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巖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20年11月2日 (一) 10:35 由 163.13.175.76 (對話) 所做的修訂 (寶藏巖爭議事件)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寶藏巖位於台北市公館區西南側的小觀音山上,該地有一佛寺名為寶藏巖觀音寺,因而得名寶藏巖。早在清代康熙年間時,早已有泉州人移居於此地,直到日本時期,日本人接手台灣,公館地區開始有基礎建設,在位於水源地的寶藏巖聚落山腳下興建淨水場,也就是今天的自來水園區。1945年二戰結束,國民政府來台後,寶藏巖地區成為軍事管制區,許多從一江山、大陳島等地撤退的軍人在此建立聚落;1970年代,隨著軍事管制的取消,寶藏巖聚落的人口開始快速增加。雖然寶藏巖面臨過拆遷的命運,但是經過居民的抗議和多次協商,才得以將聚落保存下來。

2014年,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開始營運。

寶藏巖爭議事件

1960年代,因寶藏巖的軍事管制逐漸寬鬆,一些由中國來的居民在寶藏巖建設建築;當時的法律並未明確規定違章建築的定義,由於軍方也大多採取默許的態度,於是越來越多的居民在此搭設房子和租購房屋,寶藏巖聚落也就此形成。

到了1970年代,寶藏巖解除對外管制,此時的寶藏巖人口也大量增加,政府也逐漸認可違章建築,於是在聚落設置電錶、水錶和電話線。

1980年代,寶藏巖面積已經有四公頃,住戶更高達200多戶,在此同時,當時的臺北市政府宣布:寶藏巖地區變更保護區為中正297號公園預定地,寶藏巖便由保護區劃入都市計畫公園。

1993年,臺北市政府公告將拆除寶藏巖聚落的建築,規定在1993年12月1號前,居民必須全數撤離。在居民透過里長和市議員不斷向政府陳情和抗議之後,拆除作業暫得延緩,並且政府賠償補助金給聚落居民,但是也因為暫緩拆除,一些不願意放棄自己家園的住戶繼續留下來居住,而一些配合政府安置措施獲得國宅與平宅承租、承住資格的住民,將國宅讓給自己的家人親戚,留在寶藏巖的老家,或是出租出售給他人。而無人居住的空屋,也讓弱勢族群有個暫時的居所。這個保留拆遷的時間,也引發接下來寶藏巖聚落一連串的問題與爭議。

1997年,臺北市政府預計要第二次執行拆遷作業,但是在社會運動的反對下,第二次拆除作業也暫緩。同年九月,臺灣大學城鄉研究所與臺北市政府就居民安置與公園設計的問題,進行雙方面的溝通、協商。

2000年間,臺北市文化局與民間取得共識,決議要設寶藏巖為歷史聚落保存區。與此同時,原寶藏巖主管單位公園處公告:要在同年年底拆除鄰近新店溪畔的38戶違建,引發主張保存聚落的[國立臺灣大學|臺灣大學]城鄉所與行政部門展開訴求性協調。

2001年4月,寶藏巖新店溪畔的屋舍遭到拆除,使寶藏巖再度被輿論所關注。

2003年,臺北市文化局委託「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對寶藏巖進行一連串的歷史聚落結合藝術工作的活動,並在隔年2004年,寶藏巖正式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但是之後又衍生更多問題,包括法律問題、歸屬問題等,這使得居民不得不繼續與政府陳情抗爭。

2007年1月30日,臺北市政府將寶藏巖內部尚未搬遷的居民,以及留駐在寶藏巖內的寶藏巖公社成員強制驅離出聚落,並在同一日下令封村。以利政府進行寶藏巖共生聚落的轉型和修繕工作。直到2009年10月,臺北市政府開放原住戶22戶進住,現為「特定專用區」,規劃寶藏家園、藝術家駐村,及國際青年會所三大主題區,積極朝向聚落活保存之目標邁進。

2010年10月2日,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正式由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藝術村營運部營運。

交通地圖

  •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 電話:(02)23645313
讀取地圖中...


參考資源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