清末文獻檔案稱「得忌利士洋行」。目前依當時空間使用功能,前棟定名為「第一檢查場」,後棟定名為「輸入品倉庫」。2013年3月30日重新啟用時,於前棟「第一檢查場」舉辦「老洋行‧新淡水-得忌利士洋行復舊特展」。
第一檢查場
前棟建築物,為面寬五開間的一層樓磚石砌構造,屋面鋪傳統仰合瓦,其主要結構可分為正立面的磚連拱、兩側石砌山牆,以及位於內部的西式木構架拱等三大部份,其中磚連拱結構包括樑柱構架及拱兩部分,兩側山牆屬承重牆系統,木構架拱則為山形構架與木拱的組合,各有不同。其中仿哥徳風味之木架構拱,為目前全臺僅見,更具特色。
輸入品倉庫
後棟建築物,為矩形的廣間型建築,結構主體由屋架、柱、牆體以及基礎所構成,後期在北面增建許多空間,增建空間連結北方的古蹟「日商中野宅」。屋架由特殊形式之中柱式木屋架和拉力桿組成,是支撐屋頂載重作用之主要構架,東西兩面山牆與北面牆體為斗砌磚牆,南面牆面由九個磚拱牆組成。該建築物於2013年3月完成修復工程,並辦理開幕啟用。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期望藉由該空間的的重新開啟,來承續此一建築物的過往歷史、使用架構、實用價值與精神,並藉以紀錄淡水街區歷史面貌與記憶。
交通資訊
- 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09:30至17:00;週六至週日09:30至18:00(每個月第一個週一休館)
- 電話:02-2629-9522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新生里中正路316號
- 捷運淡水站下車轉搭三重客運淡海-板橋線857或紅26或836遊園公車至「小白宮站」(或「紅毛城站」),步行過馬路往淡水老街(捷運站)方向約300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