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坌坑文化"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新頁面: {{導覽條1|景點}} ==簡介==   進入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約5,000至7,000年前,在今八里出現了大坌坑文化,大坌坑泛指觀音山西麓地...)
 
(簡介)
行 3: 行 3:
  
 
==簡介==
 
==簡介==
 
+
  臺灣在進入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約5,000至7,000年前,在今[[八里]]地區出現了[[大坌坑文化]]。[[大坌坑]]泛指觀音山西麓地域,大坌坑文化是[[1964年]]台灣大學師生發掘了台北縣八里鄉[[大坌坑遺址]]而確立的。陶器是此一文化的代表遺物,其陶器通稱粗繩紋陶,特徵是手製,表面顏色呈暗紅、淺褐色,形制簡單,通常只有缽、罐兩種,口緣大都低矮厚重,施以菱形、交叉、波浪等畫紋,口線外側常有一道脊突,有圈足。繩紋通常較粗,石器出現打製石斧、磨製石錛、網墜、帶孔石簇、有槽石棒等少量工具。近年來,學者大多主張大坌坑文化與中國福建、廣東二省沿海的早期新石器時代文化有密切關連。從出土石製生產工具如石鋤、石斧等知當時人已知農耕,張光直推測該文化可能是種植根莖類作物,其耕作形態屬於刀耕火種(slash and burn)的游耕階段;但狩獵、漁撈和採集才是主要的生產活動。 
  進入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約5,000至7,000年前,在今[[八里]]出現了[[大坌坑文化]],大坌坑泛指觀音山西麓地域,大坌坑文化是1964年台灣大學師生發掘了台北縣八里鄉大坌坑遺址而確立的。陶器是此一文化的代表遺物,其陶器通稱粗繩紋陶,特徵是手製,表面顏色呈暗紅、淺褐色,形制簡單,通常只有缽、罐兩種,口緣大都低矮厚重,施以菱形、交叉、波浪等畫紋,口線外側常有一道脊突,有圈足。繩紋通常較粗,石器出現打製石斧、磨製石錛、網墜、帶孔石簇、有槽石棒等少量工具。近年來,學者大多主張大坌坑文化與中國福建、廣東二省沿海的早期新石器時代文化有密切關連。從出土石製生產工具如石鋤、石斧等知當時人已知農耕,張光直推測該文化可能是種植根莖類作物,其耕作形態屬於刀耕火種(slash and burn)的游耕階段;但狩獵、漁撈和採集才是主要的生產活動。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於 2013年10月13日 (日) 13:46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簡介

  臺灣在進入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約5,000至7,000年前,在今八里地區出現了大坌坑文化大坌坑泛指觀音山西麓地域,大坌坑文化是1964年台灣大學師生發掘了台北縣八里鄉大坌坑遺址而確立的。陶器是此一文化的代表遺物,其陶器通稱粗繩紋陶,特徵是手製,表面顏色呈暗紅、淺褐色,形制簡單,通常只有缽、罐兩種,口緣大都低矮厚重,施以菱形、交叉、波浪等畫紋,口線外側常有一道脊突,有圈足。繩紋通常較粗,石器出現打製石斧、磨製石錛、網墜、帶孔石簇、有槽石棒等少量工具。近年來,學者大多主張大坌坑文化與中國福建、廣東二省沿海的早期新石器時代文化有密切關連。從出土石製生產工具如石鋤、石斧等知當時人已知農耕,張光直推測該文化可能是種植根莖類作物,其耕作形態屬於刀耕火種(slash and burn)的游耕階段;但狩獵、漁撈和採集才是主要的生產活動。 

參考資料

  • 淡水學用語辭典

相關頁面

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