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灣石圍遺構"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地圖)
 
行 52: 行 52:
  
 
[[Category:景點]]
 
[[Category:景點]]
 +
{{基隆地區導覽盒}}

於 2022年6月18日 (六) 17:32 的最新修訂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基隆 > 歷史建築
描述:2021年的基隆大沙灣石圍遺跡
日期:2021 年 9 月 27 日
出處:維基百科 大沙灣石圍遺構
網址:維基百科 大沙灣石圍遺構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 影片描述:基隆沙灣歷史文化園區(Keelung Shawan History and Culture Park) Tony Huang
  • 影片來源:YouTube

簡介[編輯]

大沙灣石圍遺構分佈在大沙灣前的主戰場上,原本的用途是為了保護位於空曠平地的大沙灣砲台。在清法戰爭前,大沙灣砲台被清軍佈置於沿岸的海旁上。為可對近岸船艦造成直接攻擊之平面型砲台,但同時亦會受到敵方的直接打擊。加上容易被偵測出來等弱點,清軍在劉銘傳的帶領下,後期建造的砲台大多改以抱山式為主。而著名例子有頂石閣砲台二沙灣砲台,兩者都是在大沙灣砲台經歷清法戰爭遭到破壞後所建造的。

連同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基隆市政府亦將其稱之為「沙灣歷史文化園區」。在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後方的廣場上豎立了一塊石圍遺跡,供遊客參觀。

歷史[編輯]

  • 清朝時期
根據現有的歷史考證資料來推斷大沙灣石圍可能於1842年(道光22年)所建置,當時為了因應當時沿海一帶流寇、外敵的侵擾,在大沙灣沿海一帶設置此石圍,不過相關確切歷史仍有待查證。
當時因為正處鴉片戰爭當中,清朝姚瑩遂在大沙灣附近設立許多砲墩和砲台,並且在砲墩以及砲台左右兩側建立石墻,此石牆可能就是現在我們看到遺留下來的大沙灣石圍遺構。鴉片戰爭結束後,防禦也較為鬆散,因此缺乏維修與保養,一直到了牡丹社事件爆發,當時的羅大春為了防衛需要而將大沙灣石圍以三合土的材質在進行改建。
之後大沙灣石圍也歷經清法戰爭,不過當時因為法軍軍艦的轟炸使大沙灣石圍四散各地,並且在大沙灣這個區域留下了大沙灣石圍遺構。
  • 日本時期
一直到了日本時期,大沙灣石圍遺構(當時當地人稱麻糬牆)據當地的里長張永順先生口述表示,僅存的石圍遺構分布於現今基隆的中正路 105 巷至 119 巷之間,由於當時此地被日本劃分為軍事地區,因此多用為日本人的住所,開發程度不高,也保留了下來。
  • 民國時期
由於當時基隆港的興起,導致大沙灣成為基隆港擴建的地區,當時不僅使大沙灣海水浴場消失,也讓石圍遭到損害,目前零星的石圍遺構散落在附近。
在2010年基隆市政府展開了「大沙灣石灣遺構考古調查發掘計畫」,在計畫過程中,重新發掘出許多與石圍相關的古物,有望填補這段鮮被記載、空白的歷史。

建築特色[編輯]

台灣各種建築的砲台形式,差不多從清法戰爭作為界線,清法之前多為平面式的砲台,清法以後改良為高地砲台。

也因為平面式砲台的防禦功能較差,且位於沙灣地區,沿岸地形平坦、地質疏鬆,又會受到長期的海水侵蝕,所以需要再多建造石圍,以保護砲台被沖蝕,並掩飾砲台,如果沒有石圍會很容易被看到砲台所在,因此是輔助砲台進行防禦作業。

有研究計畫進行實地訪查,指出大沙灣石圍遺構二沙灣砲台及其他清代時期所建之砲台建材有所不同,也和道光年間以前的四草砲臺、安平小砲臺使用的泉州白花崗石不同。大沙灣石圍遺構主要是使用了三合土、砂岩等建材,這些材料具有承受重量及圍護的功用。

地圖[編輯]

讀取地圖中...


相片集[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政府網站[編輯]

私人網站[編輯]

人物 葉俊麟鈴置良一
文化資產 市定古蹟 白米甕砲台獅球嶺砲台清法戰爭紀念園區基隆市長官邸許梓桑古厝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劉銘傳隧道七堵前站社寮砲台
國定古蹟 槓子寮砲台大武崙砲台
古物 阿姆斯脫朗後膛8吋砲
歷史建築 海港大樓旭丘指揮所阿根納造船廠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建港紀念碑頂石閣砲台瑪陵坑石頭厝靈泉禪寺大沙灣石圍遺構
文化景觀 暖暖淨水場仙洞巖
交通 港口 正濱漁港
地方機構 公共建設 潮境公園
博物館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自然景觀 湖泊 大武崙情人湖
宗教場所 中式廟宇 奠濟宮
店鋪 市集 委託行
活動 戰役 雞籠之戰
已不存在 三沙灣漁港基隆神社北部火力發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