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礐渡頭"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新頁面: {{導覽條1|景點}} ==簡介==   屎礐渡頭位於現今金色水岸阿媽酸梅湯旁的巷子。清代稱公館碼頭,為來往唐山及台北內港船舶聚泊之處...)
 
行 2: 行 2:
  
 
==簡介==
 
==簡介==
  [[屎礐渡頭]]位於現今金色水岸阿媽酸梅湯旁的巷子。清代稱公館碼頭,為來往唐山及台北內港船舶聚泊之處,對面有[[公館巷]]可通滬尾各街莊,可說是街民與貨品出入要津。在沖水馬桶未普及的時候,只有傳統式廁所(俗稱「屎礐」),必須由挑夫來清理。對於當時的農業社會,這些「黃金」正是最佳的水肥來源。日治時代航運日漸蕭條,「淡水街役場」(等於今天的鎮公所)為了公共衛生,便指定這裡為水肥的集散中心,於是各地的菜農們便乘[[舢舨]]來這買水肥,載回上游的蘆洲等地去灌溉,所以才有「[[屎礐渡頭]]」(「屎礐仔渡頭」)稱呼,光復後家庭化糞池和化學肥料取而代之,此地改為公廁。民國86年([[1997年]]),此一現代公廁竣工使用,沿用舊名以見證此一歷史。
+
  [[屎礐渡頭]]位於更正確的位置在「淡水信用合作社」和「三協成糕餅舖」中間的防火巷之中。清代稱公館碼頭,為來往唐山及台北內港船舶聚泊之處,對面有[[公館巷]]可通滬尾各街莊,可說是街民與貨品出入要津。在沖水馬桶未普及的時候,只有傳統式廁所(俗稱「屎礐」),必須由挑夫來清理。對於當時的農業社會,這些「黃金」正是最佳的水肥來源。日治時代航運日漸蕭條,「淡水街役場」(等於今天的鎮公所)為了公共衛生,便指定這裡為水肥的集散中心,於是各地的菜農們便乘[[舢舨]]來這買水肥,載回上游的蘆洲等地去灌溉,所以才有「[[屎礐渡頭]]」(「屎礐仔渡頭」)稱呼,光復後家庭化糞池和化學肥料取而代之,此地改為公廁。民國86年([[1997年]]),此一現代公廁竣工使用,沿用舊名以見證此一歷史。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於 2014年6月1日 (日) 11:23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簡介

  屎礐渡頭位於更正確的位置在「淡水信用合作社」和「三協成糕餅舖」中間的防火巷之中。清代稱公館碼頭,為來往唐山及台北內港船舶聚泊之處,對面有公館巷可通滬尾各街莊,可說是街民與貨品出入要津。在沖水馬桶未普及的時候,只有傳統式廁所(俗稱「屎礐」),必須由挑夫來清理。對於當時的農業社會,這些「黃金」正是最佳的水肥來源。日治時代航運日漸蕭條,「淡水街役場」(等於今天的鎮公所)為了公共衛生,便指定這裡為水肥的集散中心,於是各地的菜農們便乘舢舨來這買水肥,載回上游的蘆洲等地去灌溉,所以才有「屎礐渡頭」(「屎礐仔渡頭」)稱呼,光復後家庭化糞池和化學肥料取而代之,此地改為公廁。民國86年(1997年),此一現代公廁竣工使用,沿用舊名以見證此一歷史。

參考資料

相關新聞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