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藤新平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後藤新平

  後藤新平(1857年7月24日 - 1929年4月13日),日本岩手縣人,須賀川醫學校畢業,歷任愛知縣病院院長、愛知醫學校校長。1883年入內務省衛生局,1892年升任局長。1895年任臨時陸軍檢疫部事務官長,為甲午戰爭返日的兵士檢疫而重返衛生局長。1896年先任台灣總督府衛生顧問,1898年3月隨第四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來台任民政局長(後改民政長官)。
  後藤新平不僅在台灣開啟了日本殖民建設,同時也提出對台灣人的精神教化政策,後者影響尤其深刻。

歷任職位

  • 1896年:臺灣總督府 衛生顧問
  • 1898年-1906年:臺灣總督府 民政長官
  • 1906年-1908年: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 首任總裁
  • 1908年-1913年:遞信大臣
  • 1908年-1911年:內閣鐵道院 總裁
  • 1916年-1918年、1923年-1924年:內務大臣
  • 1918年:日本外務大臣
  • 1919年-1929年:拓殖大學校長
  • 1920年-1923年:東京市長
  • 1923年:帝都復興院 總裁
  • 1924年:東京放送局 首任總裁

政策

臺灣舊習慣調查

  後藤研究出臺灣一直被清朝視為化外之地,臺灣人的地方仕紳於是各自為政,自治非常發達。這種自治是一種習慣法,然而日本統治者卻想要引進新的文明、新的法令,臺灣人根本聽不下去,難措手足,這就是失敗的根源。今後的方針,應該恢復舊習慣,總督府只站在監督者的立場,只有發現弊害時,才逐漸改善,這樣的行政就事半功倍。
  後藤新平為了徹底尊重台灣舊習慣,首先他展開大規模調查。1900年,後藤新平聘請京都帝國大學教授岡松參太郎,於1901年成立臨時台灣舊習慣調查會,後藤新平自己擔任會長。1903年,京都帝國大學教授織田萬加入調查會。

改善交通基礎建設

  清朝統治期間花了7年鋪設約100公里的鐵路,但是品質不佳。日本接收臺灣後,民間成立臺灣鐵路公司,計劃興建臺灣縱貫鐵路。後藤新平上任後,主張鐵路國有並成立臺灣鐵路部,自己擔任部長。1908年,臺灣縱貫鐵路完成。現今的縱貫鐵路絕大部分就是在其任內所完成,在臺灣林業史上曾經扮演重要角色的阿里山森林鐵路也是由後藤新平主導興建。

充實衛生設備

  臺灣當時有許多傳染病,甚至曾經因鼠疫而死了4500人。充實衛生設備最大的重點是建設上下水道。日本剛開始統治臺灣時,軍用水道只有基隆與淡水兩處,後來在後藤新平積極推動下,臺灣的上下水道比日本國內還要早完成。

建立製糖產業

  後藤引進新式製糖技術、經營模式及大量資本,促使臺灣糖業發展,以期產量能達到日本殖民母國的需求。

廢除「三段警備法」

  後藤在治理臺灣面臨到最大的問題是「抗日游擊隊」。後藤新平的策略是讓警察深入民眾,孤立游擊隊,並且對游擊隊招降。後藤鑑於台灣義民抗日活動頻繁,便把乃木希典總督試行的「土匪招降策」在全台各地推行,並在招降抗日分子後進行槍決。   1902年,幾乎已經看不到抗日游擊隊的蹤影。

鴉片漸進政策

  後藤新平的鴉片政策是:1.鴉片改為政府專賣 2.須憑醫生證明才可買鴉片 3.鴉片課以高稅。
  鴉片漸禁政策以獲得鴉片暴利為優先考量,用簡單可行的方式管理吸食鴉片的人口為次。

土地調查

  後藤將清政府時期台灣的隱田清理出來,以便為日本殖民政府增加稅收,而有不實記載的,更可以收歸日本政府所有。
  1898年,後藤新平設立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自己擔任局長。1904年,土地調查告一段落,台灣總督府並以公債向大租戶強換農田,使得殖民政府成為台灣最大地主,增加後來稻米、蔗糖的輸日

作品

  • 1882年:《海水功用論 附海濱療法》
  • 1889年:《国家衛生原理》
  • 1916年:《日本膨脹論》
  • 1921年:《日本殖民政策一斑》
  • 1923年:《帝都復興與建築資料》
  • 1926年:《政治的倫理化》

參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