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20年6月18日 (四) 09:22 由 好倢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清明上河圖

簡介

現存《清明上河圖》有30多本,其中大陸藏10餘本,台灣藏9本,美國藏5本,法國藏4本,英國和日本各藏一本,光是台北故宮博物院就藏有7本,其中有三個版本最被大眾知道。 最早的版本,是北宋末著名畫家張擇端所創作。張擇端字正道(又字文友),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宋徽宗時宮廷畫家。這個版本的《清明上河圖》,可謂命運曲折,曾一度散落民間,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二是明代著名畫家仇英所繪畫,仇英是「吳門四大家」之一(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畫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他根據「清明上河」這一 題材,參照「張擇端」的構圖結構,以明代蘇州城為背景,採用青綠重設色方式,重新創作了一幅全新畫卷,風格與宋本迥異。「仇本」也是後世眾仿作鼻祖,明人筆記載,當時各種以此為藍本的仿作層出不窮,一時間成為達官豪門相互饋贈的高檔禮物,被稱為仇英仿本。原作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三是在乾隆元年(1736年)由清宮畫院五位畫家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合作畫成,可以說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長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時代特殊風俗,如踏青、表演 等等娛樂活動,因此增加了許多豐富的情節,如戲劇、猴戲、特技、擂台等等,畫的事物繁多,雖然失去了宋代古制,卻是研究明清之際社會風俗不可缺的材料。同時,由於西洋畫風的影響,街道房舍,均以透視原理作畫,並有西式建築列置其中。此卷用色鮮麗明亮,用筆圓熟細緻,界畫橋樑、屋宇、人物皆細膩嚴謹,是院畫中極精之作。這個版本現存於國立故宮博物院,被稱為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所以,台灣其實是有《清明上河圖》的,只是並不是我們習慣認識的那幅張擇端版本的清明上河圖。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