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基隆要塞司令部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7: 行 7:
  
 
==歷史==
 
==歷史==
*日本時期
+
===日本時期===
 
:[[基隆要塞司令部]]的成立最早是由於1895年(明治28年)甲午戰爭後,台灣和澎湖地區被割讓給日本,日本也開始進行接收的軍事活動,籌備兵力整備計畫;當時基於基隆的戰略位置重要,成立了「臨時基隆堡壘團守備要塞砲兵隊」,是「要塞」之名第一次出現。隔年7月23日改名為「基隆要塞砲兵大隊」,考量到基地的重要性,因此計畫建築「要塞區」。
 
:[[基隆要塞司令部]]的成立最早是由於1895年(明治28年)甲午戰爭後,台灣和澎湖地區被割讓給日本,日本也開始進行接收的軍事活動,籌備兵力整備計畫;當時基於基隆的戰略位置重要,成立了「臨時基隆堡壘團守備要塞砲兵隊」,是「要塞」之名第一次出現。隔年7月23日改名為「基隆要塞砲兵大隊」,考量到基地的重要性,因此計畫建築「要塞區」。
  
 
:1900年(明治33年),日軍開始興築砲台工事:[[白米甕砲台]]、[[槓子寮砲台]]、[[社寮砲台]]等;清代所建之砲台也一併修築:[[社寮砲台]](增建西砲台)、[[木山砲台]]、[[旭丘砲台]]、[[八尺門砲台]]等等,做為防禦[[基隆港]]要塞的建設。
 
:1900年(明治33年),日軍開始興築砲台工事:[[白米甕砲台]]、[[槓子寮砲台]]、[[社寮砲台]]等;清代所建之砲台也一併修築:[[社寮砲台]](增建西砲台)、[[木山砲台]]、[[旭丘砲台]]、[[八尺門砲台]]等等,做為防禦[[基隆港]]要塞的建設。
  
:1903年(明治36年)時,日本的兵力整備計畫全部告一段落,台灣的要塞與軍港也成為了日本主要的海防建設。同年,「基隆陸軍兵支廠」及「築城部基隆支部」編整為「[[基隆要塞司令部]]」,另外還將「砲兵」和「工兵」交由[[要塞司令部]]管轄,所以當時[[基隆要塞司令部]]就包含了兵器、築城、砲兵以及工兵的工作,也成為了日本時期是北台灣最高的軍事指揮中心,並將[[基隆要塞司令部]]設立於基隆堡[[大沙灣]],正式開始處理事務。
+
:1903年時,日本的兵力整備計畫全部告一段落,台灣的要塞與軍港也成為了日本主要的海防建設。同年,「基隆陸軍兵支廠」及「築城部基隆支部」編整為「[[基隆要塞司令部]]」,另外還將「砲兵」和「工兵」交由[[要塞司令部]]管轄,所以當時[[基隆要塞司令部]]就包含了兵器、築城、砲兵以及工兵的工作,也成為了日本時期是北台灣最高的軍事指揮中心,並將[[基隆要塞司令部]]設立於基隆堡[[大沙灣]],正式開始處理事務。
:1904年(明治37年)日俄戰爭爆發,設立「基隆要塞指揮所」,管轄範圍為[[基隆]]、澎湖島,雖然最後沒有參與作戰,但[[基隆]]也成為了要塞建設的源始地。
+
:1904年(日明治37年)日俄戰爭爆發,設立「基隆要塞指揮所」,管轄範圍為[[基隆]]、澎湖島,雖然最後沒有參與作戰,但[[基隆]]也成為了要塞建設的源始地。
  
*國民政府時期
+
===國民政府時期===
 
:二戰後,國民政府[[警備總司令部]]負責接收任務,成立「[[台灣地區軍事接收委員會]]」。
 
:二戰後,國民政府[[警備總司令部]]負責接收任務,成立「[[台灣地區軍事接收委員會]]」。
  
:在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中日爆發盧溝橋事變,台灣進入戰爭時期,從供應米、糖的產地變成南進的基地,所以[[基隆要塞]]逐漸被高雄要塞取代,也在戰後因為日軍沒有完成合法的徵地手續,因此這些強搶過來的民地最終由國軍接收。後來因為部分設施受到戰爭轟炸,需要整建,但也因為在接收後各部門沒有互相聯繫,導致原有可用的設施受到嚴重的損壞,直到最後花費約兩百萬元加上司令部官兵的努力,才終於修建完成。
+
:在1937年7月7日,中日爆發盧溝橋事變,台灣進入戰爭時期,從供應米、糖的產地變成南進的基地,所以[[基隆要塞]]逐漸被高雄要塞取代,也在戰後因為日軍沒有完成合法的徵地手續,因此這些強搶過來的民地最終由國軍接收。後來因為部分設施受到戰爭轟炸,需要整建,但也因為在接收後各部門沒有互相聯繫,導致原有可用的設施受到嚴重的損壞,直到最後花費約兩百萬元加上司令部官兵的努力,才終於修建完成。
  
:[[基隆要塞司令部]]在1943年(昭和18年)對美軍備戰時,主要設有重砲兵第十三聯隊、高射炮第一六二聯隊的一個大隊、獨立步兵第七六旅團、海軍守備隊、要塞通信隊、要塞工兵隊、探照中隊、要塞兵器修械所與其他配屬部隊,而重砲兵第十三聯隊下面還有分為全要塞砲臺、攻城重砲隊和機動砲隊。
+
:[[基隆要塞司令部]]在1943年對美軍備戰時,主要設有重砲兵第十三聯隊、高射炮第一六二聯隊的一個大隊、獨立步兵第七六旅團、海軍守備隊、要塞通信隊、要塞工兵隊、探照中隊、要塞兵器修械所與其他配屬部隊,而重砲兵第十三聯隊下面還有分為全要塞砲臺、攻城重砲隊和機動砲隊。
  
:1946年(民國35年),接收完畢進行修建工程,由當時的司令官[[史宏熹]]將軍開始整建,修復有受到破壞的硬體設備。
+
:1946年,接收完畢進行修建工程,由當時的司令官[[史宏熹]]將軍開始整建,修復有受到破壞的硬體設備。
:1957年(民國46年)因為管理單位裁撤問題,移交給[[基隆]]地區駐軍部隊、北部海岸防衛單位負責管理並使用。在2010年(民國99年)5月時,受指定成為[[基隆市]]市定古蹟。
+
:1957年因為管理單位裁撤問題,移交給[[基隆]]地區駐軍部隊、北部海岸防衛單位負責管理並使用。在2010年5月時,受指定成為[[基隆市]]市定古蹟。
  
:2018年(民國107年)時,因為[[基隆市]]文化局舉辦「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開始重新執行修復[[基隆要塞司令部]]工程,之後建築本身經過重整,在近幾年開放藝文團體進駐,成為[[基隆]]新的文化創意據點。不過現在為光復營區,並進行整修工程,禁止民眾進入。
+
:2018年時,因為[[基隆市]]文化局舉辦「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開始重新執行修復[[基隆要塞司令部]]工程,之後建築本身經過重整,在近幾年開放藝文團體進駐,成為[[基隆]]新的文化創意據點。不過現在為光復營區,並進行整修工程,禁止民眾進入。
  
 
==建築特徵==
 
==建築特徵==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