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呂泉生

前往: 導覽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置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擁有其他優點。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10: 行 10:
 
  [[1943年]]回臺後,擔任「臺北放送局」演藝股長及合唱團指揮兼編寫樂曲,同時他也和「啟文社」一群藝術同好過往甚密,以筆名「呂玲朗」開始採集、編整閩南歌謠,為時甚久。經他採集後編譜的民謠包括《丟丟銅仔》、《六月田水》、《一隻鳥仔哮救救》、《快樂的聚會》(邵族歌謠)等。這些歌謠在他改編之後,不但在臺灣成為家喻戶曉的曲調,也廣泛流傳在遼闊的華人音樂界中。呂泉生積極投身臺灣文藝運動、關懷本土文化的特質,深深影響他的音樂風格,尤其是福佬語歌曲更為顯著。他所創作的歌曲,不僅歌詞充滿鄉土色彩,旋律也多能與語言旋律相配合,既優美又好唱,如膾炙人口歌曲:《杯底不可飼金魚》、《搖嬰仔歌》、《[[阮若打開心內門窗]]》等。
 
  [[1943年]]回臺後,擔任「臺北放送局」演藝股長及合唱團指揮兼編寫樂曲,同時他也和「啟文社」一群藝術同好過往甚密,以筆名「呂玲朗」開始採集、編整閩南歌謠,為時甚久。經他採集後編譜的民謠包括《丟丟銅仔》、《六月田水》、《一隻鳥仔哮救救》、《快樂的聚會》(邵族歌謠)等。這些歌謠在他改編之後,不但在臺灣成為家喻戶曉的曲調,也廣泛流傳在遼闊的華人音樂界中。呂泉生積極投身臺灣文藝運動、關懷本土文化的特質,深深影響他的音樂風格,尤其是福佬語歌曲更為顯著。他所創作的歌曲,不僅歌詞充滿鄉土色彩,旋律也多能與語言旋律相配合,既優美又好唱,如膾炙人口歌曲:《杯底不可飼金魚》、《搖嬰仔歌》、《[[阮若打開心內門窗]]》等。
  
  [[1957年]],呂泉生受邀擔任私立兒童合唱團「榮星兒童合唱團」的團長兼指揮,此合唱團乃由辜偉甫成立,是臺灣第一個兒童合唱團,也是臺灣兒童合唱教育的先鋒。1960年代,在呂泉生積極帶領及推動榮星兒童合唱團的情形下,全國各地國民小學及地方,紛紛成立兒童合唱團,呂泉生因而贏得「臺灣兒童合唱的大家長」美譽。[[1962年]],榮星兒童合唱團應規模擴大,取消只招收兒童的限制,更名為「榮星合唱團」。「榮星」從此與呂泉生成為重要的音樂生命共同體,呂泉生先後為這個團體改編及創作二百餘首歌曲。這些歌曲題材從親情、友情、遊戲、工作、寫景、寫物,到道德思想、生命教育,乃至宗教信仰等,無所不包。音樂層面,無論旋律或和聲都相當優美,讓人沉醉其中。兒童歌曲常有著明朗輕快的風格,傳達給孩子們歡樂、愉快的情境,同時亦能豐富其內心世界。
+
  [[1957年]],呂泉生受邀擔任私立兒童合唱團「榮星兒童合唱團」的團長兼指揮,此合唱團乃由辜偉甫成立,是臺灣第一個兒童合唱團,也是臺灣兒童合唱教育的先鋒。[[1960年代]],在呂泉生積極帶領及推動榮星兒童合唱團的情形下,全國各地國民小學及地方,紛紛成立兒童合唱團,呂泉生因而贏得「臺灣兒童合唱的大家長」美譽。[[1962年]],榮星兒童合唱團應規模擴大,取消只招收兒童的限制,更名為「榮星合唱團」。「榮星」從此與呂泉生成為重要的音樂生命共同體,呂泉生先後為這個團體改編及創作二百餘首歌曲。這些歌曲題材從親情、友情、遊戲、工作、寫景、寫物,到道德思想、生命教育,乃至宗教信仰等,無所不包。音樂層面,無論旋律或和聲都相當優美,讓人沉醉其中。兒童歌曲常有著明朗輕快的風格,傳達給孩子們歡樂、愉快的情境,同時亦能豐富其內心世界。
  
 
  [[1958年]],[[呂泉生]]任教於私立實踐家專,傳授所有專一學生的音樂必修課程,兼訓練該校合唱團;[[1969年]],好友謝東閔(同時也是實踐家專創辦人)創設了音樂科,其邀請呂泉生出任首屆音樂科主任,為期長達八年之久。[[1987年]],自實踐家專退休,專職榮星合唱團指揮及歌曲創作。
 
  [[1958年]],[[呂泉生]]任教於私立實踐家專,傳授所有專一學生的音樂必修課程,兼訓練該校合唱團;[[1969年]],好友謝東閔(同時也是實踐家專創辦人)創設了音樂科,其邀請呂泉生出任首屆音樂科主任,為期長達八年之久。[[1987年]],自實踐家專退休,專職榮星合唱團指揮及歌曲創作。

請注意,所有於 淡水維基館 所做的貢獻會依據 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發佈 (詳情請見 ThisSite: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証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若要編輯此頁面,請回答以下的問題 (更多資訊):

取消 | 編輯説明(以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