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大坌坑文化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2: 行 2:
  
 
==簡介==
 
==簡介==
  [[大坌坑文化]]是台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約5,000至7,000年前,也是最早顯現南島語族文化特質的祖型文化。分佈範圍遍及台灣全島和大陸東南的閩南、廣東地區。[[大坌坑]]泛指觀音山西麓地域,即現今八里一帶,這一個史前文化最早發現是[[1964年]]台灣大學師生於台北縣八里鄉淡水河出海口附近,發掘了[[大坌坑遺址]]而確立的,故以此命名。
+
  臺灣在進入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約5,000至7,000年前,在今[[八里]]地區出現了[[大坌坑文化]][[大坌坑]]泛指觀音山西麓地域,大坌坑文化是[[1964年]]台灣大學師生發掘了台北縣八里鄉[[大坌坑遺址]]而確立的。陶器是此一文化的代表遺物,其陶器通稱粗繩紋陶,特徵是手製,表面顏色呈暗紅、淺褐色,形制簡單,通常只有缽、罐兩種,口緣大都低矮厚重,施以菱形、交叉、波浪等畫紋,口線外側常有一道脊突,有圈足。繩紋通常較粗,石器出現打製石斧、磨製石錛、網墜、帶孔石簇、有槽石棒等少量工具。近年來,學者大多主張大坌坑文化與中國福建、廣東二省沿海的早期新石器時代文化有密切關連。從出土石製生產工具如石鋤、石斧等知當時人已知農耕,張光直推測該文化可能是種植根莖類作物,其耕作形態屬於刀耕火種(slash and burn)的游耕階段;但狩獵、漁撈和採集才是主要的生產活動。 
 
 
  根據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看法:「大坌坑文化是一個在濕暖的熱帶、亞熱帶地區適應於海洋、河口和河湖性自然環境的一種文化」(張光直1995:165)。陶器是此一文化的代表遺物,其陶器通稱粗繩紋陶,特徵是手製,表面顏色呈暗紅、淺褐色,形制簡單,通常只有缽、罐兩種,口緣大都低矮厚重,施以菱形、交叉、波浪等畫紋,口線外側常有一道脊突,有圈足。繩紋通常較粗,石器出現打製石斧、磨製石錛、網墜、帶孔石簇、有槽石棒等少量工具。近年來,學者大多主張大坌坑文化與中國福建、廣東二省沿海的早期新石器時代文化有密切關連。從出土石製生產工具如石鋤、石斧等知當時人已知農耕,張光直推測該文化可能是種植根莖類作物,其耕作形態屬於刀耕火種(slash and burn)的游耕階段;但狩獵、漁撈和採集才是主要的生產活動。 
 
  
 
==遺址分布==
 
==遺址分布==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